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绵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8000元
由绵阳市委农办、西南科技大学规划编制的《绵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2010-2015)(下简称规划)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日前正式出台。根据《规划》要求,我市将在未来五年时间内,通过大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5152元增加到2015年的8000元,年均增加570元,年均增长9%;龙头企业为绵阳实现销售收入447.6亿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绵阳创销售收入146.6亿元。
去年5月26日,市委、市政府邀请由省社科院、省委农工委等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听取汇报,并经质询和充分讨论后,原则同意通过评审。之后,市委农办又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该规划作了精心的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规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分八章,内容涵盖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则、基础和条件、总体思路和目标、保障措施等。《规划》具体由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四个方面的规划组成。规划范围为全市所辖6县2区1市。《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和“全域绵阳”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优势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逐步建立起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
《规划》根据全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通过实施“555”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即粮油、生猪、蔬菜、种子、林业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小家禽、奶牛、蚕桑、茶叶、水产五大支柱产业;麦冬、附子、天麻、米枣、魔芋五大优质特色农产品)。
《规划》根据市委、市府关于“一核四带”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遵循我市自然气候条件在各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进行产业基地合理布局,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带-圈-区”的总体格局。 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
为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规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信息化六大支撑体系。要努力优化投融资环境,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从整体上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