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讲】
合并工作底稿中存货的抵销分录(中级会计实务)
(1)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并未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2)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全部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①先假定都卖出去: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②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4)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留存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存货
(5)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售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6)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①先假定都售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②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作如下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7)存货跌价准备在存货内部交易中的处理
①先对上期多提的跌价准备进行反冲:
借:存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②对于本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先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然后站在总集团角度再认定应提或应冲额,两相比较,补差即可。
分录如下:
借:存货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
【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无效合同中所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经济法)
解答: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而掩盖其非法的目的;或其从事的行为形式上是合法的,而在内容上非法。这种行为又称为隐匿行为。在实施这种行为中,当事人故意表现出来的形式或故意实施的行为并不是其想达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实意志,而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和行为而掩盖和达到非法的目的。比如,通过合法的买卖行为而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目的;为滥发实物而采取合法的赠送手段等等。这种行为就其外表来看是合法的,但是外表行为只是达到行为人的非法目的的手段。由于被掩盖的目的是非法的,并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损害,因此这种行为是无效的。
掩盖非法目的行为与规避法律行为并不完全等同。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是以一种行为掩盖另一种当事人所希望实施的行为,而规避法律行为只是通过实施某种规避行为,达到违法的目的,并没有掩盖的行为。
同时要注意,如果当事人所掩盖的目的并非违法的,而是合法的,如自然人之间通过租赁私人房屋的办法掩盖借用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行为人的真实意图处理,使被掩盖的行为生效,而不能认为是无效合同,给予撤销。
【易错易混辨析】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析的要点(财务管理)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保障,流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营业周期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快的企业其流动比率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流动比率的缺点是该比率比较容易人为操纵,并且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只能大致反映流动资产整体的变现能力。但流动资产中包含像存货这类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如能将其剔除,其所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可信,这个指标就是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通常认为存货占了流动资产的一半左右,因此剔除存货影响的速动比率至少应该是1。速动比率过低,企业面临偿债风险;但速动比率过高,会因占用现金及应收账款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影响此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因为,应收账款的账面金额不一定都能转化为现金,而且对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其应收账款金额存在着季节性波动,根据某一时点计算的速动比率不能客观反映其短期偿债能力。此外,使用该指标应考虑行业的差异性。如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其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正常现象。
提示:运用流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流动比率高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因为,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可变现清偿流动负债。实际上,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并不相同而且变现金额可能与账面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比率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2)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这种比较通常并不能说明流动比率为什么这么高或低,要找出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还必须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所包括的内容以及经营上的因素。
【历年考题剖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加计扣除,该比例为( )。(经济法-单选题-2012年)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三新开发费用的扣除。根据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点评:研究开发费用包括研究阶段的费用也包括开发阶段的费用,具体来讲就是研究阶段的费用和开发阶段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部分,是按照50%加计扣除;而对于形成无形资产的,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成本150%摊销。
【答疑精华】
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减值金额如何计算?(中级会计实务)
解答:如果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减值的金额大于商誉的金额,首先冲减商誉的价值,合并报表中反映的商誉的减值为总商誉×母公司持股比例,即母公司的商誉全部减值,少数股东享有商誉的减值,不在合并报表中反映,冲减完全部商誉后剩余部分分摊该被合并方其他资产,一般是按照其他资产的账面价值比例分摊的。
例如总减值为1200万元,总商誉为1000万元,母公司持股比例为70%.减值首先冲减商誉1000万元(其中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商誉减值700万元,少数股东分担的是300万元,这部分不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剩余减值200万元,分摊给子公司的其他资产。
如果是减值的金额小于商誉的金额,首先也是冲减商誉的金额,此时商誉的金额是足够冲减的,其中按照母公司持有的比例乘以总减值的金额得出应冲减母公司商誉的部分,反映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的商誉分摊的减值不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
例如总减值500万元,总商誉1000万元,母公司持股比例为70%.商誉足够冲减,母公司商誉减值为500×70%=350万元,少数股东商誉减值为500×30%=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