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6 10:23 来源:赵文辉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较普遍现象。会计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较为突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成本信息失真必然使企业当期损益虚假。
一、成本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乱摊成本。不区分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将一些不能列人成本的非经营性支出,如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等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从而严重违反有关成本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使成本增大,利润减少。
2.不区分成本核算对象乱计成本。企业没有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使各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的成本不实。
3.不区分会计期间乱计成本。企业没有划分本期与非本期成本之间的界限,没有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处理有关成本项目,使本期成本不实。
4.根据领导的意图随意调整成本。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它与前几种情况有所不同。前几种情况可能是有关人员无意识造成的,而随意调整成本,对于财会人员来说,属于明知不可为而故意所为。
二、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
1.主观原因。使成本信息失真的主观行为主要有两种,即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其中根据领导意图随意调整成本属典型的故意行为,是明知故犯;乱挤成本一般来说也属故意行为;至于其它,则或是由于会计没有划清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分清本期与非本期成本的界限,或是由于管理者水平有限,制定的各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关人员粗心大意而造成的,都属过失行为,并非有意。故意行为是经营决策者及财务负责人素质低,名利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造成的。由于经营管理水平有限,靠造假账、编制虚假的报表、提供虚假信息来欺上瞒下,以谋求个人利益,使国家政策不合实际,宏观调控失灵,上级部门的决策失误,也为经济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这应当是严厉整治的主要对象。过失行为是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低,实际操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这也是会计基础工作差的具体表现。在很多企业,会计人员任免、待证上岗、会计职称的评聘等都没有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任免和待证上岗,随意性较大。
2.客观原因。包括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和企业内部的客观原因。从企业外部看,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时期,相关的法制很不健全,国家和社会的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监督和惩治不力使成本信息失真有了存在的客观条件。有些企业的虚假信息不仅没有被查出,反而因虚报成绩受到表扬,有关责任人因此升迁,这是极不正常的。目前虽然有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各种制度条例,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相当普遍。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使企业的领导者有了相当广泛的权利,企业领导可以凭手中的权利,指使财会人员按自己的意图制造假账。财会人员虽可向上级反映,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了了之。在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财会人员大都偏向企业利益,因为企业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企业领导者权利的过于集中及会计人员自身利益因素也是成本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三、整治企业成本信息失真的对策
1.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政府和社会监督体系,使虚假信息一产生便受到严厉的查处,这需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审计,扩大政府审计的范围,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的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监督体系,进一步扩大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的范围,促进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化、法律化。最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对于虚假会计信息,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要明确界定,同时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同制售其他假冒商品一样,严惩不怠。
2.从企业内部着手,加强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使他们主观上没有弄虚作假的思想,业务上层层把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成本信息及其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实行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企业的会计人员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可以保证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企业领导者根据自己的意图随意调整成本,通过加强监督来保证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