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技术、电信和运输领域的进步,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一体化进行加快。这对传统的国际
会计领域涉及的国际业务,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使国际理念和实践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会计理念的变化
国际会计分为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化国际会计、经营性国际会计和政治化国际会计等。其所分支皆以同一个假设,即各国会计的国别差异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这样,所有的研究与分析都以各个国家为个体,采用个别研究、比较研究等分析方法,或以某项国际间特殊业务为对象,以所针对业务的特质为依据,予以分析计算。因此,以空间为界限的“国”的概念在国际会计领域早已根深蒂固,由此而导致的国际业务的计价、记录、报告问题及相应的税收问题显各顺其自然。同时,国际会计产生的背景——工业化社会是物质社会,交易的过程往往以实物和货币流是交易双方主要控制的目标,由此又产生物的运输、货币的折算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可以说,传统的国际会计理念的基础是物质社会条件下会计的国别差异。
然而,当我们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领域突兀而出成为主导产业,国际宏观和微观经济行为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际业务的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变。虚拟国家、虚拟公司的出现使国与国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出现使交易的方式发生变化,交易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国际业务的方法不得不随着知识经济特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而也要求必须有符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国际会计理念为指导。
通过具体分析,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各国经济利益的共同要求,国际间各种壁垒有逐渐拆除的趋势。各种经济政策,包括会计准则有同一化趋势,会计政策和人为的国别差异逐渐消除,公司的国际业务重点也向如何着重控制成本、提高利润方面转移。但应注意的是,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人的行为方式也必须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加以不断演化。因此,国际会计研究的内容,应以各国文化差异对会计的影响为重点。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无形化,更由于知识已成为社会的主要资源,并已成为商品,使交易对象也趋于无形化。这一切导致交易成本、运输及外币折算等一系列问题必须采用新的方法予以体现。因此,可以说,新的国际会计理念基础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依赖的人文环境背景差异和新技术的融入。
二、知识经济对国际业务相关会计问题的影响
1、外币折算
对于涉及外币业务的公司,尤其是必须编制合并
财务报表把国内和国外的经营成果综合在一起的多国公司来讲,外币折算会计无疑是它所面临的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由于折算时使用的汇率很少固定不变,其折算汇率间的差别以及会计处理上的差别,会导致公司的经营成果与财务成果大不相同。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广度、深度大幅度增加,解决这一国际会计难题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工业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改变,以领土概念为标志的国别界限未被消除,交易的内容与方式没有大的突破,所以外币折算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仍长期存在。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鉴于各国利益的共同需要,货币有同一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交易手段的变化,使货币呈现无形化、虚拟化的趋势。这样,外币折算问题由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望得到解决。
首先,同一货币的出现使外币折算问题消失。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承受全球竞争的压力,发达国家开始放弃政治和领土扩张的野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达国家正在尝试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货币的同一化。欧共体国家的战略联盟和欧元的诞生就是一个例证。这种同一化货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由于使用同一种货币,外币的折算问题从客观上消失了,经济业务的记录,财务
报表的合并变得异常方便,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折算造成折一系列会计问题,使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增强。可以预见,全球经济一体化、货币同一化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外币折算问题也就从客观上消失了。
其次,网络经济的出现,使交易依赖于电子设备及电子货币。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购销通过网络进行,实际的、可见的货币使用率将大幅度下降。货币只是一种价值的标志在网络中传递,呈现出虚拟化、无形化的特征。既然货币已成为一种概念性的东西,也就无必要区分美元、日元……,只要能作为一种衡量价值也就足矣。因此,笔者认为,极有可能以电子货币的形式成为统一的衡量尺度,使外币折算成为历史。
最后,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一些以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的重置价值和可变现净值变得容易获得。财务报表可直接反映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以现时价值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合并,可以采取统一的单一汇率折算。籍此,可以避免汇兑损益的出现,使财务报表折算和合并简单化。
2、国际劳务的有关会计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主要的资源,在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和国与国之间流动,具有商品的特征。知识按一般标准区分,可分为已编码的知识和未编码的知识。已编码的知识已作为现成的一种经验记录下来,人们可从书本中获得,如人们所说的常识性知识。另外一种知识,依附于人的大脑,并由个人拥有产权,即未编码的知识。此种知识不易被模仿,只有其所有者亲身传授,才能实现知识的传播。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国际间传递成为必然,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国际劳务的提供也愈加频繁。
一方面,国际间设备的买卖往往伴随着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相关国际劳务的提供。如买卖时考虑到这种服务,则服务的费用一般包含于设备价款之中予以资产化。而如果当时未考虑到该种劳务的提供,那么后续的劳务提供要求则不可避免。按传统的做法,此项费用应作为当期费用从利润中扣除。而知识经济时代,此种劳务提供很可能是未编码知识的转移,所需支付的费用相对较高,而此种知识的获得是与设备的使用直接相关的,按重要性与配比原则,此项费用应作为设备价值的一部分给予以资产化。至于如何资产化,资产化的标准是什么,等等,仍需加以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虚拟公司的出现,全球化生产已产生。并且由于电子手段的使用,使相应的劳务提供具有难以控制的特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电子公司的全球化生产。
3、国际业务相关的各国会计协调问题
所谓各国会计协调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意味着各国会计准则向着趋同化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社会经济背景的不同,导致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的不同,对国际性业务产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多国公司,它们根据各国会计准则所作的经营决策的结果可能相差很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要适应时代需要,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必须排除人为造成的经济运行中的不畅因素,会计准则的不同造成的经营决策差异就是一种可能排除的内耗。只有准则的同一化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下频繁的国际交住的需要。因此,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必须的趋势。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国政府、民间会计组织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同努力,综合考虑各国的共同需要及协同发展,制定最符合共同利益和时代特征的国际会计准则。
总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别界限日益淡薄,互惠的协调发展是各国共同利益之所在。这就要求国际会计适应时代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