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及应用

2003-12-03 11:07 来源:王绍梅

  自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头疼的全球性问题,例如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居住的环境逐渐恶化。许多国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采取大量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遏制资源、环境、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许多经济学家、环境学家、会计学家也逐渐关注这一课题,并形成了环境会计这一新兴学科。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根据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辅之以其他计量方法,以有关资源、环境、生态及会计、审计等法规为依据,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核算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防治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评估分析所投入资金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一概念最早在70年代被提出。80年代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学家对“环境会计”作了大量深入的科研探讨,形成了一些初步理论框架。90年代少数国家对建立环境会计制度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积累了经验。而在中国,直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认识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意义,并确认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目标。

  一、环境会计在我国产生的必要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需要建立环境会计。以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目光仅盯在扩大生产、积累财富上,而忽视了环保这一问题,这就造成了生产虽然扩大,财富虽然增加,但资源却被破坏,环境却被污染,生态却失去平衡这一后果。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牺牲资源、环境、生态的基础上,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隐患。现在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就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首先以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为前提,制定适当的发展步骤,以使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资源、环境和生态,准确核算相应的投入与产出,要求人们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并融合到会计核算体系中。因此,建立环境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

  我国目前环境资源的现状,要求建立环境会计。虽然我国以“地大物博”著称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条件优越。但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加快发展步伐,由于相关措施不到位,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工厂肆意排放污水废气,环境污染严重。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地大而物不博”了。针对这种局面,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资源,认真治理污染已迫在眉睫。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从资源、环境、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各企业对以下内容按照有关原则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到财务报表中:自身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及应履行的治理义务;敦促各企业转变过去“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利用制度。

  建立环境会计,将使企业顺应国际潮流,增强自身竞争力。加入WTO后,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更要应对残酷的国际竞争。传统会计只核算人类劳动消耗的成本补偿,并据此制定产品价格,计算盈亏。但是国际上对环保日益重视,要求企业将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核算,计入损益。因此企业要适应国际形势,增强竞争力,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在进行产品定价时考虑有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充分地参与国际竞争。

  二、在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可行性

  环境会计是环境学与会计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它主要运用会计学和环境学的理论和方法,辅之以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协调。它的具体应用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各方面,不仅直接与会计学、环境学相关,更与数学、经济学、生物学、技术科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在内容与研究领域上交叉渗透,从而产生多元化的理论方法体系。而这些相关学科在我国发展得已比较成熟,能够适应建立环境会计需要。

  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环境会计将承袭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继承传统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诸如客观性、谨慎性、重要性等一般性原则。近几年来我国会计的基础规范工作逐渐完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能反映新经济形式下的会计特点,这一切将为建立环境会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工作量,能够更好地构建环境会计体系。

  环境会计的建立得到政府的支持。虽然我国对环境会计的认识和研究都比较晚,但政府一旦认识到这个问题后,立即给予充分重视。2001年3月,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为会计学家和环境学家、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广阔平台,将促使环境会计的尽快建立。

  三、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环境会计的对象和目标。构建一套理论体系,首先要确定它的对象与目标。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态、资源和环境,社会对资源的消耗利用及所产生的价值。为此,环境会计的要素需在传统会计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如“资产”要素,对于哪些企业能够使用和控制的自然资源可以作为“环境资产”增加到资产中;类似地,可设置“环境负债”来反映企业负有的治理环境的义务;设置“环境收益”来反映企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的效益或致力于治理环境污染而取得的收益;设置“环境资本”来反映企业对拥有的自然资源所享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情况。环境会计活动既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又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环境会计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应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统一,这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目标的要求。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即在基本目标的制约下,进行环境会计的核算,为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同传统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相同,只不过是由于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比较特殊,使得“货币计量假设”发生变化,即环境会计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辅之以实物、指数等其他相关计量尺度。环境会计应遵循传统会计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客观性、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等一般原则,但也有自己的一些原则,如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等。社会性原则是指环境会计应提供充分揭示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的信息,并且按照社会利润来评价企业;政策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资源环境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会计计量确认。环境会计的确认主要是指根据环境会计的特殊研究对象,在原有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补充以新的内容,将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业务按照新补充的会计要素予以确认、记录并反映到财务报告中。环境会计的计量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计价。由于许多自然资源无法合理确定其价值,不能以货币来计量,因此可采用以货币计量为主,其他计量尺度为辅的计量方式,根据相关要求,正确地计量企业的自然资源。

  四、在我国建立与应用环境会计的主要困难

  人才问题。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环境学、生物学等,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将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培养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相关专业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审计、税务、财政等,很少有在环境、生物等方面有所研究的。

  标准问题。在对环境会计中增加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等科目进行计量时,我们应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这些资产负债状况呢?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目前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全国范围内只有废水、废气排放物等几项国家标准。虽然有关部委已下达通知要求尽快制定规章制度,推进“三绿工程”,但与环境会计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并且,制定有关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全国统一标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既要考虑我们国家的实际环境状况,又要尽量与国际标准相一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反映问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作为其分支的环境会计也应具备这两项基本职能。现在的问题是,环境会计对于企业所拥有的环境资产、承担的环境负债应怎样正确反映?前面我们提到,环境会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以货币来计量,也可以采用像文字说明、指数等其他计量尺度。例如,企业因为排放污水而对环境负有治理义务而形成环境负债,对这项负债的反映就不像传统会计那么简单了。首先,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企业要予以确认负债?其次,负债确认后,不能纯粹地以货币计量,在采用其他计量尺度如文字说明时,应将这项负债反映到何种程度?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呢,还是将造成此项污染的原因,污染的程度,拟采取的措施,需花费的成本都详细解释?再次,即使企业将这项负债义务予以确认并反映到财务报告中,信息使用者又该如何来评价?这又牵扯到了前面提到的标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