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十一五”巴中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11-05-26 20:28 来源:巴中市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十一五”时期,巴中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实施市委重大发展战略,以打好扶贫攻坚和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为目标,积极对接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兑现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狠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组织领导不放松,加大扶持力度不减弱,确保了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4.52亿元,比2005年增加54.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8%。农、林、牧、渔、农业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由2005年56.2% :2.9% :36.8% :2.6 % :1.5%,变化为2010年49.7% :2.5% :42.9% :3.4 % :1.5%;五年间农业、林业的比重分别下降6.5和0.4个百分点,畜牧、渔业分别上升6.1和0.8个百分点,畜牧业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47元,比上年加529元,增长15.9%,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较2005年累计增长89.3%,年均增长13.6%。

  (二)粮食生产能力提高,旱作农业贡献突出。“十一五”时期我市坚持以旱作农业为突破口,以高产创建为载体,辐射带动粮食作物稳产高产,确保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2010年粮食产量达181.26万吨,比2005年年均增长2.2%,总产实现“四连增”,其中大、小春分别实现“四连增”和“九连增”。以玉米、马铃薯为重点的旱粮面积占粮食作物的73.8%,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玉米面积达到115.6万亩,总产量58.28万吨,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1.9%和5.3%,玉米对“十一五”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0.9%。2010年全省玉米产业基地建设暨高产创建现场会在我市平昌县召开;平昌县获得“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称号;巴州区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先进县”并获得省政府奖励。

  (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按照“综合、集中、连片、连续连年建设”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带动、农户主体”的原则,积极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参与产业园区建设。2010年全市流转土地39.28万亩,比上年增加2.48万亩;10个农业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2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园区内培育各类专合组织37个;全市新增和改造特色产业面积181.66万亩,比上年增加5.56万亩,增长3.2%。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85家(其中省级10家),发展农村各类专合组织973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100个),拥有会员15.2万人,带动农户18.2万户。积极融入“西三角”,加强农业区域合作对接,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进农业开放合作,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获得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9个,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通江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食用菌产业强县。

  (四)”畜牧工程“成效显著,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全市通过实施”百千万生猪增收工程“、”巴山土鸡增养工程“,狠抓畜禽规模化养殖,积极推进良繁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正逐步由分散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以科技承包服务为主要形式,采取培训技术骨干、现场指导、大户示范等方式,开展标准化技术普及;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强化畜产品安全保障,促进了畜牧业的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46.48万吨,比上年增长4.0%。出栏生猪537.6万头,增长4.0% ;出栏肉用牛32.59万头,增长3.8%;出栏羊110.03万只,增长2.1%;出栏家禽1615.98万只,增长5.7%;年末生猪存栏334.87万头、牛存栏54.06万头、羊存栏77.19万只,分别增长1.3%、3.0%和1.5%。全市建成基地乡60个,基地村450个,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31个,巩固发展生猪养殖场5000户,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养猪大户1.19万户。平昌县被省政府首批认定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五)林业资源保护得力,渔业生产规模扩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生态社会效益。2010年全市成片造林24.96万亩,累计退耕还林52.6万亩,兑现退耕还林资金15324万元,建成林业绿色产业基地268.5万亩,截止目前落实到户林地面积923.43万亩,发放林权证68.71万本,依法签订林地承包合同63.5万份,年末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5.0%,比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大力抓好稻鱼轮作、名优水产品养殖,积极推行健康水产养殖,确保了水产品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2010年水产养殖面积年末达到17.63万亩,比2005年增加1.86万亩,年均增长2.3%;水产品产量达到4.6万吨,比2005年年均增长7.6%。

  (六)稳步扩大输出规模,劳务经济快速增长。坚持”培训强素质,转移促就业,服务强保障,建园扶创业“的思路,加强转移输出和技能培训, 强化创业服务,实现了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3.4万人,比上年增加9.73万人,增长8.9%;比2005年增加27.8万人,年均增长5.2%。实现劳务收入84.3亿元,比上年增加15.6亿元,增长22%;比2005年增加50.5亿元,年均增长20.1%。当年培训农民工13.5万人次,四县(区)均被确定为全省劳务基地县,平昌县被确定为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

  (七)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项目、创新机制、突出效益“的总体思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全力以赴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10年全市到位财政扶贫资金1.52亿元,对72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了扶持建设,建培训基地22个、培训人员4800人、安置就业4700人。扶持7.32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6亿元,年末贫困人口从2005年末的65.1万人减少到31.1万人。开展了连片扶贫开发紧紧围绕”五新一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连片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推进新村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全市启动省、市、县级10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投入6.63亿元。完成农房风貌改造4631户,新建农房2093户,聚居点建设25个,基础设施配套和村级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示范效应良好。

  (八)惠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狠抓宣传发动、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发放程序、强化监督管理,惠农资金项目及时足额兑现落实到位,2010年共兑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购置、家电下乡、移民后扶、义务教育、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等15项惠农政策资金16.13亿元。切实加强对涉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清查工作,重点对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兑现情况进行审计清理,今年共查处家电下乡补贴骗补人员59人,涉案金额180.1万元,取消关闭不合格销售网点89家。加强维权案件的查处力度,畅通维权救助渠道,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办理维权案件和农民工来信来访118起(直接受理47起),为农民工索赔和挽回经济损失2460多万元。

  二、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脆弱。五年来,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投入不足和发展滞后的问题,农业基础条件脆弱,灾害频发,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一是部分水库、河堤、渠系存在病险隐患,节水措施不普及,水资源利用率低;农村道路交通滞后,在”村村通“工程中,不少行政村虽然修通了村道公路,但毛坯路多、路况差,通而不畅的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加快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地方财政紧张,乡村投入乏力,农民自身投入缺乏积极性;采用”一事一议“又缺乏硬措施、组织难度大、落实效果差。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难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传统农业模式根深蒂固,农产品的优质品种少,生产规模小,更缺乏按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和条件,农业的科技含量低。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经常出现哪种产品畅销就一轰而上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难以培育起当地的骨干产业。三是大宗产品质量差,精深加工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如2010年全市加工精米10.18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9.1%;生产鲜冷藏冻肉16.27吨,约占总产量的51.5%;还有一些优质产品生产规模小、有质无量,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农产品商品率有待提高。据农调资料显示:2010年农户人均出售粮食34.6公斤、油料7.5公斤、蔬菜26.6公斤,肉类69.7公斤,禽蛋0.9公斤,分品种的商品率为7.0%、19.7%、16.8%、68.6%和18.1%;再剔除农村内部相互购买,实际供应当地城镇和销往外地的净商品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提高我市农产品商品率的潜力分析,一是山区原始封闭的自然环境,适宜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只要品牌打响了,是能迎合城市消费者口味的。二是全市常年有100多万务工人员消费在外,本地农产品必然有所剩余,提高商品率还大有潜力可挖。目前之所以商品率较低,主要还是产品质量不优,加工水平不高和品牌知名度较低的问题。

  (四)市场风险影响不容忽视。一是农资大幅涨价,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猛增。”十一五“期间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且多数时间高于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的增长。据农调资料显示:2010年稻谷种子35.72元/公斤,玉米种子21.48元/公斤,化肥均价2.09元/公斤, 饲料用玉米2.28元/公斤,配合饲料均价2.44元/公斤,仔猪均价163.80元/头,分别比2005年上涨3.02倍、74.6%、20.1%、62.8%、53.5%和51.3%;2010年农民家庭人均一产业经营费用支出1403元,比2005年增加647元,年均增长13.2%。二是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十一五“期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化,除粮食价格呈相对稳定上升态势外,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均是峰谷跌现,如猪肉价格在2009年和2010年均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弧线 ,经过市场行情的强烈颠簸,不仅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制约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三、加快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在我市农业基础相对滞后,农村贫困面宽、贫困程度深的现实条件下,要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发展同步和巴中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业历来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高风险的弱质产业,但同时又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应继续稳定和完善各项和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二是要加强各种农业发展资金的管理和集中使用,逐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应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改革体制性障碍,大力推进小城镇化建设,强化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不能就农业抓农业,要把农业的发展同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逐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二是坚持把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产品放到全省、全国的大市场去分析研究和考量定位,在调优、调强上做文章,真正调出区域特色,逐步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作用,在信息服务和应对策略上加以规范,逐步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从而规避风险,增加效益。

  (三)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我市地处贫困山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在科技推广上缺乏明白人和带头人。另方面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 ”科技兴农“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长期以来由于地方财力较差,影响到农技队伍的稳定和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针对这些情况一是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化服务职能。二是要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把专业科技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三是要整合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种企业经营组织的力量,使他们起到既加快自身发展,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

  (四)搞活农产品加工流通,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发展的出路和效益的最终体现是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上,如果本地产品的流通半径始终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在外地的市场无法立足,那么农业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永远难以提高。目前一是要继续大力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外向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二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市场导向和辐射带动,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规模,向规模化生产要效益。三是继续发展各种专业大户和运输大户,把本地产品有效地输入外地市场,实现流通增值,带动农业发展。四是要大力培植各种专业市场,形成特色,形成批量,吸引外地客商加入到该市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中来,真正起到以流通促生产的作用。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暖阳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