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务会计工作,大到国家,小到集体,不管规模大小,资本实力强弱,都是关系其生存和发展的工作。企业财会人员则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会计监督是核心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能仅仅被动地进行会计核算,而要通过会计核算善于发现问题,运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流和价值流的内在运动规律,指导、规范和净化企业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运用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法规约束;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产权运动)进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产权效益。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会计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它区别于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实行会计监督目的是通过会计资料检查遵守纪律情况,评价经营活动成果,对违反国家财务制度的收支事项及时纠正。会计在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单、证、账、表及其运转过程中的验收、计量、审核、
账务处理等,不仅仅是反映过程,同时也是控制过程。会计人员做到事中控制,能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提出调整意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即是发挥了监督职能。
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新《会计法》进一步强化了会计监督,加大了对虚假会计资料的打击力度。会计人员是原始
凭证的直接受理者,任何一条会计信息都由会计人员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记账,直至编制财务报告。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会计人员必须发挥监督职能,监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拒绝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要做到求真、务实、公正、严明,像赛场上的裁判员,心明眼亮,办事公正,执法严明,对违反财经法规的人和事 “红牌”罚下,不给违法乱纪行为以可乘之机。
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日常活动,80%直接与经营有关,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不能只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事后监督,而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首先,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行科学测算和可行性分析,当好领导助手,降低决策风险;其次,要监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制定出相应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指标,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最后,还要分析、总结计划的执行情况,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总之,加强会计监督,既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按照计划和有关政策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又是帮助企业经营者始终把握正确的经营方向的必要措施。
提高会计素质是基础我国会计的直接规范体包括3个层次: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目前中国已经陆续颁布了17个会计准则。中国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行业接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经济各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对我们从事的会计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期的财会人员,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企业经营中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要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
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广大财会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清醒的头脑、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和分析的能力。能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处理所遇问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一致。要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把握好理解好各项法规、制度的尺度并融会贯通在实际工作中,从而避免因工作失误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不良损失。
要锐意创新,不要因循守旧。随着时代的演进,会计已从核算型过渡到了管理型。财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人员应重视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优化财务管理,将过去凭经验决策转变为凭科学、凭信息决策。会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获取的全方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进行财务决策以促进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而,进一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要胸怀大局,求真务实,不要以假乱真。《会计法》的出台,主要目的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干扰社会主义正常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等严重问题。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法》的执法主体,以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为重。一方面要敬业爱岗、精打细算、管好家、理好财、当好领导的经济参谋。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伪造不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不能为本单位的小利损害国家的利益。会计人员应以身作责,严明法纪、与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
要大胆碰硬,力戒好人主义。敢于碰硬,就是要敢于向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挑战,敢于监督行政领导的经营行为,不怕打击报复,在人情与原则面前,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新《会计法》维护了会计人员合法的监督权利,会计人员更要理直气壮地发挥监督职能。
要不断学习进取,力戒满足现状。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使自己成为不但有娴熟的会计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跨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