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挑战及具对策

2004-11-05 13:25 来源:张庆龙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活动,会计作为国际贸易交往通用的语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大量国外的会计思想和观念将会涌入我国,越来越多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将进入我国的会计市场开展业务,为国内企业提供会计服务。这既是推动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机遇,也给我国会计理论、实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就我们将要面对的挑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作些探讨。

    一、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挑战及其对策

    (一)挑战

    国际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的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使资金供求双方寻找信息交流障碍较小的会计语言。这便涉及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处理规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它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市场的良性运作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来规范本国的会计工作,但没有哪两个国家在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而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距。首先表现在数量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际会计准则也在不停地进步,目前已经制定了41项,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100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13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此外,我们的一些准则仍然在某种程度上过分强调中国国情,而与国际惯例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以美国为例,美国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金时,允许企业根据历史经验自行确定计提比例;我国除了境外的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可以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方法和比例外,其他企业均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而且还硬性地规定了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为1%,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为2%等一些企业环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此外,还有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方面的差异,例如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中并未规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标准,一般由企业自行确定,在其实务中普遍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在纳税申报时采用加速折旧法;我国允许企业采用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但是对加速折旧方法有一定的限制。

    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使得这些分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它将不利于国际资本间的通畅流动,也不利于中外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这便要求我们针对这些分歧积极研究对策,既要考虑国际惯例,又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会计改革,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

    (二)对策

    1、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和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环境的差异,又势必会给不同国家的会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国的会计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往来日益扩大,跨国筹资与投资日益频繁,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步伐将会不断加快。客观地讲,我国目前在会计的国际协调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二是过分崇洋,考虑问题时总以西方会计为标准,在操作上单向协调倾向严重。

    对此,我认为会计的国际协调与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并不矛盾,会计的国际协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各国会计对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差异,而并非要求、也不可能达到各国会计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要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对于有存在依据的合理差异,我们要承认其存在客观性。在会计准则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各种现实的可行性。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设也并非与国外没有相同之处,在技术层面上,国际惯例中适应于中国的就应该吸收借鉴进来。我国已修订和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在过渡时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会计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会计协调组织,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会计经验和先进管理技术,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步伐。

    2、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会计制度的统一。

    对此,财政部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完善会计体系的三年计划,随后的几年中,已发布了4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草案征求各方意见,并于1997年以后陆续颁布正式条文。至2000年底,我国已先后出台了10项会计准则,2001年1月18日,又新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3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对原已颁布的《现金流量表》等5项具体会计准则做了重要修订。所有这些都是立足于解决当前会计事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尽量扫除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道路上的障碍,为加入WTO做好充分的准备。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原则,作为市场中的个体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提供信息。但是我们国家却存在着不同的行业会计制度,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按照不同的会计制度来提供会计信息,这显然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按照WTO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后,应与国内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因此,同样会面临这一问题,这显然也是国外企业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尽可能取消不同行业会计制度,推行《企业会计制度》,亦为大势所趋。同时,我们还应加快以会计准则代替行业会计制度的进程;参照WTO的要求,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管理政策,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二、加入WTO对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挑战及其对策

    (一)挑战

    1、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根据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开放会计服务市场,“保证我国与外国合作的事务所和职业人士享受与东道国同行同等的权利”:“消除市场准入的歧视性壁垒”。因此,加入WTO后,将会有更多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必将加剧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会计服务业起步早,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后,无论其组织规模、人才结构,还是其执业质量和业务范围等,均优于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已经完成了脱钩改制,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性的弊端仍较严重,机制较为陈旧,人员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业务领域趋于单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在这种对比下,一些规模较小,防范风险能力较差的会计师事务所会面临破产或被兼并,从而成为外国会计公司的收购目标。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五大”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其在国内组建成员所、合作所的步伐,逐渐在国内的中心城市设立办事处,通过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和收取较低廉的费用,直接与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抢夺会计服务市场份额。而且随着外资会计机构和外籍人员执业资格的逐步放开,其良好的经营机制、管理理念会很快显出优势,从而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形成强大的冲击,如普华永道中国公司刚开始时95%的客户是外商,但现在已有33-40%的客户是纯中国的企业,如海尔、小天鹅等名牌企业。可见,加入WTO后的中国会计服务市场竞争将会日趋激烈。

    2、客户服务出现网络化、全球化趋势。

    经济的全球性,为国内的会计事务所指明了方向,即会计师事务所绝不应单纯在国内经营。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为其提供会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全球化。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全球业务的开拓提供会计服务,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国际“五大”或其他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在于,它们在全球各地均有成员所或办事处,形成了服务的网络,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活动同样可以全球化。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为其提供全球性的服务。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可以提供国际会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却不多,能与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竞争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是屈指可数,而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更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难以付诸实施。

    (二)对策

    1、健全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度,尽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

    加入WTO后,我们须加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的速度,提高我国审计准则制定工作的质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能力,健全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我国1994年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对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现行《注册会计师法》的一些内容已明显滞后,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中出现了某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应予及时修订。

    我认为在修订《注册会计师法》时,一要充分体现“依法治理行业”,对依法执业权益的保护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等,要有明确的条款加以规定;二要体现“职责明确”。解决业务范围不清、法律责任不清、协会职责不清,行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等问题;三要体现可操作性,要利于遵照执行;四要体现一定的“超前性”,增强与加入WTO后对所面临的新环境、新规则的“适应性”。此外,还应对事务所的性质、组织形式、职业保险和纳税问题予以明确。

    2、加快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促进加入WTO后的中介市场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包括会计市场在内的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市场普遍存在着“乱办、乱管、乱执业”问题,难以适应加入WTO后中介市场开放的新形势。因此,必须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力度,彻底治理中介市场,加快中介市场的发育和规范程度,促进一些有实力的中介机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对会计中介机构来说,要通过市场竞争,使一些中介机构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具有一定业务规模,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和较高执业素质的大型中介机构,不断增强其参与国内甚至国际中介服务市场竞争的实力。

    3、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经营的道路。

    服务领域的拓展是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手段,服务范围的扩大则是事务所创造规模效应的方式。著名的毕马威、安达信等国际会计公司的服务范围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查账验资,越来越多地向经营管理咨询、税务法律咨询等方面拓展。以开展咨询业务颇具代表性的安达信来说,其1999年度近39亿美元的咨询业务收入占年度总收入的54%。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要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努力开拓服务范围,提高综合服务的能力。

    4、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水平。

    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的“两大法宝”。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培训、客户开发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在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更是技高一筹。相比之下,这正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的东西。可以肯定,加入WTO以后,不仅国内事务所间原本激烈的竞争会加剧,而且国外的事务所也会对国内事务所的生存产生新的冲击。同时,国内事务所也面临着如何走向国际会计市场的问题。培养注册会计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其执业水平是国内事务所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内事务所走向国际的必要条件。

    三、加入WTO对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挑战及对策

    (一)挑战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我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这一事物(认识客体)的途径、方法、工具和方式和总和。尽管我国的会计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但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造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为宏观经济服务的目标定位使得我国的会计发展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并存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体现,因而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如何体现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来开展的。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会计的信息需求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各相关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及时改变目标定位,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于实证研究的探讨相对较少,从而造成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存在脱节的现象,大量的会计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复关”到“入世”的谈判过程来看,我国一些传统的理论研究方法已经受到挑战,如前面谈到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等。再者,加入WTO后,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它们带来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将会促使我国的会计实务不断创新,并进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

    从WTO对我国传统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挑战来看,国际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会计的目标定位必须立足于自身经营,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营企业,切实维护所有者利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将股东和债权人置于信息需求的中心,不断改进股东及债权人获取有效会计信息的途径,同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此外,还应对会计理论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其中包括实证研究的方法),提高会计理论的实用性,既要鼓励对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应不断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