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类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有鉴于此,世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现在,此观念已被普遍接受,环境会计与环境
审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环境会计
1.环境会计是确认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分析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间新兴学科。它是对传统会计学科的继承与突破。
首先,传统会计学将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资源";而环境会计认为应将此定义外延扩大,因为资源和环境也具有"资产"性质,其价值在于能向"人造"资产转换,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投入与产生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本上屏于企业预期的未来经济效益,能够直接或间接转换成未来现金流且,在这一全新的资产理论下,某些"特定财产",如空气、水、海洋等均可视作资产。
其次,传统会计中的技用仅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而环境会计则还须考虑计算社会成本和社会费用,因为某些特定财产有的缺乏替代性,或者虽有替代性,但对其消耗的补偿斋付出一定甚至巨大的代价。
最后,传统会计对象是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经济事项;而环境会计则必须考虑企业除资金之外的周围环境,以及资金循环之外的社会生产消费的循环和生态环境的循环。此外,环境会计的对象不仅包括那些能够用货币计且的会计事项,而且还包括一些非货币性价值,由此使得环境会计价值出现了两种计量模式,即货币性价值计量模式和非货币性价值计量模式。
2.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环境计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正在逐步展开。美国的一些组织机构,如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I
CPA(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均致力于环境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订。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则指出企业在自愿条件下可对环境信息进行适当披露。
二、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是指由审计组织依法审查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彤响,评价其经济和环保责任的活动。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使投资者获得最大投资收益,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经营者在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对各种利益负责,以获取更大范围的整体乃至全社会的利益最大化。环境审计要站在公众利益的基础上,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社会成本为依据客观公正地监督鉴证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首先,监督评价企业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实性。通过审计监督,评价企业在实现社会既定的接体目标方面作出的贡献和效率及企业对资源利用的组合是否恰当。企业作出的报告只有在提交给独立第三者审计后,才能证明其公证性、合法性和公允性。"
其次,监督评价社会相关成本的效益性。生产活动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朽要的过程,也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即消耗过程,环境审计既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保证生产的不断增长和持续发展。
最后,监僵评价社会投资的可行性。社会投资在加速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以不断破坏环境为沉重代价,环境审计对社会投资的可行性监僵,可通过其职能的发挥,量化投资项目的各项指标,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今。很多国家的企业逐渐意识到环境审计的必要性,符合环境要求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措施。在加拿大,企业每年将其环境审计年度报告提交政府环保部门审查,之后还要报告给公司股份持有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三、我目近立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1.在我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附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我国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且就达170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且达110807亿立方米,全国1998年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仅122亿元。由此可见,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体系。
2.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极有可能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对此进行防范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开展环境审计。
3.企业对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连续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当这些相关信息经独立审计以后,宏观管理部门可以此作为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