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陕西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纪实

2012-04-16 15:29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个中心城区、1个副中心城市、20个重点集镇和40个新型社区建设如火如荼,3720户农民搬进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农村新型社区;正英朝阳产业城、吉宇年产50万吨型钢、阳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硒谷年产12.5万吨矿泉水、延长40万吨甲醇汽油等一批过亿元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更多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面推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让全区农民与市民享受同样公共服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乡均等化、城镇化拉动城乡均等化、产业化推动城乡均等化、市场化促动城乡均等化,以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五个一体化为重点,进入十二五以来,汉滨区以一连串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动作,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城乡规划一盘棋

  做为安康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汉滨区位于成渝、江汉和关天三大经济协作区的几何中心,三条铁路和两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的交通枢纽,正在融入西安、重庆、武汉一日经济圈。全区公路总里程达4858公里,实现了100%乡镇通油路、100%行政村通公路。

  “统筹城乡发展,我们有着其他县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我们必须加快实现城镇化步伐,让农民兄弟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安康市委常委、汉滨区委书记陈勇道出了汉滨干群的心声。

  为此,汉滨区按照中心城区抓管理,川道建园区、两山建基地、集镇建社区,用群众工作统揽发展全局的“一抓三建一统揽”发展新思路,拉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幕。

  统筹城乡发展,须从规划破题。汉滨区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和全域汉滨理念指导规划布局,立足区域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将全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覆盖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工作,着力实施“112040”工程,即打造1个中心城区、1个恒口副中心城市,20个重点集镇和40个新型社区,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加大项目扶持建设力度,强力推进“中心城市——恒口新区——中心镇——新型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建设,把农村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绿化美化、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

  围绕规划,汉滨区每年都列出详细建设任务单,下发建设责任书,迅速启动恒口新区建设规划编制、恒口新区土地储备、月滨大道、天然气管网、保障性住房建设,编制中心镇和中心社区的建设规划,完成大竹园镇七堰社区等97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建设,出台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实施意见,落实每年2.4万人进城入镇居住。抓住省上避灾扶贫搬迁机遇,累计兑付“7.18”灾后恢复重建建房补助资金18529.65万元。对重大基础设施做到城区和农村统一布局、统一建设,集中实施了一大批路、水、电、通讯、环保工程,使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不断完善。

  发展产业促增收

  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是汉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招妙棋。

  该区按照现代理念抓好传统产业的提升,用工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现代“农字号”龙头企业。阳晨牧业从个体养猪场转型发展为即将上市的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现代农业企业,资产达到2.5亿元,年总产值达到1.36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企业,养殖规模居西北之首;宝业公司生产的“安康丝绸”获得国家名牌认证,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秦东公司开发魔芋新产品、福润集团工厂建成投产、民荣大红门公司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健民生态科技园、李家嘴、三条岭生态农业科技园等一批农业现代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区建成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20个,其中农业协会83个。在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区70%的农产品得到了就地加工转化,50%的农民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汉滨区还打破长期依赖土地增收乏力的“瓶颈”,引导更多农民从田间走进车间,通过从事二、三产业致富增收。他们按照“企业出订单、学校出菜单、政府来买单”的培训模式,对全区现有劳动力统一组织培训、统一考核发证、统一引导输出。去年,全区劳动力技能培训1.2万人次,通过职业技能考核鉴定10220人,先后组织举办大型劳务招聘洽谈会,邀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市用工企业和劳务中介机构进场招聘。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15万多人,年实现劳务收入8.5亿元。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360万元,财政贴息430万元,培育创业小老板1278人,带动就业10224人。个体和民营企业达到29095户,招商落地项目44个,累计投资68亿元,使12.3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特别是实施“全民创业”和“回乡创业”工程以来,全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回乡兴业能人,2011年,央视《理财在线》栏目以“5元一个的野鸭蛋”为题专门介绍汉滨区野鸭特色养殖经验;瀛湖库区大学生张磊从事匙吻鲟养殖的成功做法也于去年在央视《致富经》栏目播出。

  多重保障无后忧

  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工作是关键。汉滨区坚持服务多元化,切实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公共社会事业投入,让人民群众在加快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全区参合农民700130人,占农民总人数的98%以上;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年发放农村低保金6800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特困群体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低保家庭住房保障、五保户供养等项制度,保障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落实教育“两免一补”资金6752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853万元、普通高中贫困生助学金611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6200套;通过对贫困村和群众送图书建书屋、赠订报刊、通有线送电视、建娱乐场所等工作,实施“文化低保”,保障和实现贫困地方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目前,汉滨区已建立“农家书屋”840家,实现基层行政村全覆盖,建基层文化站29家,文化活动中心2个,建农民娱乐场所155个。

  “在新社区生活很安逸,出门就是超市,卫生站就在家门口,家家户户有自来水,晚饭后还可到村上的广场锻炼身体。”住在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的居民刘家水甚是惬意。新型社区贴近农民需求开展了医疗卫生、入托养老、治安警务、文化体育、环卫保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揽子”服务,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民食堂等市场化便民服务,也随着新社区的建立实现了城乡均等化。

  截至2011年底,汉滨区城镇化率达到48.2%,高于安康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满载着激情与梦想,汉滨区正朝着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城镇化的目标奋力前行。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rain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