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全国煤炭市场寒潮依旧,煤炭滞销、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滑,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虽然8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11.1,比7月份回升了13.2个基点,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举步维艰的煤企,还背负着沉重的税费负担。
“目前市场低迷,煤企的日子很困难,税费负担比较沉重,现在吨煤税费支出高达138元,这不利于煤企走出困境,希望政府能够适度调整税费。”国内一大型煤企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数据显示,2012年,39家煤炭上市公司的税费高达1295.3亿元,净利润为939.7亿元,税费超过净利润355.6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税负过高很容易造成煤炭企业现金流短缺,发生财务风险。当下,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已经在“熬冬”,依靠借贷维持开支,税费负担沉重更是雪上加霜,减税势在必行。
煤企税费负担沉重
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
1994年,我国实行税制改革,取消了产品税,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设立了25个税种,与煤炭企业相关的有21个,其中增值税税率为17%。因企业普遍反映税率过高,政府出台过退税和亏损补贴政策,但随着制度变迁,早已是名存实亡。
前些年,国内煤价大幅上涨,迎来一轮又一轮的涨价潮。然而随着煤价上涨的同时,煤企税费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除了延续的21种税外,我国煤炭企业需要缴纳的各种经行政部门批准的涉煤收费不少于92种。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40种,经营性收费6种,铁路、港口运杂费等46种。诸多的收费项目,有的是依照法律程序合规设置的,有的是一些特权部门、垄断行业甚至社会组织巧立名目设置的,如炸药安保费、铁路点装费、民兵训练费等等,企业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前不久,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对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山东兖矿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20家煤炭企业近4年(2009年至2012年)的煤炭税费负担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20家煤炭企业税负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54%,略高于全国其他行业税负水平。其中,仅煤炭生产税负就占到煤炭销售收入的21.23%,比煤炭企业税负高出14.69个百分点。加上煤炭生产行政性收费占煤炭销售收入的14.0%,煤炭生产税费负担占煤炭销售收入的比率达到35.23%,远远高于我国的其他行业和国际同行业。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认为,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是把“双刃剑”,不仅使企业不堪重负,而且也会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不仅影响了煤炭产业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政府形象,并且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