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与选择(一)

2003-05-01 10:24 来源:来自:《商业会计》

  会计政策作为企业财务披露所选定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其选择、实行和调整势必关系到企业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进而关系到培育中的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加强财会人员的会计政策职业判断能力,合理地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以我国会计法规,尤其是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企业会计制度》为指导,从现代会计理论出发,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实践,分析论证企业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问题。

  一、流动资产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与选择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上述流动资产中涉及较多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的主要集中于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及存贷项目,这三项流动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原行业会计制度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增加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政策选择的空间。

    (一)短期投资会计政策的制定与选择

    短期投资计价属于资产计价范畴。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是会计计量的两个部分,确定各项资产的计价政策要以对计量对象进行科学界定为前提。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经济利益可以理解为“直接或间接形成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流向企业的潜能”。以往资产计价模式的出发点,大都是将计量时点放在现在、甚至过去,没有体现资产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这一重要特征。为了充分体现资产“未来经济利益”这一主要特征,《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计价问题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会计政策的选择均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该项资产平时收、发、存的计价;另一个部分是该项资产期末计价。新旧会计制度在短期投资计价问题上存在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
│    项目    │       旧制度       │           新制度             │
├──────┼──────────┼───────────────┤
│短期投资渠道│短期投资获取途径限于│短期投资获取途径既包括以支付现│
│            │以支付现金取得投资,│金取得各种股票、债券、基金投  │
│            │不包括放弃其他非现金│资,也包括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投│
│            │资产取得投资。      │资。                          │
├──────┼──────────┼───────────────┤
│计价对象界定│是以短期投资存在形  │是以取得短期投资渠道的不同,确│
│            │式,作为短期投资的计│定各种途径取得短期投资的成本:│
│            │价分析对象:        │1.以现金购入短期投资;        │
│            │1.短期股票投资计价;│2.投资人投入的短期投资;      │
│            │2.短期债券投资计价;│3.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
│            │3.其他短期投资计价。│务取得短期投资;              │
│            │                    │4.以非货币交易换入的短期投资。│
├──────┼──────────┼───────────────┤             │股利和利息  │将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将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股利和│
│收益        │得的股利和利息收入确│利息收入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
│            │认为投资收益。      │                              │
├──────┼──────────┼───────────────┤
│期末计价    │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并在会计│
│            │                    │报表附注中披露市价。          │
└──────┴──────────┴───────────────┘

    1.短期投资取得的成本计价政策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拓宽了企业取得短期投资的渠道,因此,在确认短期投资取得成本时,应根据投资渠道的不同,分析取得短期投资支付成本的构成。

    (1)以现金取得短期投资的计价政策

    以现金购入短期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用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不包括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全胜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而作为一笔债权,单独核算。其理由如下:一是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实际上是一笔债权,而不是投资;二是如果投资成本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则混淆了投资成本与债权的界限,不符合投资成本的定义;三是与现行会计准则不一致,导致会计核算的多变。

    《企业会计制度》将取得短期投资时支付的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的组成部分,主要理由如下一是相关费用作为投资取得时必不可少的支出,应将其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二是短期投资交易频繁,相关费用资本化可以比较准确地计量短期投资的损益三是与现行投资准则一致。

    (2)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短期投资的计价政策

    投资人通过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短期投资,在成本确认问题上,重要的是如何在保证公正、公允、真实、可靠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可验证性的计量标准——公允价值。按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成本和负债,可以真实地反映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同时,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体现于交易双方均为维护自身利益所确定的价值。另外,公允价值的公允性还体现了交易双方的自愿性,即交易双方自愿接受的价值。针对特殊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一个具体体现。

    (3)以放弃债权取得短期投资的计价政策

    放弃债权取得短期投资的计价,应区分不同情况确定短期投资成本:

    ①不涉及补价情况下,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短期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短期投资。

    a.短期投资不包含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这种情况取得短期投资,其成本只包括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所支付的相关税费。

    b.短期投资包含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此时,短期投资成本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短期投资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②涉及补价情况下,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短期投资,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短期投资。

    a.投资方支付补价情况下,短期投资包含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短期投资成本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短期投资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全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加上投资方支付的补价。

    b.投资方收取补价情况下,短期投资包含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短期投资成本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短期投资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减去投资方支付的补价。

    (4)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短期投资的计价政策

    ①不涉及补价。考虑到用非货币性资产的换出取得短期投资,换出的实物资产账面价值可以可靠获得,有准确的计量依据,使短期投资计价具有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在不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资产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此,《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换入短期投资的计价原则。

    ②涉及补价。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补价,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短期投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补价,作为短期投资入账价值。

    (5)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股利、利息等收益的处理

    原行业会计制度将短期投资持有期内投资人获得股利、利息或利润全部作为投资收益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而《企业会计制度》对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得收益的归属进行了调整,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收益,不确认为投资收益,而是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待出售短期投资时,将出售投资所获得的价款减去投资账面价值,二者之差作为投资损失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2.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政策

    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应体现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本质特征的要求,从预期给企业带来未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角度进行计量、判断。

    (1)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政策的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报表编报日短期投资市场价值与企业账面记录数字存在较大差异。期末短期投资项目按什么标准反映,才能使资产负债表信息真实可靠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这就是短期投资期未计价所要讨论的问题。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内期未计价方法一般有三种:

    一是成本。即投资成本入账后直至出售变现前均不调整短期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按成本计价在投资持有期间内不确认由于短期投资进行估价而产生的未实现损益,直到短期投资出售时,才确认损益。

    二是市价。即在每一个会计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短期投资期末账面价值按市价进行调整,并据此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方法。

    三是成本与市价就低。即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

    (2)短期投资跌价损失确认的标准与会计处理。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损失,或市价高于成本的收益,从实现角度看,均是未实现的损益。对于这部分末实现的损益,《企业会计制度》本着谨慎性原则,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损失费用给以充分披露,但未实现的收益不应提前确认和披露。对于短期投资未实现的损失,会计处理上有两种方法:一是计入当期损益;二是作为股东权益的减项。由于短期投资通常是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因此,期末对市价与成本的差额所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投资损益”,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当市价回升,按回升金额冲减前期确认的短期投资跌价损失,但市价回升幅度较大超过上期确认的损失,冲减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到零为止,冲减时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贷记“投资收益”。

    3.短期投资期末计价会计政策的评价

┌─────┬─────────────┬───────────────┐
│ 计价方法 │         优  点           │           缺  点             │
├─────┼─────────────┼───────────────┤
│成本法    │按成本法计价较为客观,实务│(1)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往往不能 │
│          │操作简便,也可以避免由于短│代表短期投资的变现价值,在某种│
│          │期投资期末计价产生的对外投│程度上歪曲了企业财务状况;    │
│          │资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问  │(2)在市场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相 │
│          │题,在市价波动不大或短期投│同的资产往往由于取得的时间不同│
│          │资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小时,│而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使资产负债│
│          │采用成本法不会对企业财务状│表的汇总合计失去可比的基础,难│
│          │况和经营成果的披露带来重大│于解释其正确含义;            │
│          │影响。                    │(3)在短期投资市场变动的情况下,│
│          │                          │容易出现虚增或虚减资产的现象。│
├─────┼─────────────┼───────────────┤
│市价法    │在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并且短期│(1)市价处于经常变动中,市价法 │
│          │投资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时,│不能绝对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          │采用市价法能公正地反映企业│(2)将未实现的收益记入账簿,不 │
│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报│符合稳健性原则,而且将虚增当期│
│          │表的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  │利润,多交所得税;            │
│          │息。                      │(3)将本实际发生的投资损失记入 │
│          │                          │账簿,也将虚减企业利润;      │
│          │                          │(4)用市价计量短期投资,动摇了 │
│          │                          │历史成本这一传统会计计量基础,│
│          │                          │其真实性不便于检验。          │
├─────┼─────────────┼───────────────┤
│成本与市价│(1)符合谨慎性原则;       │(1)会计理论上不一致,表现为确 │
│  孰低法  │(2)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短期 │认损失与确认收益不一致;      │
│          │投资以扣除跌价准备后的账面│(2)方法相对繁琐,不便于操作。 │
│          │价值反映,不会高估资产,可│                              │
│          │使资产计量较为客观、明确。│                              │
└─────┴─────────────┴───────────────┘
(待续)  (作者:吴得林 中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