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2006-11-06 09:45 来源:郭葆春

  2003年11月22—23日,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重点学科厦门大学会计系在厦门大学联合主办了“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42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出版界人士共157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17篇,其中有51篇论文作为大会主题报告或在学术论坛及小组会上进行了交流。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等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吴水澎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发言。博士生导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曲晓辉教授和会计系主任庄明来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

  (一)  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是经济转型时期的重大课题,公司治理、会计改革、会计国际协调以及产权问题在专型经济中尤为重要。围绕这些问题,以下5位教授做了主题报告。

  加拿大杰出教育家、圣玛利大学商学院原院长G.kichard Chesley教授做了题为“公司治理实务——漏洞与广展”(Governance Practices-Omissions and Extensions)的主题报告,着重探讨了公司治理中两个关键的问题:信息问题和业绩评价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充分深入的探讨。Chesley教授指出,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分析技术相结合,在不增加股东、负担的情况下,提供公司治理所需要的详细信息和报告。可以将管理会计中的平衡记分卡加以拓展,运用到董事层面,以更好地评价董事的业绩。

  《亚洲会计评论》创刊人、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商学院副院长Dennis W Taylor教授做了题为“转型经济下的财务报告——问题与发展方向”(Financial Reporting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Issues and Directions)的主题报告,分析了波兰和俄罗斯转型经济下会计与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所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了转型经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所带来的成效和问题,对中国的财务会计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对这三个转型经济国家的财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余绪缨教授的《人文主义的现代兴起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强调指出:人文主义的现代兴起要求复兴和发扬人文精神,反对当代社会中的物的主体化与人的物化,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带来的空前浩劫是促使人文主义现代兴起的重要历史事件。余绪缨教授通过对科学思维方式与人文思维方式的对比,认为推理严谨、定量分析严密是科学思维方式的特点,而综合、权衡、对事物整体性的质的把握则是人文思维方式的特点。余绪缨教授还从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的发展趋向人文化导致的管理决策支持模型的转变及其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表现出发,论证了人文主义的现代兴起促使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向人文化。

  常勋教授归纳了会计国际协调的相关问题,认为国际会计的开拓和发展始于国别会计的比较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环境因素的组合,形成了各国不同的会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促使各国环境因素趋同的强大动力;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观念之争,引发了“存异求同”的协调概念;而全球性会计模式的分类比较研究,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找到了“嵌入”点。常勋教授回顾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开发过程,进而考察了协调化与标准(准则)化、统一性、可比性、趋同化等几个概念,的关系。常勋教授认为,协调化的近期目标是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化,而远期目标是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组为此创建了可望实现的机制。

  郭道扬教授分析了转型经济发展变化新时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会计、财务改革问题,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在于建立维护和保障公权和私权的法律制度体系,而产权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核心问题;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方面,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在宏观上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与“政资”的根本分离,在微观上则是明确产权主体;民企发展的关健问题是在宏观上使国家法律从根本上对其产权的确认与保障,打破竞争壁垒,实现公平竞争,在微观上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经营管理方面的综合治理,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加强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而解决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问题,必须以解决好产权会计、产权审计以及产权财务方面的问题作为重要前提;产权会计、产权审计和产权财务是实现产权控制与维护、保障公权与私权的基础。

  (二) 在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论坛上,多位专家教授作了专题发言。

  江西财经大学裘宗舜教授作了题为“公共受托责任、新公共管理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言,分析了我国预算管理及政府会计改革的滞后性,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行动方针和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意义,新公共管理(NPM)的主要优点,传统的行政管理及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的缺点和问题,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优点,预算与政府会计的界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公共管理、绩效导向的预算和应计制的政府会计系统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吉林大学会计系吕长江教授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三种研究方法,即判别分析预测、逻辑线性回归分析预测、人工神经网络BP预测进行了比较研究。北京大学会计系吴联生副教授作了题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与实现途径”的发言,讨论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即: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以及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重庆工学院孙芳城教授作了题为“论建设统一的公司内部经济监督机制”的发言,在探讨现行内部经济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之后,提出应实行内部审计所有者委派制,并强化独立、统一的监督系统和监督责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教授作了题为“后安然时代独立审计的六大难点热点问题”的发言,探讨了如何修补行业形象和弥合期望的鸿沟,以及审计应当是制度基础还是风险导向,审计师独立性与逐利性的矛盾如何解决,审计监管模式应采取行业自律还是官方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方式应是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等问题。

  (三)除了主题报告和学术论坛之外,本次研讨会还根据会议论文的研究领域,将交流论文分为六个专题分组进行了交流,就转型经济下的会计、财务、审计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将论文报告、评论和讨论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分组研讨的主要议题及观点有: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问题近年来受到一些相关学科学者的普遍关注,首都经贸大学会计系刘仲文教授探讨了澳大利亚审计师独立性规范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武汉大学商学院郑春美副教授研究了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的相关问题。此外,与会代表还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第一大股东所有权安排、投资者保护、公司管理、会计准则以及财务舞弊等之间的关系,并研讨了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制度安排,对转型经济下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新思路。

  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是会计界目前关注的焦点。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葛家澍教授通过回顾早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研究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项目的成果,以及对概念框架进行的国际比较,为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出了总体设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郑明川教授研讨了股指期货保证金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问题;天津工业大学会计学院魏亚平教授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蒋尧明教授分析了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清华大学会计系肖星讲师和陈晓副教授等则从蓝田股份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案例出发,研究分析了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问题。其他代表还就我国信息披露管制、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制定及导向、会计改革、会计诚信、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以及审计独立性、审计诚信和审计师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实证会计 与会代表对中国的许多会计和财务问题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探讨,论题主要包括:A股发行市场循环周期现象、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动囚分析、政府主导下企业合并的多方利益博弈、beta系数的稳定性及A、B股市场一体化等等。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 交流的论文主要涉及信息评估、财务预警、绩效评价、集团财务、价值流及基于业务流程的作业增值核算等多个论题。其中,天津财经学院盖地教授重新审视了《企业财务通则》;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朱小平教授等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王君彩教授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应用取向;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李增泉副教授探讨了现金股利、投资者保护和所有权安排。

  此外,代表们还对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原则、盈余管理、智力资本核算等若干转型经济下的重大财务、会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代表们普遍感到,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会计和财务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会计界关注,如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会计准则建设、财务信息披露、会计管制、业绩评价与财务预警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会计和财务所处的转型经济特征来加以考虑,同时还必须在理论和实务相互结合上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