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10 00:00 来源:《云南审计》
一、审计环境概念和内容审计环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审计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审计环境由不同的具体环境因素所组成,既包含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包含制约和抵制某些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两种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前者产生正面效应,后者产生负面影响,两者综合最终产生一定的审计效果。
凡是能够对审计产生作用的因素,都属于审计环境内容的范畴。审计环境可分为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审计的主观环境是指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素质不仅决定着主观环境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审计的客观环境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划分为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审计的生存环境是导致、刺激和制约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存在,它又可以分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运行的小环境和被审计单位所处于的社会大环境,后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环境,(2)法律环境,(3)政治环境,(4)系统环境,(5)科学文化环境,(6)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审计的历史发展环境,二是审计的现实动态环境,三是审计的未来环境。审计的发展方向,归根到底,是由审计的未来环境决定的。
二、审计环境的特点首先,审计环境具有广泛性。审计环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从审计环境的结构状况来看,有宏观审计环境和微观审计环境。宏观审计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国际国内的审计工作所必须面对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和科技、道德和习俗等条件。微观审计环境是指作为单个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时所面对的具体环境。
其次,审计环境具有重要性。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两权分离条件下出现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审计独立性、审计工作质量都要受审计环境的严重制约。比如说,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的审计,其质量肯定要高于法制程度不高条件下的审计;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的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其可信度肯定要高于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或业务技能不高的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三、审计环境具有逻辑性。从概念和事实上说,审计环境对审计证据、合理的职业谨慎、公允反映、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道德行为等都具有内在的、必然的影响。一方面,审计工作必然要受到一定审计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审计效果又可以反过来改变或改善审计环境,这是意识对现实客观存在反作用力。
三、主要审计环境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不同的审计环境均要对不同目的审计工作产生影响,从而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程度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下面就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方式和结果进行基本分析如下:
1、政治环境。审计的政治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国家权力机关对于这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法律地位的确认程度。他不仅是审计工作的基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审计事业的兴衰,这是因为,在实施审计这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明确:一是为什么要实施审计?二是对什么实施审计?三是由谁实施审计?四是根据什么实施审计?五是如何判定实施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六是如何确认审计的结果?七是怎样执行和落实审计结论等。对于上述问题,只有在国家权力机关以一定方式(通常是立法)予以确认时,才可以得到落实,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才能有效的开展审计活动,审计结论才有权威性与强制性,才能谈得上审计质量问题。由此可见,政治环境是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的先决条件。
2、经济环境。不同的经济环境对被审计单位的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加入WTO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原有的经济秩序和经济运行规则必须将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影响到我们的审计工作。再如经济危机期间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运行质量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序的冲击,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审计的质量;一个被审计单位在发生财务困难时期,其运行质量也会受到巨大冲击,从而也会影响到审计质量。
3、法制环境。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实现基本职能的手段是获取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得出审计结论,表达审计意见。良好的法制环境会鼓励、支持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保护审计人员的权益,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4、社会环境。审计涉及到全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必然会触及一些组织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审计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审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热情支持审计工作,则肯定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例如,在一些取证工作中,理解与不理解,支持与不支持,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审计结果。
5、科技环境。审计的科技环境是指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技术手段对于审计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及其对于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人类的科技知识每3—5年即增长一倍,学科总数已达6000多门。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和程序的根本变革。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应用、普及和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审计线索的改变、审计内容的扩大、审计方法和技术处理手段的变化,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文化环境。审计人员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全社会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审计的实施范围、方式和内容。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信息的利用,从而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审计人员文化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例如,现代国家审计的任务与范围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宏观经济、工程、法律和电子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结构,审计人员才能较为正常地履行审计职责、完成审计任务。文化环境不仅影响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信息的社会效用,而且在客观上也构成了提高审计质量的必备条件。
7、管理环境。审计的管理环境主要是指审计系统内部影响和制约审计质量的主观因素的总和。它由两个部分所构成:一是审计工作的管理与领导体制;二是审计业务执行过程的管理制约机制。可以设想,如果审计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不科学,相互间职责分工的权限不明确,缺乏对审计人员工作状况考评的内部制约机制,没有符合我国审计工作实际的审计准则及审计规范,审计程序不清,未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监控体系,未确立严格科学的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要完成审计任务,要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则是根本不可能的。
8、工作环境。审计的工作环境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条件以及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程度。审计虽然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活动。但它又是一项规范化的和程序式的常规性经济监督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接受审计的单位不一定有管理上的问题。没有接受审计的单位就不一定不存在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充分认识审计作用的前提下,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接受审计主体所依法实施的审计作业,并对其工作给予良好的合作、支持与配合,不可人为地给审计人员的工作设置障碍,从而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实施审计作业,保证审计证据搜集上的全面性以及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9、人际环境。审计的人际环境是指审计工作人员自身思想、业务、心理素质所确定的其与同事及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群众之间合作共事的氛围。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审计人员的个人品质、对于审计职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缺乏,就难以与被审计单位的员工以及审计同事处理协调好工作关系,就不能迅速地打开审计工作局面,就难以取得被审计单位领导和员工的信任,就难以得到审计同事的支持,那么,就必然会给其顺利实施审计作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因而必将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以上是九个主要的审计环境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必须适应审计环境,但这种适应不能消极地被动地适应,也决不是无所作为。审计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效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审计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审计环境是可能的。并且,审计环境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审计来实现。审计本身的努力程度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审计机关成立20周年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今天的审计环境比起二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审计工作日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关注,审计结果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组织干部部门的决策,审计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更加深入的层次上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审计还将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学习和研究,与时俱进,就一定能适应新的审计环境。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