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税制改革:上海再破利益格局

2012-10-26 14:0 转自互联网 【 】【打印】【我要纠错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税制改革,上海做了先锋。营业税改增值税,试水半年多,闯关成功。企业税负减轻了,税收结构也更加合理了。

  上海似乎创造了奇迹,但年初开始试点时,上海人心里并没有底,显得异常低调。即使大功告成的今天,谈起税改的成效,依然谨慎。

  一家日资文化企业上海分公司财务人员:具体税负上有多少减少,还不知道。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蒋卓庆:企业生产有个周期,数据也有个周期,长期下来是什么情况,这也有一个过程。

  这种心态情有可原。税收,由农耕社会的“田租”演变而来,始终是国家正常运转的支撑。税就是钱,税制改革就是调整钱的分配,也就是中央、地方、企业、百姓各方利益的分配。中国的改革步入“深水区”,税制改革是重要一关。

  目前,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几乎涉及中国所有行业,“营改增”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以前交营业税,意味着企业只要有经营就得交税;而改交增值税,是有了效益才交,这样企业交得税就少了,等于是地方政府给企业让利、促企业发展。这当然是大好事,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要缩水。围绕钱的利益格局由此发生了倾斜,地方政府能够承受吗?

  对此,上海虽有准备,但究竟会影响多大,也是心中无数。直到上半年结束一看账本,数字果然不小。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长顾炬:今年上半年本市试点企业和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税收负担约44.5亿元,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相应减少税收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新的数据更是惊人:截至8月份,上海试点共减轻相关企业税负170多亿元,小型微型企业的税负降幅达四成。这同时也意味着上海财政收入的缩水。为什么上海要如此改革、自断财路?

  上海物流企业家协会会长陈永军举例说,一些制造企业税负太重,如果营业税再不改成增值税,它们就会离开上海,下游的物流企业也会跟着走。

  陈永军:一些制造业企业抵扣了17个点的税率。原因是希望它们不要离开上海,没了它们,哪有物流业呢?不改革对上海整个物流业不好。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上海发展的需要,也是形势所迫。上海正在将经济重心向现代服务业转移,税制改革是上海必须要走的第一步,关系重大。营改增试点刚过一个月,中央领导就曾专门到上海调研指导。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也曾在公开场合大声疾呼:“天要下雨了,赶紧拿伞!”一种紧迫感溢于言表。

  曾参与设计上海“营改增”试点方案的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描述得更为具体:上海要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税制改革事关这个大局:刘桓:这些中心的建成需要政策配套,比如要建成物流中心,物流企业的抵扣税款就要完整。如果我们税制不改的话,很难通过(税收)体制外去解决。

  18年前的分税制改革,奠定了今天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基本格局,即中央得大头,地方得小头,这是当年举全国财力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而当前的现实需求是,中央需要让利给地方。一能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财力支撑,二能消除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带来的种种恶果,三可以减少重复征税,让企业减负前行。

  营业税改增值税,正是要达到这些目的。而一个现实的难关是,这样一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显会减少。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分成的,中央得到75%,地方得到25%,而营业税,比如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的营业税百分之百是地方的,这两个行业转成增值税以后,如果体制不变,地方这部分税收的75%会流失,地方利益就会损失。

  如何平衡改革和利益的关系?上海大胆向中央请了一道“特赦令”——上海的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两大试点领域,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原来交给中央的,试点期间仍留在上海。

  中央同意了,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但现实难题依然存在。

  改用增值税,企业在购买设备等过程中已经交的税就可以抵消扣除,这意味着,即便不用上交中央,上海的财政所得不光眼睁睁会减少,还得额外掏钱补贴一些试点企业。比如物流企业,由于可抵扣的项目少,改交增值税后,税负没降反而增了。

  上海物流企业家协会会长陈永军为此很挠头:陈永军:交通企业可抵扣的项目主要是购置运输辆和燃油,企业要想真正抵扣并非容易。比如,上海德方物流一月份实际税负上升了3.4个百分点。

  试点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试验,在税收减少的情况下,上海硬着头皮,坚持拿出过渡性的财政补贴,保证企业成长。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蒋卓庆说,税收减少事小,企业积极性没了事大:蒋卓庆:在过渡期里面,不要因为新老税制的转换,增加经营困难,到六七月份,(财政)补贴数字逐步减少,企业也了解了税制改革长效的制度安排。

  不怕“试错”,就怕不试。试了不行,可以从头来;但如果不试,上海永难走出税制不合理造成的困境。事实证明,上海的尝试是对的,试点以来,上海服务业实现了超10%的快速增长,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半年多下来,上海财政收入结构悄然发生的改变,更是让蒋卓庆喜不自禁。

  蒋卓庆:第三产业贡献更加明显,各类投资类、生产要素类现代服务业、国际性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的兴趣明显增强。

  在各种利益的权衡中,上海曾犹豫过、徘徊过,但最终痛下决心,舍弃眼前,着眼长远,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在上海未来五年必须要做的几件事中,“加快服务业发展”位列第一。到2015年,上海计划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从57.9%提高到65%左右。随着营改增试点的顺利推进,上海离自己的目标正越来越近。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