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宁都县完善措施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近年来,宁都县完善施落实支农惠民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补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农补范围逐年扩大、项目增加。2003年农补项目仅局限于早、晚稻,项目只有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两项,到2006年增加了农资价格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和中稻补贴、退耕还林等,2010年,又增加了油菜、花生、能繁母猪3种补贴。按农业人口计算,2009年人均农补达110.5元。补贴资金逐年增多、标准提高,且农补资金实行一本(卡)通发放,提高了发放效率和控制了人为干扰影响。据调查,自2003年实行补贴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补贴之前大大加快,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3007元。
二、调整归并补贴项目,实行“一揽子”补贴计划。分“生产性补贴”和“生活性补贴”两种。“生产性补贴”就是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能繁母猪补贴、油菜、花生、退耕还林等各项具有生产性补贴进行归并整合成“农业补贴”或“种植业补贴”,按照农业人口或农作物种植面积指标为计发依据进行计发。“生活性补贴”就是将国家移民建房补助、农村低保、水库移民、五保户补助、高龄老人补助、困难群众建房补助等带公益性的补贴统一整合为“生活性补贴”,依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为计算依据进行计发。“生产性补贴”重点解决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生产问题,“生活性补贴”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计生问题。这样大大减轻了财政部门的工作量和实施运转工作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也加快了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
三、简化发放程序,降低发放成本。一是整合归并项目实行“一揽子”计划,减少工作量和缩短有关程序,从而降低发放成本。二是修改目前发放“一项一发放”的方法,一年分两次下发粮食补贴。上半年在春耕生产前夕下拨,保证春耕生产资金需求。下半年在“双抢”期间下拨,满足“双抢”资金需求。
四、调整资金投放领域,增强资金发放效益。实行“一揽子”项目计划,拿出30%至50%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维修、更新或新建,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资金投放效益。有针对性地增加补贴项目,增强资金的发放效能。针对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进行补贴和扶持,如现代农业、新产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等。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