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财政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开、放到位,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27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时如是说。
决算报告是全面反映政府每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翻开6000多字的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数里行间反映的财政收支变化,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结果,也传递出财税体制改革向深水区迈进的重要信号。
信号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
决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9%,比2011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中央公共财政本级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9%,比2011年下降0.2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方面,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全国财政支出中,中央本级实际只花"小头",意味着更多的财政资金通过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形式分配给了地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说。
如何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探索。
不过,决算报告指出,当前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仍偏多。
对此,楼继伟明确表示,下一步将逐步取消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将部分属于地方事权且信息复杂程度较高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下放到地方管理,对部分使用方向类同、政策目标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予以整合,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信号二:营改增引领税改纵深 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决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放缓势头更加明显。究其原因,除了受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也与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关。
2012年,营改增试点由上海扩大到北京等9个省(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这一年,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运行平稳,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也稳步推进。
“营改增是我国深化税制改革的突破口,在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国务院明确表示,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
尽管这一改革势必会进一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但楼继伟在决算报告中指出,将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实施有利于增加内需、调整结构的长期机制或政策。继续推进营改增等税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同时,报告强调,要依法规范收入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严禁为完成收入任务而虚增财政收入。
“在支持税务、海关部门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的同时,坚决遏制收"过头税(费)"和向企业违规收取税费等行为。”楼继伟说。
针对区域性财税优惠政策过多问题,他提出,将全面清理各种不规范的税费减免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减免税或“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同时,依法严厉打击偷漏税和骗退税等违法行为。
信号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预算约束力有待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需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决算报告中,楼继伟直言当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与财政预算管理相关。
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国超十万亿元规模的公共财政资金是否花得有效、透明。
楼继伟介绍,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2年我国部门预算制度改革覆盖到县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覆盖到县以上各级预算单位及有条件的乡级预算单位。我国还积极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
针对下一步改革,楼继伟指出,将加快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切实加强财政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他在强调继续严格支出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的同时,提出民生支出也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要求,创新投入方式,扎实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试点,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对于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他提出,通过加快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以及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等多项举措,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