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短期融资券势猛发改委拟再批企业债
今年企业债市场的火爆程度出人意料,许多企业债在发行当天就销售一空。
有一个例子,某大型公司刚发行完40亿元企业债,公司本部员工就认购了3500万元。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受央行推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刺激,发改委首次破例进行企业债额度的二次审批,除年初的512亿额度外,下半年将出炉第二批企业债额度。
作为企业债最大持有人——保险机构的监管方,中国保监会亦顺势而为,8月21日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将保险机构投资企业债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超过保险机构总资产的20%,提高到30%。
企业债额度二次审批2005年4月,发改委公布了2005年企业债发行额度为512亿元,涉及26家企业。此前,2004年的额度为268亿元,2003年额度为452亿元(最终发行量为358亿元)。截至7月底,企业债已经发行394亿元,估计三季度原有的512亿额度将会发行完。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债券分析师崔斌向本刊指出,前几年企业债并不热,往往头一年的额度发行不完拖到第二年发行,今年企业债不但发行规模创了历史新高,而且发行的火爆场面也属罕见。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基于上述原因,发改委将破天荒地首次对企业债额度进行第二次审批,下半年出炉第二批企业债额度可能会是300亿元至500亿元。
“下半年,我们还要申请发行企业债,估计额度还会在40亿元左右。”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人士向本刊透露。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新的额度还在申报中,要经过发改委审批,报国务院批准,第二批企业债不会那么快发行,最快到年底会有一批抢先发行。
企业债从审批到发行,以往一般至少要半年,而央行短期融资券从审核到发行只要半个月就搞定。业内人士认为,第二批企业债的审批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进展情况。
企业债审批酝酿变局由发改委牵头、央行与证监会配合的《条例》修改已进行了四年,目前新修订的《条例》已报送国务院法制办。据悉,新《条例》的改革方向是将企业债的发行许可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成立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委员会;发行许可工作程序由两个环节改为一个环节;债券利率由发行人和承销商根据企业债券资信等级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化定价;增加了发行企业债券必须进行评级、担保、法律认证和信息披露等内容。
知情人士指出,企业债发行由审批变审核,权力还是在发改委那里。企业债发审委可能会效仿证监会发审委的体制,会找一两个证监会、央行人士参与其中。
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一直在推进《条例》的修改,但由于涉及部门利益比较多,所以一直没有出台。发改委希望企业债向商业银行放开,这样企业债就搞活了,问题是央行出于风险控制怕放开。
老《条例》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当初政府认为企业债是银行贷款的替代品,银行不能买。现在保险资金都能买,为什么银行资金不能买。条例是1993年制定的,12年后市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该突破这些限制了。
企业债目前只占直接融资的2.16%,不及国债发行规模的4%,比例极不协调。在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的同时,为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现状,允许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一方面可以消化存款,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贷款规模的无限扩大。
一位债券分析师指出,如果《条例》在三季度出台,企业债发审委浮出水面,第二批额度的审批发行将提速,那么在第四季度发行大部分新批额度也完全可能。
央行新政倒逼改革“发改委给我们的企业债额度从来没有多过。这次二次申请估计批下来的额度也不会太多。企业债都是有银行担保的,信用额度都很高。发改委为什么不放开企业债呢?主要是由于发改委官员的计划经济观念太浓,这次之所以进行二次审批,主要是让央行短期融资券给逼的。央行的短期融资券异常火爆,如果不放开企业债审批,企业都转到央行那里去发行短期融资券了,发改委将会势微。”一位刚发行完企业债的企业人士说。
2005年5月,央行出台的《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在审批、企业发行资格、发行规模、利率等条款上,与《条例》相比有突破性创新。
2005年5月,首批5家企业的7只短期融资券火爆亮相,109亿元的发行量被各路机构一扫而空,发行利率大多落在定价区间的下限。其中,华能国际(600011)、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公司发行的4只短期融资券需要在事先公布的定价区间内确定发行利率;其余3只中除振华港机(600320)外,发行利率都落在定价区间的下限,市场热度可见一斑。仅仅两个月时间,已有258亿元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发改委在企业债还是运用行政性手段进行审批,而不是依赖信用评级,进行市场定价。央行先行一步,利用企业短期融资券逼发改委进行企业债的二次审批,加快企业债的审批速度。
企业债火爆的原因一位刚发行完企业债的企业人士向本刊指出,今年企业债火爆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指标发生了改变,物价指数没上去,升息的压力也小了。在这种背景下,债市异常火爆。
一位投行人士向本刊指出,由于市场资金充足,投资渠道狭窄,保险资金保费收入增加,需要投资,但股市行情不好,房地产也被调控,因此转向企业债。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目前,企业债的发行利率逐步下调,原来利率5%都发不出去,现在降到4%左右,仍发行火爆。企业发债成本降低,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发行企业债。
该位投行人士表示,债市只是配合汇改的一个环节,汇率调整力度很小,市场利率很低,热钱没必要赌人民币升值,债市资金充裕可能是把热钱往外挤。
崔斌指出,企业债热销,主要是由于供求活跃。在企业债的供应方面,银行惜贷,企业融资难,证监会股改暂停再融资,企业有发行企业债的动力。
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运行统计数据显示:在存款增长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贷款负增长321亿元,为5年以来所仅见(见下图)。
崔斌指出,在企业债的需求方面,寿险公司有资产配置的需求,但目前债市品种不多,企业债一般为10年期,填补了债市的品种空缺;另一方面,企业债的收益率比国债高,这也是吸引保险资金的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保险机构持有826亿元企业债。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券占企业债券总量的一半左右。
崔斌认为,保险资金一般会持有企业债到期,而保险资金是企业债的绝对持有人,这导致企业债的流动性较差,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债市一直平稳,企业债还能维持现状;一旦债市出现调整,企业债就会不再火爆,调整幅度会很大。债券上升周期的初期,企业债与国债的利差会很大,中后期,这种利差会缩小。
有一个例子,某大型公司刚发行完40亿元企业债,公司本部员工就认购了3500万元。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受央行推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刺激,发改委首次破例进行企业债额度的二次审批,除年初的512亿额度外,下半年将出炉第二批企业债额度。
作为企业债最大持有人——保险机构的监管方,中国保监会亦顺势而为,8月21日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将保险机构投资企业债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超过保险机构总资产的20%,提高到30%。
企业债额度二次审批2005年4月,发改委公布了2005年企业债发行额度为512亿元,涉及26家企业。此前,2004年的额度为268亿元,2003年额度为452亿元(最终发行量为358亿元)。截至7月底,企业债已经发行394亿元,估计三季度原有的512亿额度将会发行完。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债券分析师崔斌向本刊指出,前几年企业债并不热,往往头一年的额度发行不完拖到第二年发行,今年企业债不但发行规模创了历史新高,而且发行的火爆场面也属罕见。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基于上述原因,发改委将破天荒地首次对企业债额度进行第二次审批,下半年出炉第二批企业债额度可能会是300亿元至500亿元。
“下半年,我们还要申请发行企业债,估计额度还会在40亿元左右。”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人士向本刊透露。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新的额度还在申报中,要经过发改委审批,报国务院批准,第二批企业债不会那么快发行,最快到年底会有一批抢先发行。
企业债从审批到发行,以往一般至少要半年,而央行短期融资券从审核到发行只要半个月就搞定。业内人士认为,第二批企业债的审批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进展情况。
企业债审批酝酿变局由发改委牵头、央行与证监会配合的《条例》修改已进行了四年,目前新修订的《条例》已报送国务院法制办。据悉,新《条例》的改革方向是将企业债的发行许可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成立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委员会;发行许可工作程序由两个环节改为一个环节;债券利率由发行人和承销商根据企业债券资信等级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化定价;增加了发行企业债券必须进行评级、担保、法律认证和信息披露等内容。
知情人士指出,企业债发行由审批变审核,权力还是在发改委那里。企业债发审委可能会效仿证监会发审委的体制,会找一两个证监会、央行人士参与其中。
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一直在推进《条例》的修改,但由于涉及部门利益比较多,所以一直没有出台。发改委希望企业债向商业银行放开,这样企业债就搞活了,问题是央行出于风险控制怕放开。
老《条例》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当初政府认为企业债是银行贷款的替代品,银行不能买。现在保险资金都能买,为什么银行资金不能买。条例是1993年制定的,12年后市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该突破这些限制了。
企业债目前只占直接融资的2.16%,不及国债发行规模的4%,比例极不协调。在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的同时,为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现状,允许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一方面可以消化存款,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贷款规模的无限扩大。
一位债券分析师指出,如果《条例》在三季度出台,企业债发审委浮出水面,第二批额度的审批发行将提速,那么在第四季度发行大部分新批额度也完全可能。
央行新政倒逼改革“发改委给我们的企业债额度从来没有多过。这次二次申请估计批下来的额度也不会太多。企业债都是有银行担保的,信用额度都很高。发改委为什么不放开企业债呢?主要是由于发改委官员的计划经济观念太浓,这次之所以进行二次审批,主要是让央行短期融资券给逼的。央行的短期融资券异常火爆,如果不放开企业债审批,企业都转到央行那里去发行短期融资券了,发改委将会势微。”一位刚发行完企业债的企业人士说。
2005年5月,央行出台的《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在审批、企业发行资格、发行规模、利率等条款上,与《条例》相比有突破性创新。
2005年5月,首批5家企业的7只短期融资券火爆亮相,109亿元的发行量被各路机构一扫而空,发行利率大多落在定价区间的下限。其中,华能国际(600011)、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公司发行的4只短期融资券需要在事先公布的定价区间内确定发行利率;其余3只中除振华港机(600320)外,发行利率都落在定价区间的下限,市场热度可见一斑。仅仅两个月时间,已有258亿元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发改委在企业债还是运用行政性手段进行审批,而不是依赖信用评级,进行市场定价。央行先行一步,利用企业短期融资券逼发改委进行企业债的二次审批,加快企业债的审批速度。
企业债火爆的原因一位刚发行完企业债的企业人士向本刊指出,今年企业债火爆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指标发生了改变,物价指数没上去,升息的压力也小了。在这种背景下,债市异常火爆。
一位投行人士向本刊指出,由于市场资金充足,投资渠道狭窄,保险资金保费收入增加,需要投资,但股市行情不好,房地产也被调控,因此转向企业债。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目前,企业债的发行利率逐步下调,原来利率5%都发不出去,现在降到4%左右,仍发行火爆。企业发债成本降低,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发行企业债。
该位投行人士表示,债市只是配合汇改的一个环节,汇率调整力度很小,市场利率很低,热钱没必要赌人民币升值,债市资金充裕可能是把热钱往外挤。
崔斌指出,企业债热销,主要是由于供求活跃。在企业债的供应方面,银行惜贷,企业融资难,证监会股改暂停再融资,企业有发行企业债的动力。
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运行统计数据显示:在存款增长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贷款负增长321亿元,为5年以来所仅见(见下图)。
崔斌指出,在企业债的需求方面,寿险公司有资产配置的需求,但目前债市品种不多,企业债一般为10年期,填补了债市的品种空缺;另一方面,企业债的收益率比国债高,这也是吸引保险资金的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保险机构持有826亿元企业债。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券占企业债券总量的一半左右。
崔斌认为,保险资金一般会持有企业债到期,而保险资金是企业债的绝对持有人,这导致企业债的流动性较差,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债市一直平稳,企业债还能维持现状;一旦债市出现调整,企业债就会不再火爆,调整幅度会很大。债券上升周期的初期,企业债与国债的利差会很大,中后期,这种利差会缩小。
上一篇: 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美元温和回调
下一篇: 日元有补涨可能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