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页

Tue Jun 12 15:58:48 CST 2018

{CKECommentFlag=N, Attribute=0, PlatformAttribute=3, _PageIndex=0, ID=162631, PageTitles=null, BodyText=

  3. 下列关于工程定额计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编制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
  B.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是量与价的结合
  C.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
  D.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两个: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为统一口径,工程量的计算均按照统一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确定以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确定出工程的成本及盈利,最终就可以确定出工程预算造价(或投标报价)。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就是量与价的结合。

  拓展:确定建筑产品价格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1) =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日工资标准);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用量×台班单价);(2)单位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工程费单价)+措施费;(3)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5)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预备费+有关的其他费用。

  4. 建筑产品价格的国家指导价阶段,价格形成的特征是(  )。
  A.此阶段价格形式是一种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B.国家是这一阶段价格形成的决策主体
  C.计划控制性、国家指导性、竞争性
  D.竞争形成、自发波动、自发调节

  答案:C

  拓展:建筑产品价格形成分为国家定价阶段;国家指导价阶段;国家调控价阶段三个阶段,一般考核这三个阶段的定价主体、价格形式和价格形成特点。

  5.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所采用的综合单价不含(  )。
  A.企业管理费
  B.利润
  C.措施费
  D.风险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综合单价的组成。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的全部费用通常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组成。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均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措施费用也采用综合单价计价,不包含在综合单价中。

  6. 定额计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本质区别是(  )。
  A.每个分项工程项目所含内容多少不一样
  B.单价与报价组成不一样
  C.定额计价未区分施工实体性损耗和施工措施性损耗
  D.清单计价一般以实体的净尺寸计算,没有包含工程量合理损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定额计价方法的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编制原则一般是以工程实体的净尺寸计算,没有包括工程量合理损耗。

  7. 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工程,其分类标准是(  )
  A.工艺特点
  B.工具设备的机械化程度
  C.组织复杂程度
  D.施工过程性质

  答案:C

  解析:施工过程的分类可以按照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分解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按照工艺特点,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循环施工过程和非循环施工过程两类。

  拓展:本考点的另一类考核形式是描述一些施工过程,选择其属于哪种过程,所以还要重点掌握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的特点:工序是在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其特征是: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工作过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序的总合体,其特点是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综合工作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

  8.下列工人工作时间中,虽属于损失时间,但在拟定定额时又要适度考虑它的影响的是(  )。
  A.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D.多余工作时间
  E.偶然工作时间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核损失时间的构成。偶然工作能获得一定产品,拟定定额时要适当考虑它的影响;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拟定定额时则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拓展:时间分类的考核是每年的一个重点,不仅要掌握有哪些时间,还要掌握时间分类中每一项时间的特点。常见的考核形式就是描述一类工作,判断其时间特性及其工作时间的类别。例如工人下班前整理工具所消耗的时间属于什么时间。

  9. 在测定搅拌机工作时间时,由于工人上班进行准备工作,导致搅拌机晚工作20分钟,对该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A.该时间属于停工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B.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应计入定额
  C.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D.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应计入定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机器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机器工作时间的分类也是分为必须消耗时间和损失时间。计入定额的时间是必须消耗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其中比较复杂一点的是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分为三种情况: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的(循环和定期)、与机器有关的(机器的使用与保养)、与工人休息时间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还有比较重点的就是关于负荷时间的描述;对于机器时间的考核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判断题型,如运输汽车装载保温泡沫板,因体积大但重量不足而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属于机器工作时间消耗中的(  )。因此也要掌握时间分类中每一项时间的特点。

  10(1). 计时观察法的作用包括(  )。
  A.取得编制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定额所需的基础材料
  B.研究先进工作法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
  C.研究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
  D.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
  E.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反馈信息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核计时观察法的作用。计时观察法的具体用途如下:(1)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2)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3)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4)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包括研究大面积、大幅度超额和达不到定额的原因,积累资料、反馈信息。

  10(2). 当确定测时法的观察次数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A.同时测定施工过程的类型数
  B.要求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
  C.被测定的工人人数
  D.数列的稳定系数
  E.完成产品的可能次数等

  答案:BD

  解题要点:测时法中,需要的观察次数与要求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及数列的稳定系数有关,而A、C、E答案均为写实记录法所需的延续时间的确定因素。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CopyImageFlag=null, Format=null, SiteID=1, CatalogID=788, CatalogInnerCode=000020000002000001, TopCatalog=000020, BranchInnerCode=0001, ContentTypeID=Article, Title=2011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习题讲义(10), SubTitle=, ShortTitle=, TitleStyle=null, ShortTitleStyle=null, SourceTitle=, Author=zhoulihua, Editor=null, Summary=, LinkFlag=N, RedirectURL=null, StaticFileName=/new/201107/zh4130181259117110225021.shtml, Status=30, TopFlag=0, TopDate=null, TemplateFlag=N, Template=null, OrderFlag=131034911700000, ReferName=null, ReferURL=null, Keyword=造价工程师讲义,计价与控制讲义,造价工程师辅导课件, RelativeContent=null, RecommendBlock=null, CopyType=0, CopyID=0, HitCount=0, StickTime=0, PublishFlag=Y, Priority=1, IsLock=null, LockUser=null, PublishDate=2011-07-11 09:51:57.0, DownlineDate=null, ArchiveDate=null, LogoFile=null, Tag=null, Source=, SourceURL=null, Weight=0, ClusterSource=null, ClusterTarget=null, ContributeFlag=null, ContributeUID=0, ConfigProps=NextContent= CKECommentFlag=N PrevContent= Staticize= CommentEnable= CommentEndTime= CommentStartTime= ContentWorkflowInstanceID= , Prop1=PM258975, Prop2=0, Prop3=null, Prop4=null, AddUser=zhoulihua, AddTime=2011-07-11 09:51:57.0, ModifyUser=, ModifyTime=null, NextContent=, OldPublishFolder=, PrevContent=, Staticize=Y, CommonContentDimCatalogIDSet=null, ContentWorkflowInstanceID=0, CommentEnable=Y, CommentEndTime=, CommentStartTime=, HasBadword=, Name=2011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习题讲义(10), Link=/new/201107/zh4130181259117110225021.shtml, ContentPageSize=1, Content=

  3. 下列关于工程定额计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编制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
  B.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是量与价的结合
  C.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
  D.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两个: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为统一口径,工程量的计算均按照统一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确定以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确定出工程的成本及盈利,最终就可以确定出工程预算造价(或投标报价)。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就是量与价的结合。

  拓展:确定建筑产品价格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1) =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日工资标准);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用量×台班单价);(2)单位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工程费单价)+措施费;(3)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5)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预备费+有关的其他费用。

  4. 建筑产品价格的国家指导价阶段,价格形成的特征是(  )。
  A.此阶段价格形式是一种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B.国家是这一阶段价格形成的决策主体
  C.计划控制性、国家指导性、竞争性
  D.竞争形成、自发波动、自发调节

  答案:C

  拓展:建筑产品价格形成分为国家定价阶段;国家指导价阶段;国家调控价阶段三个阶段,一般考核这三个阶段的定价主体、价格形式和价格形成特点。

  5.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所采用的综合单价不含(  )。
  A.企业管理费
  B.利润
  C.措施费
  D.风险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综合单价的组成。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的全部费用通常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组成。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均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措施费用也采用综合单价计价,不包含在综合单价中。

  6. 定额计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本质区别是(  )。
  A.每个分项工程项目所含内容多少不一样
  B.单价与报价组成不一样
  C.定额计价未区分施工实体性损耗和施工措施性损耗
  D.清单计价一般以实体的净尺寸计算,没有包含工程量合理损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与定额计价方法的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编制原则一般是以工程实体的净尺寸计算,没有包括工程量合理损耗。

  7. 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工程,其分类标准是(  )
  A.工艺特点
  B.工具设备的机械化程度
  C.组织复杂程度
  D.施工过程性质

  答案:C

  解析:施工过程的分类可以按照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分解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按照工艺特点,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循环施工过程和非循环施工过程两类。

  拓展:本考点的另一类考核形式是描述一些施工过程,选择其属于哪种过程,所以还要重点掌握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的特点:工序是在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其特征是: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工作过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序的总合体,其特点是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综合工作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

  8.下列工人工作时间中,虽属于损失时间,但在拟定定额时又要适度考虑它的影响的是(  )。
  A.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D.多余工作时间
  E.偶然工作时间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核损失时间的构成。偶然工作能获得一定产品,拟定定额时要适当考虑它的影响;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拟定定额时则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拓展:时间分类的考核是每年的一个重点,不仅要掌握有哪些时间,还要掌握时间分类中每一项时间的特点。常见的考核形式就是描述一类工作,判断其时间特性及其工作时间的类别。例如工人下班前整理工具所消耗的时间属于什么时间。

  9. 在测定搅拌机工作时间时,由于工人上班进行准备工作,导致搅拌机晚工作20分钟,对该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A.该时间属于停工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B.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应计入定额
  C.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D.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应计入定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机器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机器工作时间的分类也是分为必须消耗时间和损失时间。计入定额的时间是必须消耗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其中比较复杂一点的是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分为三种情况: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的(循环和定期)、与机器有关的(机器的使用与保养)、与工人休息时间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还有比较重点的就是关于负荷时间的描述;对于机器时间的考核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判断题型,如运输汽车装载保温泡沫板,因体积大但重量不足而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属于机器工作时间消耗中的(  )。因此也要掌握时间分类中每一项时间的特点。

  10(1). 计时观察法的作用包括(  )。
  A.取得编制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定额所需的基础材料
  B.研究先进工作法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
  C.研究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
  D.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
  E.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反馈信息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核计时观察法的作用。计时观察法的具体用途如下:(1)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2)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3)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4)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包括研究大面积、大幅度超额和达不到定额的原因,积累资料、反馈信息。

  10(2). 当确定测时法的观察次数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A.同时测定施工过程的类型数
  B.要求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
  C.被测定的工人人数
  D.数列的稳定系数
  E.完成产品的可能次数等

  答案:BD

  解题要点:测时法中,需要的观察次数与要求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度及数列的稳定系数有关,而A、C、E答案均为写实记录法所需的延续时间的确定因素。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