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2004-07-09 08:45 来源:李明辉

  [内容提要]公允价值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相关性要求提高、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一定项目的计算。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的靠拢,及信息现向计量观、交易基础向事项基础的转变。确认与披露对用户的决策的差异,要求不仅仅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信息,而且要在报表中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资产和负债。

  [关健词]相关性;可靠性;计量观;事项基础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而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这一定义的基础是假定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打算大幅度削减其经营规模,或以不利的条件从事交易。

  自8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正有与历史成本成为两大主要计量属性的趋势,甚至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极有可能在21世纪的上半叶成为主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逐步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最近几年来,FASB将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的计量和后续期间重新开始确认(fresh-staxt measurements)的计量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拟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加以探讨。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的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函数,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不可或缺,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是会计的中心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不确定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常常相互冲击。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亦然。也就是说,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常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不能使这二者都保持最大,而只能依据不同的环境,做出职业判断,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在保证信息整体有用性的前提下,可以牺牲一些相关性来换取更高的可靠性,或牺牲一些可靠性来增强一些相关性,这一切都取决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对权重。

  历史成本之所以能在长期的会计计量实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历史成本也具有可验证性。因此历史成本会计相对更可靠。但是,历史成本缺乏相关性。即使在资产的取得日,历史成本、市场价值和现值是相等的,市场价值和现值仍会随着时间以及市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特别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价值往往与其账面的历史成本相差悬殊,报表使用者无法依据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评价,了解企业现在可能承担的权利、义务,风险、收益,从而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如在历史成本基础下,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往往被严重高估。特别是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公司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破产,表明历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缺乏相关性。

  而公允价值计量则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公允价值信息,用户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做出评价企业以机会和风险及管理当局以管理业绩。但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却是其致命的弱点。因为在不存在公开活跃的市场上公允价值需要通过估计来获得,而无论估价技术多么先进,其可靠性都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会发生操纵行为。正是由于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低,而传统的财务会计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考虑,因此,会计人员愿意以较差的相关性换取较高的可靠性,所以历史成本是最主要的计量属性。

  但是,在不同环境下用户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当利率和资产价值稳定时,历史成本会计尚能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基本的相关性要求。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利率与资产价值稳定这一假定不再成立,用户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提高,可靠性退而居其次。如Wallman(1996)将相关当作压倒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认为只要相关,其他信息质量都可以不考虑。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及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1991年在《未来财务报告模式》中也指出,“在选择财务报告的计价基础时,我们将首先考虑相关性的问题,数据的可靠性固然重要,但不相关的数据对任何人也没有用处”。另一方面,现代财务和金融理论的发展,也为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创造了条件。何况即使是历史成本会计也有大量的估计和判断,所谓精确、可靠与否仅仅是相对而言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呼声日高。据AICPA下属Jenkings特别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有些会计师认为“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没有决策相关性,或者没有现行价值的相关性高”,他们进而建议“应当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来代替现行会计实务中采用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模式”。1990年9月10日,SEC主席Hichard.C.Breedn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元价值作为所有金融工具(而不论其是否可销售)的计量属性。FASB先后颁布了SAFS105、107、115、125、133、140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的会计准则。I-ASC也较多地采用了公元价值。

  由此可见,历史成本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的范例,而公允价值的兴起也体现了用户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的权衡中,由可靠性为主转变为相关性为主。

  由此联想到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笔者认为,相关与可靠的权衡和成本效益原则是判断公允价值在我国是否适用的两个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是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考虑,而不同环境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对权重是不一样的。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且流动性不强,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占较大比重(国有股减持工作刚刚开始),受托责任仍为我国目前会计的主要目标,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会计人员总体水平较低,投资者素质也较低,尤其是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才不过八、九年的时间,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也很短,注册会计师行业鱼龙混杂,无论是执业水平还是法律意识、职业道德都存在很大问题,不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较为完善的会计和证券监管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样的客观环境决定我国目前应以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考虑。因此,可靠性较强的历史成本仍应是我国的主要计量属性。不顾我国国情超前地大量运用公允价值,可能使部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随意调节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导致财务操纵行为。事实上,《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发布后,一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借助关联交易,打着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的旗号,弄虚作假,粉饰财务状况。因此,2001年新修订的准则基本取消公允价值。虽然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但却是我国目前国情下无奈而又明智的选择。

  从成本效益原则来看,采用公允价值的效益应大于其成本。西方金融市场发达,有着较为健全的交易和信息规则,交易活跃,因此能够取得公允市价,即使没有现成的市价,不必花费过多的成本即可完成公允价值的估计。我国目前知识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三种形态混合,金融工具使用并不普遍,因此公允价值的需求并不高;从公允价值的供给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很难取得有关公允市价,也限制了期权定价模型等估价模型的采用,如果采用评估价,由于目前中介机构不健全,很难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因此,我国公允价值的供给上存在困难。总之,在目前,大量采用公允价值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我国目前不宜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就世界范围来看,由于相关性与可靠性始终是制约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一对矛盾,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将长期并存,谁也不会一统天下。可行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项目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选择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

  二、信息观与计量观

  1968年Ball&Brown、Beaver等人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会对公司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产生反应,这种把有用性等同于信息含量的方法,称之为财务报告的信息观,它仅研究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而不考虑市场是怎样把信息转换到股价中去的。它从1968年起就在财务会计理论和研究中占统治地位。信息现假定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对股票定价也是有效的。信息观认为现行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满足了大多数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信息含量。

  80年代以后,由于证券市场噪音等现象的发现,人们认为证券市场并非开始认为的那样有效,一些会计学家转向了计量观。所谓计量观,是指会计人员已日益认识到有责任将现值,或者说公允价值,恰当地纳入财务报告中(Scott,1997)。Ohison(1990,1995)/Feltharn&Ohlson(1995)对于净盈余理论的研究直接导致了计量观的发展,他们设计的盈余模型中,企业权益的公允价值等于权益当期账面价值与未来非正常盈余的期望现值之和。从理论上说,按照奥尔森的净盈余理论,企业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变量计算得出。尽管净盈余理论可用于任何计量基础的会计核算,但该理论有关公司价值取决于基本会计变量的论证是与现值计量观相一致的。

  大量的研究表明,对计量方法的应用可以增强财务报告决策的有用性(Scott,1997)。Lev(1989)的研究表明,在短时间内,股票收益中仅有2%-5%的非正常收益是由会计盈余所引起的。这带来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是否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实证研究同时还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证券市场可能没有原先认为的那样有效,存在有效市场异常的情形,如延迟反应、市场对非盈余信息的反应等。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评价企业未来盈利的可能性时需要更多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当然,除非在理想环境下,不能期望净收益能解释证券的所有非常报酬。然而,净收益的市场份额仅占2-5%也似乎太少了。Lev将这归因于低劣的盈利报告质量,这导致了针对低质量盈利信息原因的研究。Chllfins,Kothari,Shanken&Sloan(1994)证实,低的盈利质量是因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盈利信息缺少及时性。这导致了一种提议的产生:当可靠性的减少所带来的损失没有超过增加及时性的效益时,将公允价值计量纳入财务报告也许能提高盈利信息的质量。因此,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由信息观向计量观的转变。

  三、交易基础与事项基础

  传统财务会计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可靠和可验证,往往只对交易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确认。凡不存在交易活动的,一般不予确认。一些已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而往往无法确认。因此,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以交易协为基础的,只确认己发生的交易,而不确认尚未履行的合约及其他事项。因此,现行实务通常叫做交易驱动型或历史成本型。在交易驱动型财务会计下,当期交易是实务的基础——初始及最终的确认和计量都是基于交易进行的,中间的变化一般都被忽略。资产的最初确认通常是一次交换行为的结果。当资产被确认时,是用其历史成本也即取得资产时的公允市价计量的,虽然在资产取得以后,其历史成本与公允市价通常不相同,但是在实务中常常忽略这个差额,所以资产在取得后的计量往往就是其历史成本或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其他金额。通常直到该项资产通过另外一次交换活动(即出售或清理)时,才能确认该项资产的利得或损失。

  现在,会计学家越来越认识到,只要能够相对可靠地确认价值及其变动,即使没有发生交易,也可以进行确认和计量,也就是将确认的基础由单纯的交易基础转变为事项基础。就公允价值而言,在传统的交易基础会计下,在初始确认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近似相等,而在初始确认后,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相对可靠地确定,就应当确认公允价值的变动,这就是所谓的后续确认和后续计量。因此,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从交易基础会计逐渐向事项基础会计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