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这些将制约着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信念,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经济、法律的政策和做法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会计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这些将制约着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信念,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增加,尤其是中国加入WTO,正式融入国际大环境,对会计制度改革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文化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1.社会文化决定会计模式
美国会计学家霍夫斯蒂德(Hofstede)提出了关于文化模式划分的一种范式,认为一国社会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4个维度:(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2)权力距离大小;(3)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的强弱;(4)阳刚/阴柔。简单地说,个人主义(相对于集体主义)更倾向于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权力距离是在机构和组织中,等级制度和权利的不公平分配所能够被接受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程度是社会对模糊和不确定的未来感到不安的程度;阳刚(相对于阴柔)是区分性别功能和强调业绩与看得见的成就,而漠视关系与关怀。
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就有不同的会计模式。在个人主义盛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弱、权力距离较小、阳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会计管理强调职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靠法规、政策,政府的作用有限;会计准则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会计职业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财务信息披露偏向于透明公开;会计处理方法强调真实公允,例如美国。集体主义盛行,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权力距离较大,崇尚阴柔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会计模式强调立法管理,会计职业规模小,地位相对较低,偏向保密,对外则提供尽量少的信息,偏向保守,稳健性成为企业的基本原则,例如德国。
2.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会计模式
社会文化的变迁影响着会计模式的变化。日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忠诚、诚信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加强了员工的凝聚力,使得日本企业在战后迅速崛起,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由于不强调契约观点,在法律责任方面的约束比较少,例如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受到的法律责任约束很少。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改变这种状况,改革会计制度,努力与全球化的会计标准相协同。
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文化变迁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直接决定着该社会的文化特质,并赋予和塑造着会计文化,从而对会计制度改革有着间接的影响。社会文化变迁将对会计制度改革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1.个人主义增强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中国社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放,个人主义有所增强,会计专业判断能力逐渐加强,专业地位得到了提高。集体主义的会计文化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制定仍然以政府为主导,才能确定会计制度的法定权威,使信息的披露更具可靠性,从而建立公众的信心,使经济可以健康发展。但是个人主义的增强使得不同利益集团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会计制度的制定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会计制度改革将不再仅仅由政府供给,而是由市场需求所推动。
2.阳刚之气增强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中国社会特别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处事谨小慎微,为人谦恭有礼,关怀和同情弱小。
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的企业及会计制度在职工收入、分配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人们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很差,甚至没有。市场经济环境带来了竞争文化和信用文化,企业及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强调经济效益,讲究竞争和优胜劣汰。分配方式多样化,不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可以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不再强调“和为贵”的中庸之道,经营不好的企业要破产,职工要减少收入甚至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福利开始社会化,有了风险意识,有了靠自己养活自己的信念。人们普遍开始重视财富,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勇于竞争,更富有成就感,因此企业管理者将乐于公布会计资料,以展示他们的经营业绩,会计信息披露趋于透明。
3.不确定性规避减弱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偏好稳健的,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比较敏感,比较不能忍受不确定性,喜欢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中国一贯采用统一会计制度和保守的核算方法。
市场经济带来了理性、科学和自主的文化,会计准则逐步从过去的大一统的会计制度中解脱出来,会计人员也有了灵活处理会计业务的余地。我们应当注意到,中国文化中有大一统的一面,亦有灵活应变的一面。会计准则制定者注意到这一点,努力制定出适合于某类业务的会计准则。强调统一性的倾向有所减弱,开始鼓励会计界灵活地制定会计制度,力求在会计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