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也议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2006-12-21 14:54 来源:井沫渐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为我国经济和会计事业50年的发展历程所证明的基本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作用也愈发重要。但当前会计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相当普遍,已成为国企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几年来会计工作实践,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及解决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造成财产不清,库存不实,成本利润虚假,国家和集体财产大量流失。按其特点可以归类概括为,其一:虚报利润,掩盖亏损。其二:隐瞒收入、利润,侵占逃避国家税收。其三: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其具体表现如下:

  1、利润指标成为个别领导调节的“蓄水池”,想高就高,要低就低。有的企业不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隐瞒、截留收入,致使企业经营成果不实。成本费用方面违规核算该摊的不摊,该提的不提或者多摊多提,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或少列成本费用,如:“利用材料成本差异”、“待摊费用”等科目调节成本;少提不提固定资产折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直接增减当年费用发生额;库存积压不及时处理,潜亏严重等等,造成企业损益不实。

  2、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实,数字不准。一是:固定资产管理不严,账实不符,资产的盘盈、转让、报废、毁损、清理等处理不及时,处理不合规。企业存货价值量与实物量不符,呆滞、积压、贬值的商品和物资长期不处理,会计期间内计价方法不一致。二是:应收账款的收付业务存在虚构行为,如,多报施工产值;坏账损失不核销;三是:账面反映的投资与企业的实际投资不相符,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及时。综上所述问题,导致了会计账薄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不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不相符、会计账簿相对应的记录不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不相符等现象。

  3、提存或转移资金及吃空额等方法,套取现金,设账外账,形成小金库,偷逃税收。如:将收入隐匿在流动负债项目,制造假工资单套取现金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法律意识淡薄,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部分企业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习惯于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处理会计事务。一是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任用会计不是以德为限,而是以亲为界,非知己不用,以至出现换一届领导就相应更换会计,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被排挤的现象,造成会计队伍无法保持相对稳定。二是从本企业和个人利益出发,置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于不顾,指使会计人员违规作假。会计信息成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工具。现实中,也确实有弄虚作假者获得名利双收的,滋长了作假风。执法不严又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检查不力,执法力度软弱。有些问题即使查出来也往往是罚款了之,很少追究责任者。也有些社会中介机构在验证企业会计报表过程中,对失真的会计报表也出具虚假的报告,给会计信息失真披上了合法外衣,这些都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

  2、现行会计体制的影响及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健全

  目前企业的会计机构是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运转的,而这个机构的理财权、人事权、分配权隶属企业管理层,这一关系决定了会计人员尚处于从属的理财地位,会计的监督职能难以发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不具备会计职能所应有的独立地位,会计监督软柔无力。理财工作很大程度上要服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所在。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压缩人力成本致使内部控制制度过于简单,甚至根本没有建立或建立了也没有执行,形同虚设。再加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内部约束无力。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不够明确,未能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有的企业全部由一人经办。对外的重大投资、资产处理、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形势化。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不够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检查办法和程序不够明确等。以至于出现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一些不真实、不合法、不合规的经济业务难以及时揭露和制止。

  (二)、会计信息失真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失误。会计信息失真,市场销售、资金流转、成本水平、效益状况等数据虚假,会给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领导决策带来误导,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

  2、会计信息失真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改革开放的深化。会计信息失真,财会监督失控,经济效益不实,就会影响和破坏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使投资者无所适从,这与深化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3、会计信息失真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导致滋生腐败。不论会计信息失真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出现漏洞,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助长腐败等不正之风。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认真贯彻和执行《会计法》,规范会计行为,强化制裁力度

  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这是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注释。新修订颁布的《会计法》,对企业规范会计秩序,警示信息乱真,惩治造假做假,为整顿会计行业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法》法律责任部分,对虚拟经济业务事项、账外账、随意改变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等常用的做假账行为做出禁止性规定,同时明确了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法律强制性的集中体现。首先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为该企业的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违反《会计法》的将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假账屡禁不止,会计信息失真的这一顽疾,其次新《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若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做假账、隐匿销毁会计凭证、贪污、挪用、侵占公款的,不仅要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阶段,企业领导应当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即“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依法建账、记账、算账、报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会计人员要依法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参与经营管理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求真务实,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但法规颁布了并不等于实施,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监督企业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监督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监督企业经营者认真履行任期经济责任,促进企业从内到外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全面推行和完善会计委派制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和方针。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严密有效,能否达到查错防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的目的,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效益性。首先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经营业务的各环节,各个过程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实行规范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机构的主观能动性,防止不真实会计凭证会计处理系统,并杜绝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把好财务关;最后发挥企业内审机构的监督职能,审计会计资料和会计行为,以审查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活动,提出增收节支,防错纠弊,改善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正在实施的会计委派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要总结会计委派制经验,改革现行的会计人事制度,建立会计服务体系,依法设立独立的会计服务机构,会计与单位分离,会计人员对国家负责,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法令、方针、政策,承担会计服务任务,维护国家、投资人、债权人及单位的合法权益。这必将对解决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管理混乱以及存在着的违法乱纪、腐败现象等行为起到促进作用。

  3、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及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其作用实施监督,从而形成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平、客观、及时和完整。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运用审计手段对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与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以及相关的正式性纳入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考核指标,并建立单位负责人领导财会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对重大的违纪事项、违纪行为,依法追究领导人的法律责任。

  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及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监督方面的作用。要增强审计风险意识和公众对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意识,敦促社会审计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程、方法、开展业务,搞好监督和服务,提高监督质量,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见证企业的会计信息。

  随着新《会计法》的实施,会计的监督职能将日益凸现。对企业而言,在外部会计监督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强化的环境下,必须花大力气尽快把企业自身的会计监督制度健全起来,促进企业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派驻监事会制度、会计委派制、规范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等,逐步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