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

2004-01-30 09:04 来源:

  证券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信息的集散地。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必须通过一整套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信息评价、信息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更准确地说,证券市场能否有效运转,是以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熟程度为基础的。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会通过信息披露的途径在市场上广为传播,被市场参与者选择接受,进而影响其行为决策。无论从企业上市之初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还是中期与年底的定时报告,都构成了证券市场的重要信息来源。芝加哥大学教授Eugene Fama建立的“有效市场假说”,证实了会计信息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为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建立了基础。叫近期证券市场的虚假信息披露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会计界的巨大反响和深思,也使得信息披露的规范成为刻不容缓的严峻课题。本文试从信息披露失真的本质入手,分析其原因、特点和治理对策。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报表包含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审计相关报告信息、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文件。

  一、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应具备的特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所在。如果进一步具体分析,真实性包含以下特性:

  1.有用性。披露的信息在决策上有用,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使用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决策盲目性与风险。国际会计准则中提出: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于很大一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是有用的。为上述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告可以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共同需要。

  2.相关性。信息披露不能一厢情愿地主观决定,而应当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规范信息披露的形式、数量和质量,也就是与信息使用者的目的和要求息息相关。为了使信息有用,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3.可靠性。披露信息必须可靠,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要使信息可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必须在重要性和成本的许可范围内做到完整。遗漏能造成信息虚假或令人误解,从而使信息不可靠并且在相关性上留有缺陷。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

  4.中立性。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持中立性。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和结果不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否则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果为了达到预定的成果或结果,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列报,使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或判断,那么财务信息就不是中立的了。目前许多企业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都与企业过于偏重当前利益、不能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要深刻理解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就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等于绝对精确性。从哲学观念来看,绝对的精确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承认相对的精确。导致会计信息的相对精确的因素很多。比如,越来越多的经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提高,使信息披露规则的制定无法跟上这种发展;会计方法上的局限性,决定了许多会计信息处理只能追求一定意义上的准确,例如折旧年限和残值的估计;会计原则的要求使信息披露具备了模糊性,重要性原则要求忽略价值不大的信息,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不能披露未来收益,“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信息披露方式简单化,“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使企业放弃了为使信息披露更精确而进行的努力。比比皆是的相对的精确就意味着模糊性的普遍存在,意味着真实性只能被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之内。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失真

  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市场上由于买方和卖方之间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的信息,同样存在着一个会计信息市场,存在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相互制约的。由于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复杂的目的与动机,常常出现供给与需求不一致、不对称的情况。“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物质性,便所有市场参与者面临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风险,而会计信息供求关系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便会计信息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

  会计信息不对称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企业由于选择了特定的会计方法而造成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偏向于某一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有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在股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性引起股票交易成本上升,投资回报的期望值上升,股票市价下跌,流动性下降。相当一部分会计学者通过对股票市场的实际观察得出结论,当企业的会计信息在股票市场上呈不对称分布时,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所采用的信息披露的方法。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所需信息,另一部分人却与此相反,从而引起投资成本上升,股票在市场上流动性下降。戴蒙(Diamond)与费勒尔(Verrechia)曾于1991年对企业信息如何披露才能达到预期的股票流动性作了较为准确的计量。他们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达到一定的情况下,假定投资者对股票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则信息不对称会对预期的股票流动性产生影响,从而直接作用于股票的市场价值。显然,股票的流动性越大,越要求信息揭示更加充分,投资风险越小。他们指出,要想保持企业的股票市价不断增长的趋势,就必须寻求一种可靠的信息披露方式来降低可能出现的信息分析的不对称。,

  第二种信息不对称是企业管理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人员利用这种不对称的地位,拥有大量的私人信息,对报表进行粉饰和美化,不断地进行收益和盈余调节,向市场传递不正确的信息。常见的方式有,在效益好的年份,对利润和资产进行隐藏,多计提各种准备,在效益不好的年份,释放各种秘密准备,弥补当年不理想的财务状况;或者利用掌握的内幕信息,掌握企业重大变更消息,为个人牟利。这种不对称便企业财富不公正地为少数内幕交易着拥有,会扰乱企业的真实股价表现,增加投资风险,打击投资者信心,长期来看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

  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削弱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管理者要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信息披露应当面向证券市场所有参与者,而不仅仅面向某些个人或集团。参与者接受信息的质与量不能有差别,信息供给者与需求者在会计信息市场上也应处于对称的地位,否则会导致资源无效或低效配置。

  三、成本效益不对称引起的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使得会计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更加容易,会计信息能够向投资者提供有用性更强的服务。Watts和Zimmerman的研究指出: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会计信息提供的历史演变,就是朝着优化产权安排的方向努力。道格拉斯。C.诺思也有过这样的论述:“降低交易成本的创新是在以下三个成本边际上发生的:一是使资本的流动性增加,二是使信息成本降低,三是使风险分散。它们提供了一个区分便交易成本降低的特性的有用方法。”然而,人们总是强调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却常忽略了信息披露制度自身的建立和完善也需付出成本,提供信息披露服务的企业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地付出这种成本。

  现代信息经济学把信息产品分为商品化信息产品和非商品化信息产品。二者的区别在于,商品化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在使用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非商品化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不需要支付或者支付非常微小的代价就可以享受信息的便利。会计信息披露属于非商品化信息产品。这意味着负责提供信息产品的企业需要增加成本,但却不能从信息使用者处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要使会计信息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就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相关会计成本支出,从而减少企业所有者权益。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企业为了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花费的成本支出必须小于由此带来的预期收益,否则信息披露行为将无法维持下去。

  信息作为一种产品自然就有一个生产过程。具体到专业知识含量很高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加工,根据信息产品的功能,经过理解、分析和研究,通过一定信息技术手段,生产出最终的信息产品。由于蕴涵极高的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价值被大大提高。但是这种价值的衡量具有很大的难度。会计信息不是以对外销售的方式提供的,因此其价值与效益很难量化确定。由于会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管理组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生产成本也很难准确计量。定性地来分析,会计信息生产成本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1.信息搜集与加工费用,包括计算机、传真机等信息办公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开发与维护费用、信息处理人员工资费用。

  2.信息对外报告费用,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证券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在公开媒介上披露费用。

  3.机会成本,由于对外提供信息造成竞争优势的丧失和潜在的损失。

  从会计信息披露中谁会得到效益?得到的效益有哪些呢?作为信息供给者的企业、政府、外部信息使用者等都可从中受益。企业所能得到的好处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公开的透明的公众形象,吸引投资者,筹集资金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所能得到的好处是:投资者能够评价投资的价值,监督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投资决策;债权人可以通过分析偿债能力来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性;政府可以更方便地对企业进行宏观调控,全面调整社会经济资源利用,加强税收、国有资产投资方面的管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提供需要花费一定代价,为追逐经济利益的企业不愿无限地增加这种信息产品的供给,因此,会计管理机构在制定信息披露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成本效益比较的基本原则,为企业的利润着想,否则制定的标准将失去执行的基础。另一方面,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制定一定的信息生产和提供标准,以便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四、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责任主体

  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表现形式有: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帐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便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其中最严重的是资产计价失真。很多企业的资产帐面价值已经不能真实反映资产实际状况。国有资产家底不清,管理混乱,补偿不足,大量资产流失,普遍存在帐实不符的情况。而且由于在资产计价过程中,某些环节存在主观假定的标准与方法,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发生人为的偏差。

  在会计信息披露失真行为中,究竟谁应当负最终的责任呢?按照会计人员虚假披露的动机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帐。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Watts和Zimmerman曾经撰文指出,管理人员比会计人员更关注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和结果,也必然会参与乃至干涉会计信息的生成与传递。另外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闷。因此,故意失真与委托代理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本质上是市场参加者之间具有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关系。管理当局与特定信息使用者之间同样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会强制企业进行特定规范的信息披露,企业的大大小小的股东也会建议或呼吁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由于会计信息披露会影响企业股票价格波动,干预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有着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信息基础。这种利益分配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利益冲突,必然有人为维护特定利益集团而牺牲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透明性与公开性。关键在于,如果因提供虚假信息而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所得到的利益,就无人敢轻易采取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否则,就总会有人在利益驱动下挺而走险。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有着强大的社会监督机制、严厉的惩罚措施、成熟的执法系统等一系列完备的制度保证,能够把虚假信息披露的发生限制在最低限度。回顾一下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的核心是刺激一致性的信息机制问题。委托人为了使代理人在其不能观察的行为中采取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的个人行为,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达到委托人的目的而且代理人愿意接受的合同或契约。外部硬性制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更好的选择是,发挥内部激励的优势,使增加信息披露成本与增加代理人个人效益相联系,使代理人自觉地完善信息披露。

  五、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规范

  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核心是完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两方面,可以从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入手。

  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即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会计基础。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坚决制止管理者任意违反财务规定,自行支配企业财产物资和经营行为。

  建立外部约束机制,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是制止和防范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证。首先是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管理法规,对管理人员责任与权利、提供伪劣信息的惩处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与权威性,加强对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约束企业会计行为,增强信息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公开性。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发挥社会审计的公证作用,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需要强调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信息市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其职能是收集、评价、存储、周转会计信息,传递供需信号、疏通供求渠道,促进信息的交换或交易,形成公开的成熟的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起着独立审核、严格监督的外部审计作用。以外部审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是会计信息到达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最后一道关卡。这一监督体制的完善程度和运行效率,对于市场上的信息流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三,政府对信息市场进行适度管理,通过行政手段强化企业外部监督,通过政府审计机构、财税部门加强审计监督,并与会计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会计信息规范体系规范企业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披露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重大环境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因素中,信息使用者的成熟程度所起的作用起来越大。西方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已经比较成熟,各种信息中介分析技术高超,对推进信息需求、影响信息披露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偏好已成为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晴雨表。

  六、结束语

  对于从事会计信息披露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减少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确定因素,使信息披露更具理性。不断拓展财务信息披露,充实会计信息形式与内容,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更加客观充分地反映由于不确定性引起的信息混淆,报告的形式和数量越来越丰富。同时,会计信息披露也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为更好地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会计信息披露将更加灵活,不仅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有关的风险信息。总之披露的质量和价值将大大提高。

  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耍更好地发展信息披露制度,就必须正视现行信息披露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摩擦与冲突,树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会计披露制度中分层次多元化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