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全面推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4-10-15 00:00 来源:

  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达到了时代新水平。同时,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上,文化需求迅速膨胀,逐步形成了具有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和系属分支现代文化,营造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文化氛围。无论是古代文化、近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象是普照的光,辐射并渗透到人们表象的和深层次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作用创造社会财富的内在动力和社会文明程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一个机关、一个企业单位,乃至一个家族和一个家庭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具有凝聚力精神为核心的良好文化氛围,以先进文化氛围熏陶和感召大众情操,营造良好的局域风气和社会风气;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凝聚大家的思想,形成共同愿景,统领行为,朝着团队认同的前进方向追逐共同的奋斗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某项事业的发展自愿地奉献所能。作为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审计机关,必然也需要塑造具有时代性的审计精神,营造先进的审计现代文化氛围,以强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提高审计人员思想和文化素质以及尽职尽责的自觉性,推动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审计机关现代文化建设谈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共同探讨审计机关现代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审计机关现代文化的架构体系相对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而言,区域文化、行业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和其他类别的文化都属于局域文化。局域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社会公共文化和其他先进文化为基础的,以突出个性特点自成体系,并充分体现社会公共文化和社会公共文明。因而,我们探讨审计文化或审计机关文化建设问题,不能就审计机关文化论审计机关文化,而必须在社会主义公共文化的大环境大氛围中研究审计机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问题。

  审计机关文化虽然还没有统一规定性的概念或定义,但对其所涉及的范围、基本内容和因素方面,大家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可以认为,审计机关文化是指国家审计组织和广大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过程中培育、修炼和发展形成的以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为基础,具有时代性和共同的审计精神、理念、职业道德、风格、习惯、追求目标和整体环境的总和或氛围,它涉及到多种因素和方面。

  审计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是一个多层次性框架结构体系,涉及到内外部有形的和无形的诸多因素。

  1、前提:体现国家意志。历史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与反映那个国家意志的体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法令和其他管理规定息息相关的,甚至置于国家管理和控制范围之内,在发展过程中虽有局部的或时段的超前性,但在本质和总体上不能违反国家的意志,否则就不能健康发展。因而,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一是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人员必须有维护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规定的自觉性,体现国家的意志;二是理解和实践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政治方面的要求,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三是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审计职责,执行审计纪律和有关规定,以履行职责和尽义务的行为,在这个领域实现国家意志;四是要尽到《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人员应尽的义务,实践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公共文明。总之,就是审计机关首先应建设成为能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职能部门;审计人员应成为履行审计职责,遵纪守法,尽到应尽义务的社会文明公民。

  2、基础:显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共文化的先进性。一种局域文化虽然各有特点,但它始终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共文化的氛围中,并以此为基础,弘扬、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共文化,就没有局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局域文化的发展则又能丰富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共文化的发展。由此而论,我国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文明和公共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具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审计机关文化。一是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凸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二是要培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主要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此作为推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三是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崇尚科学,艰苦奋斗,爱国爱民,廉洁奉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互助,相互关爱,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品质,表现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

  3、条件:和谐、公允的内部环境。环境可以改造人、培育人,而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那么,我们在推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使软环境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沿着健康发展的方向相互作用不断前进?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文化建设创造条件。一是领导干部要做勤政廉政的表率,以表率作用弘扬审计机关正气;二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国家规定的用人原则和标准,任人唯贤,建立和完善用人制度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平等竞争机制;三是领导干部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干成事业;四是协调机关内部的关系,完善所属各单位相互衔接的工作协调运行机制,遏制嫉贤妒能行为,创造相互支持的、和谐的工作体系;五是培育具有凝聚力的审计职业精神,强化学习,倡导审计奉献精神;六是严格审计纪律,培养依法廉洁审计的品质,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提供支持条件。

  4、愿景:共同追求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都有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终生追求目标,同时也有共同追求的社会公共目标,表现出追求目标的双重性。作为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机关和一个单位对每个成员理念的要求,只能是求同存异,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促使个人追求目标与实现社会公共目标相和谐。因而,审计机关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和国家的规定要求和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审计职业特点,通过教育和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审计职业为载体形成共同的审计价值观、政绩观和追求目标。以这种共同的愿景,引导和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形成奋进的合力,追求共同的目标,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开拓创新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监督作用效应的最大化。

  5、主体:时代性的审计职业文明。审计职业文明是审计文化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审计机关文化的主体。它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审计职业道德修养、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行为和审计形象。所以,推进审计机关现代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以审计技能训练、审计文化素质培养、审计职业道德修养、审计工作方式改进、审计工作态度和审计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审计职业文明建设。同时,还必须把审计职业文明建设作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和促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

  6、核心:有凝聚力的现代审计精神。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单位都需要有一个各具特点的,具有凝聚力的精神,以统领大家的思想,导向方向,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共谋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统领大家思想的精神,就没有核心,没有精神寄托,就会失去共同追求目标的内在动力,成为各行其事的一片散沙,不可能造就一番事业,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审计机关作为独立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部门和审计监督体系,要有效发挥经济监督职能作用,使审计事业稳定创新发展,就必须塑造现代审计精神,统领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和审计全局工作,形成审计整体力量,引导大家自觉地为共同的审计追求目标而奋斗。

  二、审计机关文化的具体内容与基本定位审计机关文化必然要反映国家意志,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社会公共文化和其他先进文化,同时必须与审计职责、审计职业和审计机关情况相结合,通过审计职业行为、审计职业道德、审计理念、审计精神和审计风格体现出来,进而发展成为具有审计特点,反映审计工作本质特征的审计机关现代文化。审计机关文化自成体系,有其内在的结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

  1、反映审计人员共同愿景的审计追求目标。共同追求的审计规划发展目标,就是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的共同愿景,其中包括工作目标和远景规划目标。工作目标就是审计责任行为所追求的现实审计目标,一是依法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事项进行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并把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作为当前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目标是查错纠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国有资产的利用效果;二是重点审计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活动事项,目标是以审计监督手段保护国有资金、促进合理、合法、高效运用国有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交办事项实施审计,目标是服务服从大局,支持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实际上是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定位,一是现阶段以微观审计为重点,突出查处经济大案要案和违纪违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和运作资金的安全系数,这应该说是当前需要实现的审计工作目的;二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审计调查和效益审计的数量和工作量,其主要目标是促进提高合理利用资源效果和国有资产使用效果,这是近期规划发展目标;三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扩大审计调查、效益审计的基础上,对行业或系统的、区域的和全局性的审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为宏观经济决策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促进宏观问题和普遍性问题的解决,使审计监督作用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这是审计工作较长远的发展目标。不同时期的审计发展规划目标是否符合同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有效实施,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形成共识,同时发展目标应对广大审计人员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自愿地去追求这个目标,并为之奉献和奋斗。

  共同追求的审计目标不仅导向审计发展方向,而且作用广大审计人员共同审计理念的形成,进而把为实现追求目标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作为审计价值观,把实现追求目标所作贡献的多少作为审计政绩观,使大家同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以共同愿景追求共同的目标。

  2、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审计精神。审计精神是统领全局,能够凝聚审计人员思想和力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种团队精神。全体审计人员依托这种精神,形成追求审计目标的审计理念、审计精神境界、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思维方式、审计工作方式,以新的理念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以无私无威的精神奉献审计事业。

  温家宝总理对审计人员提出的四点希望,即“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和审计职业的本质特征,明确了审计人员的行为规则,充分体现了审计时代精神,是统领审计工作和广大审计人员思想的审计精神,也是审计机关文化的核心。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就是依法实施审计,不徇私情,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国家利益;不畏权势,不惧威胁,排除干扰,维护独立实施审计原则,敢于同违纪违规行为作斗争,按规定披露和处理案情案件,落实审计决定,处理到位。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就是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履行审计职责,根据审计工作特点,细致入微地审查帐务和经济活动事项,做到不遗漏,无差错,实事求是地反映和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体现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廉洁自律,甘于奉献,就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作为经济监督检查的主体,首先要有强烈的法制观念,严格审计纪律,做遵纪守法,勤政廉政的表率,不搞权钱交易,不谋私利,一身正气搞审计;同时要有爱岗敬业的审计职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字海洋”之中,耐心疏理视察帐务和复杂的经济活动运行轨迹,以职业敏锐性核查错弊,明辨是非,不为名,不为利,以献身经济领域打假治乱为荣,以查错纠弊为乐,执着追求客观公正,兢兢业业地埋头工作,默默奉献审计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是审计理念、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运作的客观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面向宏观,立足微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政府和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及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开拓审计领域,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监督效果,永不自满,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审计工作,使审计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发挥更大的作用,推进审计事业全面协调创新发展。

  3、反映审计职能的审计职业素养。审计机关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履行审计职责基础之上的,所以审计机关文化建设首先要培养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的审计职业素养,以提高履行审计职责的能力,促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审计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政治素养,主要是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实施审计;二是法制素养,主要是增强法制观念,按照国家规定,依法实施审计和处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全面履行审计职责;三是审计技能素养,就是要应用先进的审计手段和技术方法文明操作审计;四是职业文明素养,主要是增强审计服务意识,端正审计工作态度,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行为方面,不仅要为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决策服务,还应自觉地为被审计单位和社会有关方面提供审计服务,以综合素质提高支持审计事业发展。

  4、反映审计文明的审计职业道德。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文明的内在品质修养,而审计文明是审计道德的外在形象,所以,我们必须以培养审计职业道德来支撑审计文明建设。审计职业道德修养既包括履行审计职务的行为,也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其他活动行为。一是要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全面履行审计职责,这是审计文明的职责行为,也是审计职业道德的根基,不可动摇;二是不谋私利,廉洁审计,执行审计纪律,这是审计文明的审计职务行为,也是审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品格;三是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审计人员必须崇敬审计这个事业,有从事审计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热爱所就任的审计工作岗位,这是审计职业行为精神,具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倾注全部精力,做出成效;四是要有良好的审计习惯,审计习惯是长期培养和修炼出来的,反映审计职业特点和审计行为风格,主要表现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和视察错弊的审计风格、廉洁自律和奉公守法的行为作风及刚柔相兼的理性言表等,即以内在的素质修养和外在的时代形象,充分体现出审计的职业文明和审计职业道德的高尚。

  5、反映审计机关文化氛围的组织形式。审计文化发展与其他文化发展一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万变和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转型时期,要建设系统的先进审计文化,还必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积极引导。一是创建学习型审计机关,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学习审计和与审计相关的新的技术知识以及先进思想,运用科学发展观系统思考问题和分析判断问题,以共同的审计理念和审计价值观齐心协力的追求共同的审计发展目标;二是组织以审计创新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展示各自的先进思想、先进审计技术方法、先进工作经验和先进的道德风尚,使大家相互学习,形成共识,弘扬先进审计文明;三是组织不同形式的比赛活动,反映审计人员的精神面貌,激发大家和谐奋而发向上的热情;四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组织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审计理念和共产主义情操,形成健康的、有激情的审计团队精神。

  6、反映审计机关文化物质形态的审计基础设施。审计文化建设是以精神文明为中心的,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又是社会文明相辅相称的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条件,精神文明是引导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并能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所以,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有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应有体现现实物质文明程度的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二是应有体现现代化水平的审计技术设备和手段,三是应有能够满足广大审计人员学习和文化娱乐需求的场所和设备,四是应有图书阅览和信息交流网络,五是应有交流思想、审计工作经验和审计全貌的载体,六是应有与审计工作和审计文化生活相关的其他物质条件,使大家做有条件,学有所去,乐有场所,交流有载体,就是要有能够支持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这个结构体系和诸多因素的融合,就构成了审计机关现代文化体系,表现出具有时代性的审计形象。

  三、审计机关文化的营造与发展审计机关文化建设是为推进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发展服务的,因而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在坚持一定原则下,弘扬和倡导先进文化的东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审计机关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几项原则。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起源和发展有很大的自由度,弹性比较大,无形的东西多,可控性较差。但是,任何一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依赖于一种社会背景,有其明显的政治性、目的性和追求目标,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某些原则。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文化建设,也必须坚持不可超脱的原则,以促进文化稳定健康发展。(1)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原则。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共产主义情操,这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思想,是我们思考问题和开展一切活动的精神支柱,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以此为指导,毫不动摇的长期坚持,促进政治文明建设。(2)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和其他先进文化的原则。这是审计机关文化和其他局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坚持这种具有先进代表性的文化,才能在局域文化领域体现出中国特色。(3)坚持为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发展服务的原则。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审计事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所以,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和与此有关的活动,都必须围绕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的发展这个基本点而开展,为其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4)坚持反映审计工作本质和审计职业特征的原则。审计机关文化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在理念、行为、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各方面反映出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和职业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审计机关文化。(5)坚持与审计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文化建设既有发展的稳定性,也有适应形势需要的时效性,只有在稳定基础上,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才能加快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因此,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与现实的审计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审计实际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做好舆论工作、思想工作和其他软环境工作,激发广大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和谐有激情的氛围中保持良好工作状态。(6)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原则。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一种社会潮流,不可逆转,否则就不可能保持先进性,甚至会被淘汰。审计文化要体现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审计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审计工作新思路,创造新的审计监督手段和技术方法,使各项审计工作和相关其他工作全面创新协调发展。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应立足促进审计工作创新而率先创新发展,营造审计工作创新的环境。

  2、推进审计机关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措施。加快审计机关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审计人员的共同愿望。要推进和完善审计机关文化建设,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打造审计机关现代文化。

  (1)培养审计精神,树立新的审计理念。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广大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的精神支柱,并以此促进广大审计人员树立新的审计理念,作用审计执业行为,自觉遵纪守法、履行职责,积极工作,奉献审计事业。它是一只无形的手,其作用力在某种程度上要大于行政命令,而且促使审计工作和审计行为更加文明。因此,我们必须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和理论工作者对其内涵和表述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科学表述,大办倡导。大家对审计精神形成共识之后,要积极倡导和宣传,做到人人熟知,人人理解,注入到每个审计人员的思想领域,形成新的审计理念,作用审计行为。

  (2)确定审计规划发展目标,成为审计人员追求目标的愿景。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现实的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给大家一个可追求和实现目标的愿景,激发大家工作的热情和追求目标的愿望。审计规划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审计工作重点、审计技术水平、审计知识结构要求、审计作用发挥层面、审计成果反映等,它可以导向审计工作,引导审计事业发展方向和广大审计人员努力的方向,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可以有效引导审计机关文化建设。

  (3)创建学习型审计机关,促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是以知识迅速增长、知识广泛应用和知识支持的文明经济时代,如果不能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就不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以创建学习型审计机关来挑战信息时代,通过学习型组织活动,培养紧密合作的团队精神、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追求共同目标愿景、创新思维理念和综合执业水平。一是通过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团队精神和共同追求审计目标的愿景;二是通过组织培训和后续教育,提高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三是通过宣传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执业的政治素质;四是通过组织调研、考察和研讨,交流学习先进思想,构造自我超越的实际工作能力;五是通过组织综合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培养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促进提高执业和分析判断问题综合能力。学习型组织并不是简单的读几本书、学习点专业知识,而是以推动工作和实现共同目标的组织体系,必须系统的规划和组织。

  (4)完善工作评价体系和用人制度,创造自我发挥智能的内部环境。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必须与审计机关的内部管理和用人机制相结合,以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和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为保障条件,以人为本,促进先进思想、先进技术方法和先进文化因季迸发。

  (5)整合审计资源,构造审计整体优势。主要是强化内部管理,通过文化建设活动,形成共同愿景和团队精神,优化审计资源。一是整合审计物质资源,为审计工作和审计文化建设提供物资条件,创造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审计精神文明;二是整合审计人力资源,科学配置专业人员,优化知识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做到各尽所能,相互协调,整体人力和知识优势;三是整合审计技术资源,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代表审计先进生产力水平;四是整合审计信息资源,重点是开发获取的庞大的财会数据资料,分层次、分专业进行分析评价,为宏观决策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审计发挥作用的层次和地位。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在服务、支持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的是激励广大审计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自愿奉献审计事业的理念,进而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文明执业,实现审计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