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税备考总结
作者:cida218(中华会计网校学员)
三年考试,就这样划上一个句号。几多辛苦,几多幸运,几多泪水,就这样,化为一段过去的经历。写点什么,记录这段备考的时光。
开始很快乐
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吸收比较多税收知识,考证是最全面、系统、快捷的方法。第一年考三税,实际上只认真备考了税一税二,税代是裸考。备考的过程中,把这个税种都仔细看了,有些涉及到工作的部分,还延伸出来结合实践,看了许多的国税发、财税的文件。“我要学”和“要我学”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我要学的时候,吸收知识的渴望很强烈、看书的速度也快,晚上回家看,第二天上班时抽一个小时复习头一天的东西,有需要的就延伸看政策文件。三税的备考过程非常开心,整理出厚厚的笔记,而且都可以直接在实践中运用,甚是开心。刚好那一年,单位考所得税汇算清缴,我在大家的意料之外,考进单位前三名,欢乐得很。
考试的时候,因为税代确实只听了小小的课程,模拟都没有做过一次,实在是没谱。结果考场外碰到一个朋友,说她头一年是裸考税代的。于是我兴冲冲的地参加了第二天的考试,只记得哗哗地写,把试卷填得满满当当。11年的税代综合是房地产,我之前刚好整理过房地产税收的文档,算是对上胃口。
就这样,第一年的三税顺利过关。税代算是意外收获。
中间有懒散
第二年备考财会和法律。这实际上是比较难的两科。但由于第一年考得顺利,第二年的复习迟迟没有开始,到了四月中旬吧,才算是正式的备考了。法律的记忆量特别大,财会需要反复听才能理解,最后时间不充分,考前一个月,保法律,弃会计。
第二年,法律顺利通过。财会81,差3分及格。
有点遗憾,如果早一点备考,或者最后不要放弃,也许两年就结束了。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懒散地代价是,让我第三年,非常辛苦的备战会计。
最后很辛苦
从技术层面来讲,第三年压力特别大。如果财会不过,进入轮回,就要备战四科。人是很虚荣的动物吧,怕考不过三年辛苦付之东流,也怕考不上别人看了笑话。
第三年的心理特别脆弱,突发情况也特别多。备考过程中,分手,心碎得稀里哗啦;后来在竞职中失利;再后来腰椎膨出,腰痛得厉害,还是坚持晚上看书备考。来自情感、工作、身体的压力,交织围绕。体检的时候,发现体内有个阴影,没去复查,怕万一是病呢,检查出来得住院怎么办,熬了一个月等到考试完了,才去做的复查,结果没事。
不考试的人,一定觉得这个人脑子有问题,身体都不复查。可是备考的朋友,一定明白,就想坚持再坚持一下,等到考试结束,加上之前已经有许多事情影响了看书的进度,所以最后时段,一点也不敢松懈。
今年财会考题很难,幸运的是,财会过了,虽然只有95分,但能拿证,我已经很满足。
经历写完了,如果说对这个考试要有所总结的话, 我想大概是以下两点:
一、努力是通过的不二法门。
考试是,生活更是。这世界上的确有个东西叫幸运,但没保证一定能砸上谁,所以努力很重要。
左边那图上很恶心的那一块,是咖啡渍,不小心弄在上面的。我对雀巢公司,还是有经济贡献的。一杯咖啡,挑灯夜战。
每一科,都有笔记整理,第一遍笔记整理,是为了手写加强记忆,第二遍整理,是觉得能贯通的时候,归纳版本的整理,有些就用固体胶,跟原来的章节粘在一起。像长投啊调整啊,听的次数就更多了,听课有七八遍吧,笔记整理三次以上,真题解析也过几遍。尤其是今年的财会,听了高志谦,又去听徐经长,反复过好多次,才算是掌握。要知道“懂一点、等于不懂”,模糊的印象对于考试没有意义,只有精确的答案,才能证明你曾经努力。
二、辛苦的经历,幻化成美好的记忆。
今年的备考很辛苦,辛苦到泪流满面,中间也有想放弃的时候,觉得一个证没什么大不了的。
今天再回首,还是想要笑话自己,那么玻璃心,那么脆弱。那些辛苦的记忆,到现在也不算完全释然。以后回想,也许就会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注税的学习就这样结束了。有辛苦、有泪水、有挣扎、有放弃;有欢乐、有收获、有孤灯夜半时豁然开朗的兴奋;有与工作抵触、与应酬抵触时的狂躁; 有与考友一起奋斗,相互关怀的温暖。我很幸福,有此经历, 我更幸运,有所收获。再见吧,注税备考的岁月……
最后,要感谢好多人。感谢正保会计网校,感谢叶青、感谢高志谦、感谢徐经长。感谢考友,感谢一起并肩作战的湖面、青文、轻舟飘过、疯子群。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