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路子

2004-11-16 00:00 来源:泰安市审计局·孟恒新

  效益审计作为审计工作更高层次的目标,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审计工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首先,开展效益审计符合改革和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要,符合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要求;其次,二十年的审计工作为我们探索效益审计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财政财务管理状况有所好转,审计队伍素质逐年提高,选择一些典型项目进行效益审计,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第三,中国审计正在逐步与先进的世界审计潮流相适应。那么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路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加以探索,不能仅满足于在真实合法审计中发现一些效益方面的问题。真实、合法性审计一般由传统的财务审计来完成,这是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开展的两种类型的审计,而效益性审计同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一样,都属于独立的审计类别,与传统财务审计一起构成现代审计体系,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审计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因此,分析评价效益性必须首先以真实性和合法性为基础;其次,从审计的内容看,传统财政财务审计主要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账面核算资料,而现代审计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是将其内容范围扩大为包括经营活动、管理活动和投资活动在内的全部经济活动。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单独的审计类型是由于它与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虽然有共性之处,但区别也非常明显。一是审计对象不同。财政财务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财经法纪审计对象是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活动,而效益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二是审计的目的不同。财政财务审计的目的是评定财政财务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公允性,财经法纪审计的目的是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财经法纪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对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作出判断和评价,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既有防护性,又有建设性作用。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仅要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程度,还要找出差距,看其是否合理,效益提高是否还有潜力,这些潜力是否可靠。三是审计的标准不同。财政财务审计的标准主要是国家的经济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会计原则,财经法纪审计的标准主要是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而效益审计的标准除了上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外,还要以计划、目标、定额、技术标准、经济指标、同行业同类单位的有关数字资料为参照。四是审计的基本方法不同。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主要运用的是审计查账法、调查验证法等一些常规审计技术方法;而效益审计除运用这些必要的技术方法外,更侧重于运用经济活动分析、现代管理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五是审计的手段不同。传统财务审计的手段是会计检查,而效益审计的手段是检查、分析和评价。

  第二,目前我国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能像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具体分三步走:一是坚持以传统财务审计为基础,深化和拓展审计内容,在检查核实财务活动和有关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合规、合法性的同时,增加对整个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效果性、经济性地分析评价内容,对照先进标准,找出制约效益提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二是在日常传统财务审计中积极开展对内控管理制度的测评,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帮助纠正,促进经济活动健康运行。三是逐步开展规范的效益审计工作。对审计职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机关事业单位、财税部门、金融机构的资金收支、内部管理和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是否合理、合算、节约等进行审查认定,促进以最少的劳动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既要开展业务经营审计,也要开展管理审计,既要开展微观效益审计,又要善于从微观审计中发现薄弱环节,从宏观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逐步探索和组织开展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对某一地区、某一综合部门的宏观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分析和评价。通过各种形式和对各行各业的审计监督,既要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又要提高社会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目的。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应以效益审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