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市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稳定增长的扶贫开发机制。市、县财政积极筹措扶贫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6—2011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19亿元。各级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投入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形式,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扶贫投入格局。
二是建立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的整合机制。以县为单位,将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有机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整合方式逐步从行政整合转变为经济整合、市场整合、制度整合,建立资金整合的畅通机制。岳西县在项目实施中把试点资金作为“粘合剂”和“酵母”,将各类涉农资金围绕“连片开发”规划,有序“集结”,合力攻坚,形成“试点资金搭台,部门资金唱戏”的“大扶贫”局面。该县通过文件予以确认的整合资金4186.96万元,实际整合达到4576.9万元,是试点资金的5倍。
三是建立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出台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强化扶贫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实行县、乡、村三级公告公示制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项目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规范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运行程序,实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项目责任追究制,及时查处和纠正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形成具有鲜明特色扶贫开发区域。各地围绕“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和逐步消除贫困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寻求扶贫开发路子。深山区的岳西、太湖、潜山县以及宿松县、桐城市的一些贫困山区,大力发展茶、桑蚕、木耳、茭白、毛竹等种植业或养殖业;沿江、沿湖的枞阳、望江、宿松县和桐城市的一些贫困地区,组织当地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养鳝、养鸭、养鹅、养蟹等水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和龙头企业带动扶贫、“连片开发”扶贫等多种方式,形成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格局。
二是贫困人口明显下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54万人,近十年减少贫困人口约80万人。
三是自我发展能力有所增强。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1913元提高到2011年的5900元,增长208.4%。
四是农民收入持速增长。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58.8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9.41亿元,增长119.92%;地方财政收入由8.27亿元增加到21.06亿元,增长154.66%。
五是基础实施及社会文化事业同步改善。近十年为贫困地区新建和改建国道、省道、乡村公路7527.45公里,农村中小学600多所,县及乡镇医院78所,新增大型医疗设施107台套,地方病防治有很大进步,贫困村全部实现通电、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道路、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