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内插法的原理(财务管理)
插值法的原理是根据等比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
例如,假设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A介于A1和A2之间,已知与A对应的数据是B,则可以按照(A1-A)/(A1-A2)=(B1-B)/(B1-B2)计算得出A的数值。
根据,(A1-A)/(A1-A2)=(B1-B)/(B1-B2)
可知,(A1-A)=(B1-B)/(B1-B2)×(A1-A2)
A=A1-(B1-B)/(B1-B2)×(A1-A2)
=A1+(B1-B)/(B1-B2)×(A2-A1)
注意:上述等式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有其他的等式关系,最主要的是等式左右两边保持对应关系,即等式两边对应位置的数据需要对应。即如左边的分子是A1-A,则右边的分子是B1-B。
提示:内插法在中级职称的考试中是非常有可能用到的,因此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
【疑难问题解答】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换时是按照账面价值结转还是按照面值结转?股数的计算应是以面值为基础计算还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中级会计实务)
解答:对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企业来说,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行使转换权利,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应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转换为一股的部分,还应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在计算转换的股数时,要注意看题目的要求,若题目要求是以债券面值为基础转换,比如给出条件“每面值10元转换为1股”等类似条件,则计算时就应以所转换债券的总面值除以10再乘以每股面值就可以计算出股本金额。如果题目条件没有明确说明,我们计算股数时一般以账面价值为基础。
【易错易混辨析】
1.法人与法定代表人(经济法)
这二者是不同的。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
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能够代表法人行使职权。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担任,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规定。法定代表人是一个自然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因此法人与法定代表人是不同的,前者是单位,后者是人。
2.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权分离程度(经济法)
经营权分离程度是指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程度。可以这么了解:
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股东众多且分散,众股东并不实际参与公司管理,所以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较高。
有限责任公司的两权分离程度较低,因为它是谁出资谁经营,其股东多通过出任经营职务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决定公司事务,所以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较低。
【历年考题剖析】
下列各项中,属于融资租赁标准的有( )。(中级会计实务-多选题-2010年)
A.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B.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C.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D.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购买价预计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