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广东深圳市医改五项重点工作推进取得实效

2011-04-07 19:54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自2009年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我委作为成员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并结合公共财政职能,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参与推进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深圳市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现“全民医保”。

  一是建立了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综合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少儿和大学生住院医疗保险、劳务工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二是提高各类医疗保险参保待遇,鼓励参保人积极参保。其一,参保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为市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连续参保6年以上,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不设最高支付限额;住院医疗费用属于医保药品目录范围的,退休人员按95%、其他人员按90%由大病统筹基金偿付。其二,建立“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社康绑定首诊”的农民工医保制度,深圳农民工参保人数占全国的六份之一,农民工医疗保险待遇高,起付线低,参保人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73.36%;门诊大病的记账比例为90%;在绑定社康医保范围内用药报销比例分别为甲类药品80%,乙类药品60%。三是提高对参保人的财政补贴标准。深圳市原对参保人财政补贴标准为:城镇居民参保人每人每年120元,困难群体240元,少儿和大学生医保每人每年75元,2010年起,提高到:城镇居民参保人、少儿和大学生医保参保人每人每年200元,困难群体每人每年360元。2007-2010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少儿、大学生参保人补贴合计23,782.67万元。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总计1,045万人,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其中:综合医疗参保219万人,住院医疗保险参保为228万人,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为534万人,少儿医疗保险参保为64万人。

  (二)国家基本药物与深圳市医保用药目录实现“无缝链接”。

  一是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307种、省补充目录260种、深圳市补充228种,合计795种基本药物纳入医保用药目录,基本实现国家、省基本药物目录与深圳市医保用药目录的无缝衔接,并按近年社康中心用药频率排列,配备社康中心使用,保证能满足患者在社康中心就诊时的用药需求。二是通过医保基金直接补偿,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目标。深圳市仍然执行原药品销售价格,市民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民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只要该中心纳入医保定点,均通过由医疗保险基金直接偿付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具体做法:综合参保人享受直接打七折的优惠,其优惠幅度比零差率更大;其他参保人15%加成部分由医保基金直接偿付,使参保人享受到零差率的待遇。财政今后通过对医保基金直接补助的方式,建立直补需方机制;同时,设立以奖代补资金,通过医保平台对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康中心予以奖励。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形成。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其一,出台《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府[2006]130号),对新成立的社康中心一次性安排建设经费60万元。其二,为解决业务用房的问题,对有条件购置的则由财政安排购置经费,对无条件购置的则安排租赁经费,2010年全市共安排租赁经费6,129万元。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2007年开始,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每年在应届毕业生和社康医务人员中招收学员,由财政承担培训费、生活费等费用,进行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三是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居民在社区就诊。深圳市社康中心 实行“院办院管”模式,由举办医院对社康中心实行捆绑结算,其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财政公共卫生保障机制补偿,收支差额主要通过对举办医院(含社康中心)按服务数量、质量等因素核定财政补助。政府在医疗收费标准、社会医疗保险偿付标准等方面建立了社区首诊引导机制,即社康中心收费标准执行广东省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的80%;农民工、少儿、大学生及居民医疗保险指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首诊机构,社康中心与举办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患者可以通过社康中心直接到对口大医院就诊,康复病人则由大医院直接转入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引导居民“小病到社康”。

  (四)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化。

  根据《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的精神,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实施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财政补助方案》,将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由20元/每人每年提高到40元/每人每年,同时,着手制订具体服务项目的分项考评办法,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政府逐年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补助基本医疗服务、重点学科建设、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性亏损、非医方责任的医疗欠费等均安排补助。“十一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含基建)投入合计194.2亿元,其中:2006年19.5亿元,2007年25.6亿元,2008年32.6亿元,2009年55亿元,2010年61.5亿元,年均增幅32%; 2009年,按常住统计人口891.23万人计算,人均卫生事业费617元,是2004年158元的4倍,处于全国副省级城市最高水平;财政补助约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16.7%(不含基建),处于全国最高水平;同时,全市公立医院无贷款行为和负债经营现象。2010年制订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方案(送审稿)》,拟按服务数量、质量等因素核定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通过医疗保障基金,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购买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社会办医疗机构通过竞争提供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服务进而获得相应的补偿,为公私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的机制。二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将监管者和举办者分开,剥离卫生行政部门“办”医职能,合理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有效形式。2001年,在北大深圳医院探索实行院务委员会模式;2009年,分别在南山人民医院实行理事会模式和龙岗区实行医院管理中心模式。同时,拟将滨海医院(规划2000张床位)整体委托给香港大学管理,由其按照香港医院的经营模式自主运营。三是推进监管制度改革,保障服务质量。其一,出台《深圳市卫生系统内部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改革公立医院内部分配管理办法,有效遏制诱导消费和过度服务的倾向,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其二,出台《深圳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等技术规范文件,推动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三是出台《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强化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四是推动运行机制改革,提高服务效率。其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医疗服务流程。其二,全面实施成本核算,建立行政管理费用等支出控制标准,降低公立医院运营成本。

  深圳市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矛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一是引导普通门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流到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和服务效率,缓解大医院排长队压力。二是大医院的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社康中心分离部分普通门诊病人后,让区域医疗中心有更多的时间承接疑难、复杂病例的研究,提高了专科建设的水平,促成市民“大病不出深圳”,2009年深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比例为1.3%(比2008年下降18.7%)。三是患者就医经济负担减轻,2009年公立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118元,低于全国同期159.5元的平均水平;每住院人次费用5734.9元,略低于全国同期5951.9元的平均水平;两费控制水平连续五年保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最低水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杜楠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