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的总经理于华对记者笑言“我是老CFA了”。
于华是国内最早一批的CFA,1998年他顺利地拿到了CFA执照。和于华一样,今年,国内多家基金的基金经理以及研究员等也加入了考CFA的大军。与此同时,甚至有个别基金及券商有计划的让员工集体报考。
CFA不仅吸引了金融白领的眼球,更成为一些象牙塔中的学生的追逐对象。其火爆程度可以从一组数据窥见:1999年CFA的三级考试的所有人数仅有100人,2003年底,仅参加第一级考试的人数就达3300人。
基金公司买单考CFA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要授予CFA执照,一般必须要达到三个条件:首先是按顺序通过三级考试;其次必须拥有三年被认可的在投资决策制定过程的专业工作经验才能获得执照;最后就是履行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会”(AIMR,现已更名为CFAINSTITUTE)会员资格要求并同时申请会员资格。
目前,全球共有超过50000名CFA证书持有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亚洲的日本以及香港地区等地。职业分布在会计审计、金融分析员、基金组合经理等领域。而中国内地仅有CFA50至60名左右。据预测,未来3年亟需的CFA人数是目前的10倍。严重的供求失衡,使得CFA考试在中国逐年升温。
随着CFA考试的升温,各家基金公司也在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公司的员工参加CFA的考试。
博时基金人力资源部尹经理表示,博时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早在1999年5月就曾经给AIMR去过一封信,然后当年下半年就有27人报名参加考试。只要员工考试考过,教材以及考试费用都由公司买单,博时对参考时的交通住宿报销一半。大成表示员工考试前可以请假,并考虑替员工缴纳给AIMR的年会费。
高标准遭遇本土化
CFA有一套自己规定的严格的技术与道德标准,这些标准在进入中国市场必然遭遇碰撞。
CFA对道德要求极高。这一道德标准拥有组织上的保证,它的执行机构就是“投资管理与研究会”(AIMR),要成为CFA,就必须加入AIMR成为会员,严格遵守它制定的伦理以及道德操守,包括服从每年一次的专业操守声明以及支付会费。
这些严格标准仔细到:CFA不得收取超过100美金的礼品。显然,在一些发展中的市场国家,可能是并不违规的东西,比如,在得知对某股票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后,是该立即告诉所有客户,还是先告诉大客户?在国内通常都是先重点客户,但CFA看来却是大忌,这时候CFA面临选择。
以西方成熟市场理论为基础的CFA教育,与整个国内市场也存在巨大落差。有CFA表示,CFA的很多投资理念、方法,实际上在国内无法实施,比如期权、金融期货、对冲基金等等国际最前沿的理论实践在国内没有用武之地。
但于华强调,虽然在知识上会有所限制,但实际上,是越来越与CFA的要求接近的。他介绍,目前,社保基金接触国外的机会比较多,它的招标流程的设计,都能在CFA的考试中找到影子,社保的投资标准越来越接近国际标准。他表示,在基金法的修订中,也看得出这种倾向。
有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对基金公司而言,拥有自己的CFA,尤其在QFII实施后,当面对国外的大型机构投资者,拥有宽广的国际金融知识的CFA会更有机会赢得对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