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去年财政给力“六大工程”
去年,我市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为295.5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51.3亿元,财政收支分别增长21.4%和22.7%,财政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尤其是在支持“六大工程”方面,有效地发挥了财政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作用,为我市取得“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了支撑。
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设立稀土储备金,争取上级专项补助和整合科技研发、园区建设、三产业发展等预算资金,全力支持钢铁、装备制造、稀土等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循环经济项目、中小企业发展及矿区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商业、金融、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在加大对二、三产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全年农业支出11.7亿元,增长41%。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6002万元,实施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等开发项目16个,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牧业发展。
推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重点加大城市规划设计投入,本级累计拨付3208万元支持我市概念性城市设计等重点规划编制和完善。加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投入,累计拨付1.88亿元,支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善城镇供热管网。统筹使用债券资金3.1亿元,支持城市旧小区改造和体育馆、科技馆等重点场馆建设。
加大创卫投入力度,本级累计拨付资金9525万元,支持城市园林绿化、市容环卫整治等工程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全年拨付资金1.04亿元,支持城中村改造治理;全年拨付资金1.23亿元,支持旗县城关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提高旗县区城镇承载能力。
全年拨付各类补助资金7.2亿元,支持固阳县等困难地区加快发展。全年补助资金6857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7个;拨付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7亿元,支持特大抗旱、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拨付扶贫资金1亿元,实施连片开发、移民扩镇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环境。
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全年科技支出3.7亿元,增长25.1%。重点支持我市钢、铝、稀土等20个产学研项目,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全年教育支出36.5亿元,增长30.5%,教育支出占全市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14.5%。累计拨付2.38亿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中职、高中“两免”政策,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全年投入1.07亿元,落实高中、大中专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受益学生4.1万人。累计拨付资金19.4亿元,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和职教基地建设。全年拨付资金3074万元,支持“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强市”战略。
加大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
全年用于节能环保等方面支出6.3亿元,重点支持“三片两线”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石拐资源枯竭城市治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保障重点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网点建设,补助南郊污水处理厂和危废项目治理工程。继续支持大青山生态应急水源工程,累计财政投资达8030万元。继续巩固大青山南坡绿化成果,2011年拨付财政资金3363万元顺利启动二期工程。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及时拨付奖补资金1.4亿元。同时,在前三年投入1.54亿元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投入5150万元实施围封禁牧补贴,有效促进了山北地区生态建设和农牧民增收。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的77%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较“十一五”平均水平提高3.2个百分点,为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补、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2.67亿元,兑付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7093万元,农牧民政策性收入进一步提高。及时发放临时物价补贴4567万元,城乡12.7万名困难群众受益。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7亿元,同比增长10%。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医疗卫生支出10.4亿元,增长31.7%。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全年住房保障支出13.5亿元,增长202.4%。再次提高民生保障标准,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达到450元每人每月和4000元每人每年;五保户和“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6700元每人每年和1400元每人每月,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4300元每人每年和1000元每人每月,各项民生指标均领先全区,特别是农牧区低保、五保户和“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