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是以税制改革为切入点,释放改革红利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营改增”试点,天津第三产业被有效激发。
今年上半年,天津第三产业发展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超过GDP增速,追平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70.3亿元,增长12.6%,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5.1%。“营改增”试点推进了天津第三产业做大,层次提高,产业链条延长,第三产业整体升级。
上半年,天津国税收入832.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三产业实现税收219.5亿元,同比增长16.5%,高出第二产业1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值税104.3亿元,同比增长31.7%,高出第二产业21.3个百分点。上半年,天津有4.7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比年初净增1.1万户,增长32.3%。其中,一般纳税人18102户,占38.8%,净增4086户。
“营改增”试点在天津的政策推动作用明显。
一是减税的示范效应。上半年,已纳入试点的4.7万户企业,累计缴纳增值税22.2亿元,95%的纳税人税负不同程度的下降,总体减税14.3亿元。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原来下降40%左右;一般纳税人减税面85%,税负下降30%左右。上半年,天津“营改增”试点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额817.4亿元,税负率2.0%,比第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由于企业发生的研发、设计、广告和租赁等费用从原来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变为均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运输费用也比以前有大幅增加,原一般纳税人新增抵扣税额4.1亿元,减轻了第二产业税负。
二是“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新兴产业。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国内货物运输、仓储和装卸搬运服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等,比原有的免征营业税更加优惠,使东疆保税港区吸引航运、物流、租赁和贸易结算等企业入驻东疆的户数超过东疆企业总量的一半,税收贡献率超过90%,高端服务业比重快速提高,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第二季度,物流辅助服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4.8亿元,环比增长20%。
三是出口优惠政策明显。“营改增”试点后,出口退税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延伸,不仅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实行出口免税,而且将国际运输和研发、设计服务纳入出口零税率范围,推动了这些服务类产品能以不含增值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出口货物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退还,有效提升了货物出口的退税程度。这两方面效应叠加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天津出口规模扩大和结构改善。上半年,天津出口2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扭转了第一季度的下降趋势。
“营改增”的作用还体现在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
“营改增”通过扩大资本产出与降低资本成本,有效拉动了投资。上半年,天津服务业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5.2亿美元,增长34.4%,占全市的57.5%。服务业实际利用内资占全市的60%左右;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588.5亿元,增长19.2%,比第二产业多出352.9亿元。“营改增”试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3.8亿元,抵扣进项税额17.7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在逐步加快。同时,改革对深化产业分工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有些企业将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出去以更好地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些则将旗下子公司分别承担的生产性服务业务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服务型企业,依托专业化的路径促进主业做强、辅业做大。研发和技术服务企业由于在技术研发中间投入和外购技术产品或服务中的增值税均可以抵扣,降低了税收成本,发展势头强劲。第二季度,研发和技术服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环比增长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