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6-12-29 11:20 来源:刘同起 边红霞

  [摘  要]高校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管理不可替代的。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上还是人员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因此,转变观念,加强预算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化。近年来,随着新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实施,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学校的经费来源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变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等并存,预算外收入已成为单位收入来源的组成部分,这种发展趋势使得高校财管理在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上还是人员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未能在资金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发挥监督和参谋助手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筹资办学的积极性,是摆在学校各级领导和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务。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账实不符。

  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固定资产的购建、验收、入账价值、入账时间与实际不符,部分固定资产没有验收入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第二,验票不验货。这种做法主要是没有一个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负责验收。报账时,财务只管发票金额而不管货物验收。第三,偏重金额验收,忽视质量验收,使不合格资产被当成合格资产验收入库,国有资产质量难于保证。第四,验收时间不及时,特别是货款已付的固定资产,购入了很长时间而不验收入库,或者财务核算时因没有验收部门的固定资产入库单而漏记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第五,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造成固定资产的虚增或虚减,使实物与价值不符。第六,对报废固定资产不作报废核销手续,造成账实不符。(2)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缺乏科学性等。(3)对已转让、转性的固定资产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资产的转移手续,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该缴资金占用费的不缴纳,该收缴的承包费不追缴。这些明知是无偿占用高校的国有资产进行创收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但由于出于对创收产业的扶持目的,高校实行了一些相对优惠的政策,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无形中放在次要位置,分配体制也过多地向小部门、个人倾斜;使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补偿。而一旦亏损,则将“包袱”甩给学校,由学校承担,致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害。

  2.资金管理方面,效益较低。

  (1)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2)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尝试多渠道筹资,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及股票融资,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3)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视,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3.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与世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高校既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丰富的研究和发展人力资源、长期的科研活动形成的科技成果等较大部分不能从反映学校经济活动状况的财务报表和资料中体现出来。科技投入重研究轻应用,重科研论文轻推广应用,重投入轻产出。资金投入效率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4.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素质较差,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一直以来,学校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不高。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从初始简单的行政财务收支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院系为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营收支核算,经济核算变化很大。但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忽视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配备,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参与较少,未能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其次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滥用会计科目,不按正确的会计科目归集核算,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

  二、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体制。教育投入依赖政府拨款,高校财务缺乏理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由政府机关的附属机构转化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一个依靠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里,搞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校财会人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核算型报账制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在原有的工作职能和范围内注入新的内容。要树立效益理财观,逐步将办学成本与效益挂钩。要研究市场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要求,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高等教育工作规律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目前各高校内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活动的开展,财会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是高等院校办学体制的方向,既要认真宣传国家财经法律和有关经济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办学创收活动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又要帮助创收部门树立理财思想,同时也要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提供方便。在分配制度上要打破过去平均主义思想,要拉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配距离,创收与不创收不能一个样,效益好与效益差不能一个样,从而调动全校广大教职工参与各项办学创收活动的积极性,筹集办学经费以增强学校办学之整体实力。

  2.确立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正确地位。

  高等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涉及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而财务管理是这一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校内硬件建设,尽快改善办学条件。而要做到这一切都离不开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财务管理滞后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如果一个学校财务状况不好,资金紧缺,连正常的教学都不能维持,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高校管理必须确立以财务管理为重心,深入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3.加强科学预算,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

  (1)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新的预算管理要求核定预算,努力做到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拨款不足必须通过自筹资金予以弥补,进一步形成除政府拨款外,依靠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新格局。

  (2)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高校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使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第一,严格审批权限。学校各单位的经费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各经费申请单位负责人对申请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负责,按规定权限审定签发经费申请的校级领导必须检查所处理业务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并对其合理性、完整性及用款进度负责;财务部门的审批依据是原始凭证和资金运筹情况,并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资金运作以及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负责。第二,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实行计算机跟踪监控,采取“经费本”控制是实现学校财务预算管理,调动二级单位自觉理财积极性的有效办法。“经费本”办法即根据年初批准的各部门各项目的预算实行电算化管理,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向各院系处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财务人员要做到无经费本或经费本上余额不足不予办理,严格按照经费本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审核报销。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建立管理资产的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加强验收和使用管理。资产管理机构受托对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依据有关政策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管理办法,办理资产的验收、登记、调拨、转让、转性、报废等手续。

  (2)加强会计核算。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卡片,专人管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数量、价值、型号、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等,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物相符。

  (3)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分口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权属统一归学校财务处,实物管理权属及责任为资产管理机构或各使用部门,财务处在价值管理的同时有权监督实物管理部门的实物安全管理。

  (4)固定资产的购进、拍卖、转让,原则上应先经学校办公会议及资产管理机构评估讨论,财务处审核无误报批核准后方可进行。未经审核评估及批准而擅自处理固定资产的视为窃卖国有资产行为,予以处理。

  (5)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财务审计监督。对学校资产的运作以及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每年组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学校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点,核对财务账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相符。

  (7)加强产权管理。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保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外投资转移固定资产使用权一定要履行审批手续并坚持有偿使用,收取占用费。

  5.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

  (1)高等院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学校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其应包括:经济责任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校内各级财务机构的设置及岗位责任制、规范学校经济行为的管理办法等。

  (2)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

  (3)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4)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5)及时、真实、完整地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为学校领导的经营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

  6.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管理与监督中的作用。加强和规范财务核算基础工作,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按预算科目级次合理归集和分摊各项费用,严格经营成本核算,如实反映会计信息。

  高校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管理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要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促使高校综合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高教事业,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