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经济学认为,由于经济资源稀缺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由指导和约束人们经济决策与行动的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的行为规则来解决,这种对产权进行初始界定的行为规则即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企业主制、合伙制、
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以及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虽然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而言,会出现几种产权制度同时并存、但以某一种产权制度为主的情形,这并不妨碍上述划分。
正如Coase所认为的,“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R.HCoase,1990)。事实上,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直接决定着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及其趋势。分析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对正确认识现代会计的发展规律、把握会计的发展趋势、发挥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主制与会计
企业主制是一种盛行于商品经济萌芽(封建社会后期)和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单一的企业产权结构。简单的产权结构安排总是与简单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相对应。在企业主制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时代,会计只有简单的核算和反映功能,其目标在于向业主提供所需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向业主提供有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信息,帮助业主加强经营管理,一种能够反映资金来龙去脉的复式记账法得以产生。然而,当时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确立,会计的一个特征是报告业主的所有私人事务和营业事务。当时的财产清单“包括现金、贵重物品、衣服、家用物品以及业主拥有的其它财产”(参见E.S.Hendriksen 《会计理论》中文版1987)。由于业主可随时结束企业,会计持续性概念并不存在,并且由于企业由业主亲自经营,所以没有定期计算和报告利润的需要,只要在企业终结时一次性计算整个存续期间的经营利润即可。当时的会计还由于缺乏单一而稳定的货币单位,没有共同计量标准,而使复式记账法应用起来十分麻烦。在企业主制单一产权结构下,会计体现产权关系及保护产权主体利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也不明显,有时为了节省会计核算费用,会计只需向业主作简单反映即可,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二、合伙制与会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单靠一个业主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由企业主制向合伙制产权结构的过渡。所谓“合伙制”,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企业。“由于合伙制需要在两个以上合伙人之间就共同履行监督职能并分享剩余等方面达成协议,所以会面临合同上的一定困难”(张军,1994)。并且,由于是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行使监督权,只要每个合伙人的努力不易被视察,或者监督合伙人的行为要付出较大代价,此时在合伙人之间就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Alchian,1950和Demsetz,1972)。由于自己的监督努力会给其他合伙人带来好处,所以合伙人会萌生“偷懒”动机和出现“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则合伙制产权结构势必瓦解或作出调整。在仅有少数几个合伙人的情况下,各合伙人对努力监督和偷懒的选择是一个重复博奔过程,其纳什均衡结果将是各合伙人都选择努力监督。而随着合伙人数量的增加,“偷懒”动机将会得到加强,从而使努力监督的纳什均衡结果难以达成,这就是合伙制企业不愿随便扩大合伙人规模的原因。在该产权结构下,会计体现各产权主体关系,保护和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并进而减少交易费用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合伙制产权结构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各合伙人的经济实体,明确区分企业经济业务与合伙人家庭的经济活动和私人收支,从而“会计主体”概念得以确立,同时,随着合伙制的发展,短期的合伙已日渐减少,更多的企业都是以长期持续经营为目的,从而要求会计在每年年终而不是每次短期合伙终了来结算损益。因此“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得以初步确立。并且,由于统一货币单位的出现,“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实务所接受,因而大大推动了复式记账法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一种体现业主(合伙人)产权意志、保护业主产权利益的“业主权益会计理论”得以确立。此时的合伙制会计亦十分重视利润在合伙人之间分配的核算,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减少合伙人之间的交易费用。这个阶段会计的作用初步得到了发挥,会计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但是,此时会计信息只是一种“私人产品”,会计信息产权属于业主,会计信息的供给仍然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标准和可靠性。
三、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与会计
由于合伙制企业内各合伙人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且经营责任连带,没有单一的合同代理人,几个合伙人都能彼此代表他方签约。而一切责任(包括债务)要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承担,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责任,这就使得合伙制企业可能存在严重的合同纠纷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引起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有限责任公司这种产权结构创新使企业以脱离业主的法律形式而存在,公司作为独立的法律和经济主体,可以诉讼和被诉讼,从而解决了合伙制企业的合同纠纷问题。而且,业主(所有者)仅按其投入资本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就减小了投资于企业的风险,从而使人们愿意为企业提供资本,并且由于企业仅以其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企业经营者也愿意向外举债,这些原因也导致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限责任公司对合伙制企业的继承就是对自由转让股权的限制,这种限制使得公司所有者数目仍然有限,因而这样的公司可能仍是一种家族式企业,经理从所有者(家族成员)中挑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监督权和经营决策权并未真正分离,经理目标和企业所有者目标一致,经理人员和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达到了经济利益上的“激励相容性”,这就使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富有效率。这种新的企业产权结构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首先,已经存在于合伙制企业的“持续经营”概念进一步得到明确,“会计主体”概念也得到加强。并且,由于所有者对公司债务只负有限责任,使债权人失去了对业主私人资产的要求权,从而债权人要求得到其对公司资产要求权的保护。由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是对公司债务偿还的最有力支持,所以对债权人资产要求权的保护便通过不得以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名义来返还投入资本,保证所有者投入资本完整性的规定来加以明确,这就导致了收益确定上的“资本保全观”的形成,也就有了在
资产负债表上区分投入资本和经营收益的需要。并且,也产生了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在确定收益过程中计提适当折旧准备的必要,这又促进了折旧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由于在这样的企业产权结构下经理同时又是企业的业主,拥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大量信息,并且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这就使债权人产生了对企业会计报告的迫切需求。为了缓解业主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减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契约成本(交易费用),会计除了向业主提供信息外,还要定期向债权人提供会计报告,这导致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的形成,William.A.Paton教授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对“企业实体理论”作为精辟概括,他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法人概念”。并且“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主体应该向其业主进行会计报告,就像受托者报告受托管理资产责任一样。同时,由于债权人处于与权益所有者相同的地位,所以,企业也应一视同仁地向他们提交财务报表”(William.A.Paton,中文版1989)。从而,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实体理论”要求会计能体现业主和债权人各产权主体的关系,充分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以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总额。在这样一种产权结构下,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俱乐部产品”(club-goods),其产权属于由业主和债权人所组成的俱乐部的每一个成员。但会计信息供给仍旧缺乏统一标准,企业会计实务仍具有一定随意性。
四、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与会计
由于股权转让受到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者数目有限,导致公司规模的扩大也受到了限制,并且由于其采取家族式管理,从而排挤了那些在管理企业方面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士,阻碍了专业经理阶层的形成,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最终导致了这种产权结构向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变迁。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的股票持有者手中,并且可通过买卖股票的方式实现自由地转让与流动,因而这种产权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集体产权结构”。分散的剩余索取权通过民主程序,由股东代表大会来履行和保障。股东代表大会选举出董事会来代表全体股东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董事会任命支薪经理来行使对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监督权和日常经营决策权。可见,这是一种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相互分离的复杂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最终解除了对企业规模的限制,有利于由成千上万人协作生产的大规模企业的出现。并且,由于启用专业的支薪经理阶层,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使对大规模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有效监督和协调成为可能。然而,该产权结构也存在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抑制经理阶层的“偷懒”动机和阻止其“为所欲为”的行为。由于剩余索取权的日益分散导致了对经理阶层监督的弱化,从而为经理们的“偷懒”和追逐个人目标大开方便之门,出现了由于经理目标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所导致的“X—非效率”现象(张军,199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出一套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的机制就变得格外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完善的经理市场上的竞争以及有效证券市场上并购行为对经理阶层替换的威胁外,还采取让经理人员拥有企业部分剩余索取权(即经理人员持有部分企业股份)及给予经理人员企业股票购买选择权(即可在未来一定时点以一定价格买人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利)等制度来促使经理阶层努力达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以克服“X一非效率”现象所带来的困难。随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产权结构下,企业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相互分离,所有者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成为企业的“外部人”,从而所有者与经理阶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局面。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所有者投入资金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为了减少与投资者达成协议的契约费用,降低资金成本,企业具有向所有者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会计信息的内在动机。同时,由于经理阶层的努力程度无法直接观察和计量,为了解决经理阶层的偷懒和道德风险问题,基于经营成果的激励合同就成为最佳选择。而经理阶层只有定期向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成果,激励合同才可以顺利履行,从而经理阶层具有自发向投资者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同时,由于企业剩余索取权极其分散,并处于高度流动状态,使得绝大多数股票持有者丧失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动机。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投资者所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用脚表决”,卖掉所持有的股票,收回投资。所以,投资者具有对能支持自己决策的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这就导致了会计的目标从向管理当局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转变到向投资者(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但是如果没有会计准则的外在约束,经理阶层的信息披露仅仅是为了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他们只会提供信息披露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信息量。这里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指个别企业的私人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性质,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收益会大于私人边际收益(主要是由于真实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能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外部经济性所致),从而使社会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信息披露量大于私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信息量。许多信息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应该披露,然而经理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只会选择少量披露甚至不披露,从而损害了社会利益。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经理阶层“偷懒”动机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即经理阶层会操纵会计信息生成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从而自发披露的会计信息在“质”上也不符合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可见,对信息提供者的信息决策权不加限制的结果必然会损害信息需求者的信息使用权和收益权。因此,在这一企业产权结构下,一方面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社会公众,一旦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将导致严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是否提供、如何提供、何时提供以及提供多少等的决策权属于经理阶层,二者的矛盾使明确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确立会计信息供给的统一标准成为必要,这就导致了会计制度(包括法律、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出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界定就主要是对信息决策权即对信息供给者的权利提出限制,要求其只能在某一给定范围内选择会计程序和信息披露时间、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包括哪些内容、会计信息披露要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所披露信息要达到怎样的质量特征等。
由于股东进行投资决策所重视的是年度经营收益信息,从而使会计报告的重点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收益表。作为价值陈报的资产负债表在重要性上降低了,仅被视为两张收益表的中间环节。收益表的重要性和收益概念的统一得到了强调。同时,还要求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以使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并利用财务报表附注来充分揭示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并且会计报告的客观性、一贯性和稳健性也得到强调,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后来,实证会计研究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与股票价格同投资者决策更为相关,这就导致了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向
现金流量表的过渡(Watts and Zimrnerman,1986)。可见,在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一种侧重于保护股东特别是普通股股东产权利益的“剩余权益会计理论”得到确立,并随股份有限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取代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居于主流地位。该理论认为与普通股相关的财务信息才是企业会计关注的核心,企业会计报告要朝着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决策信息需要的方向改进。另外,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还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增加,从而使控股公司得到发展,这又促使合并财务报表在会计实务上的应用以及合并报表理论的发展。正如E.S.Hendriksen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所指出:“合并财务报表的采用,被誉为会计向适应投资者需要方向前进的一个确切明显的步骤。”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将更趋多元化,投资渠道更趋多样化,并将出现更为广泛的产权国际流动,因而未来企业产权结构将更趋复杂,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税务机关、其它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产权主体都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更高要求,会计将越发显得重要。许多学者已经指出,现代会计应能公平体现各产权主体关系,保护与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一视同仁地向各产权主体提供会计信息。以体现企业对全社会所负的责任。通过分析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将朝着公平体现各产权主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而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