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现行体制的弊端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首先,从经济体制来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一些人会对改革设置障碍,从而使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及其他类型的企业制度难以在短期内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缺乏所有者即国家对其行为的有效监督、约束,厂长(经理)作为法人代表的权力超越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厂长(经理)作为经营者身份的权力,可以任意处置资产和控制人事任免。在这种体制下,一部分会计人员对法人代表惟命是从,任意改动账薄报表,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从会计管理体制上看,一是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目前会计主管通常由厂长(经理)任免,其财务处理的独立性、客观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一些企业选用财务人员尤为“慎重”,往往以关系用人,论亲疏定岗位,有的甚至安插自己的三亲六戚作“内当家”,使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很难发挥会计人员应有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管理体制使会计职责受束缚,致使一些企业形成一人说了算的局面,法人代表“一言堂”日盛,部属稍有不满,会遭到打击、报复。同时,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松驰,会计人员之间缺乏严格的制衡机制,为一部分会计人员作假账提供了方便之门。二是企业外部管理体制,现阶段我国对企业的财务监督部门多,但执法主体不明,力度不够,惩治偏轻,以致部分会计人员出于现状和自身利益考虑,最终做出选择:在会计处理上服从厂长(经理)指令,作“昧心账”。另外,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法定审计业务走过场现象普遍,使外部审计的社会监督作用大大削弱。少数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为争取客户,无视职业道德标准,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行政领导、经营者的功利主义和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水准不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容忽视的原因。其主要表现如下:
1、行政领导干预企业,逼着造假。有些地方党政领导为突出政绩,给企业分指标,压任务。年初定目标,年底保目标,逼着企业作假,用虚假政绩去争名夺利,结果领导升官,职工遭殃,国家受损。
2、某些企业经营者为取悦上级,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常常指使会计人员违反法规,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修正,以获得贷款,逃避税收,截留收入,化公为私。
3、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方面。
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职能,在股份制企业制度下,厂长(经理)由董事会任免,对董事会负责。厂长(经理)作为经营者,是受托人,只拥有经营权,经营者的权利不能超越所有者的权利,并且对其活动负充分的会计之责。
(二)改进会计管理体制。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便是如何改变会计人员的工作受制于经营者,真正落实会计人员的监督权,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有如下设想:
1、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即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直接由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会计人员由国家委派,统一管理,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代表国家监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具有单一身份。这一管理模式在上海浦东新区实施后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其具体作法就是设立具有法人性质的会计服务所,隶属政府直接领导,服务所人员实行招聘,经过考核择优录用,被录用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由服务所统一管理。企事业单位需要会计人员,一律向服务所申请,由服务所派出会计人员,提供有偿服务。
笔者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有效的摆脱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变过去的会计人员属单位所有为属全社会所有,从而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起来,会计人员能够排除干扰,依法办事,正确行使会计职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会计委派制的实行中,为防止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脱节,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理财部门,受命于企业内部,专司理财职能,利用会计人员反映的信息和根据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信息,为企业理财,在做到即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同时,又不妨碍企业搞活。
2、财务总监制
财务总监制是由一具有特定人员执行的,为保护所有者利益,通过直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组织,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的外部会计监督系统。财务总监制的基本特征是:①财务总监由所有者委派,代表所有者监督经营者行为,其报酬大小由所有者根据其监督是否尽职及效果而定。②财务总监的选拔非常严格,通常招聘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的人担任,并采取定期考核和轮岗制度,③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能是财务监督,并参与财务计划的制定,对重大经济决策和财务收支,须与厂长(经理)联签批准。近年来,深圳上海等地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继对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实行了财务总监制度,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财务总监制度完善了会计管理体制,使会计的双重监督职能得以真正落实。原有会计体制只落实了一种监督职能,即受厂长(经理)委托监督其他部门经理及职员的行为,却削弱甚至放弃了会计对厂长(经理)的监督权。财务总监制中的“联签制”形成了财务总监与厂长(经理)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共担责任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抑制了任何一方权力的过分膨胀。富监督于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之中,具有及时性、经常性、有效性、自觉性的特点。财务总监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举措。
3、会计人员申诉制度和会计主管任免审批制度
财政部门在会计管理上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可考虑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申诉制度和会计主管任免审批制度,并以法令形式颁布。会计人员因抵制违反《会计法》和《
企业会计准则》的行为而被解雇,或受降职、撤职等处分的,可向财政部门申诉,财政部门调查核实后,下达会计争议裁决书,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企业任免会计主管须向财政部门提交任免意见书,说明原因。会计主管如有不同意见,同样可以申诉。不服会计争议裁决的,可以向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诉。
除上述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度等以外,还有一些暂时性的举措,如稽察特派员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改进会计管理体制,实际上就是使企业的会计或会计主管由董事会(所有者)任免,对董事会(所有者)负责,而不是由厂长(经理)任免。
(三)严格执法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处罚措施的震慑作用,从法律上对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形成约束。一旦发现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做到打假不手软,包括对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进行处罚。同时,对那些来自行政方面干预的压力所致的作假,要层层追究有关领导人责任,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使作假者和指使作假者无处藏身。
(四)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不断强化社会会计监督。注册会计师被誉为“经济警察”,但目前却奈何不了违法者,更有甚者与违法者同流合污,出具虚假报告或作伪证。长此以往,注册会计师审计就会失去信誉,形同虚设。因此,一方面必须严格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观念,清除一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对出具虚假报告或作伪证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另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地位,强调其独立性。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要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每个企业会计人员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体的职责,坚持原则,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忠于职守,秉公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