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我国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2005-06-29 12:53 来源:章清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起步较晚,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抓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工作,所以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特别是高职高专会计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会计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特别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问题是个非常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 目前,我国有高专高职的会计教育主要的现状如下:

  一、高职高专的发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没有突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层次,而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发展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即使是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层次之分,学制也相应有所区别。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处于大专层次是有特定原因的,并不能说明高职教育只是一个教育层次,而不是一种有多层次需求内涵的教育。我国在目前把高职和高专捆绑在一起,形成“三教统筹”,对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高职教育向多层次教育特别是高层次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有的高职如果不能向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等高层次发展,不仅会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利。

  二、会计人才培养突出时代特色、行业特色不够。课程设置上反映信息化的课程还开得不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大。会计行业特别要强调职业道德,但这方面的教育少,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浓,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观念落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特别是高职教育,过去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加上传统观念中又比较重理论轻实践,直接影响着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树立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适应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如何将人才培养模式、规格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等等,这些问题都在探索、研究之中,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念还未真正树立起来。

  三、会计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工作做得不深入。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指导借鉴意义的论文、资料也很少,还没有探索出适合国情、行业情况的、体现高职高专主体特色的办学思路。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一个层次,它的发展必须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路子,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让学生在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同时,会计业是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求专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这些都呼唤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有新的模式。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工作充分体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及加入WTO的需要。高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使得高职的培养模式越来越趋向于“订单式”。订单式直接面对岗位需求,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特殊用途,因此职业院校要大力发展订单式培养。由于地区不同,订单式人才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订单”培养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基础知识要求广博、技术技能科技含量较多、文化学科涉猎宽的“人才订单”,必然要有较长的学制来适应;反之则宜采用短学制。就会计这一专业的学制在某个时期长,某个时期短,一般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根据“订单”要求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于一般层次的会计人员层面的需求则应该根据对应的技术技能构成需要的文化及专业基础课层次降低,则该专业的学制趋向压缩,层次位移则向下;反之对于比较高级的会计管理人员则学制为长,层次位移向上。高等职业教育要向教育教学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学制的以短为主、长短并存,有利于实现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最终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2.深刻理解会计类专业人才教育的时代特征与行业特征。建立能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培养规格和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探索出具有中国高职高专教育鲜明特色、有别于学校型和工程型的会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根据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要贯彻“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加强会计行业和学科的前瞻性研究。做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应用相结合、会计改革与会计发展相结合、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加强实践课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以一种学制为主,多种学制并存的局面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必然。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所决定,高职教育在一定时期内会处在大专层次为主的阶段,培养对象也是高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并行为主,因此在学制上也会以二年制为主。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引导高职院校积极推进高职学制改革,无异是对的,也必然会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推动。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形成的历史原因,三年制还很难全部消除。特别是某些专业也需要较长的学制才能保证教育目标和教育质量的实现。订单式培养更使得学制长短成为一种市场化的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提。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多种学制并存的经验为我们在高职高专教育方面也提供了借鉴。实行双元制的德国,每一类职业学校都不是一种学制,同一专业的学制有2年、3年、3年半的。新西兰的高职高专教育学制也是1年、2年、3年、5年不等,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部分时间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是一样,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灵活的学制为他们的高职高专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促进了人才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须注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面向一线的兼用型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理想入手,以掌握方法论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线,以知识、概念和理论为基石,采用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分析式、情景式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设有关会计教学的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的企业环境,提高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案例教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特色决定了在教学环节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性的模拟情景和背景资料,组织案例分析与讨论并亲自进行全环节的模拟操作。从凭证的填制、审核、汇总、装订、登帐到填制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核算程序,然后,在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在学生模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的模拟资料为案例,将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他们自己操作的结果自己找问题,这比教师单纯地指出问题更能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在实践环节采用案例教学,这更能使学生得到实际训练,更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

  5.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使之经常深入实际,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