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财政学科发展研究的重大问题

2006-01-10 0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一、学科发展的历史我国的财政学学科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道路。在传统体制下,建立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学学科体系。我国财政学界在财政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财政概念及其本质的探讨与争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界说,主要有“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说”、“剩余产品说”、“社会共同需要说”、“价值分配说”等。这些界说界定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及财政职能,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具体的财政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财政学学科建设也步入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我国财政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借鉴西方财政理论的有益之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学学科体系就必然成为建设目标,这意味着对传统体制下财政学学科体系的“革命”,其中以学科内容的更新与整合为核心。围绕着这一目标,中国的财政学人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努力与探索,包括介绍、学习、分析、评价、借鉴西方财政理论,并紧密结合中国实践,努力建立起适应中国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理论体系。

  综观国内外财政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出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财政学学科研究对象在内涵上不断扩展,二是财政学学科构筑基础拓宽,三是财政学学科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相互融合,四是财政学学科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与发展。

  二、对重大问题的研究1.对公共财政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我国财政学界对公共财政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包括对公共财政进行理论上的界定,对公共财政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二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经济作用———财政职能定位等基本理论问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有些问题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但是学术争辩或争鸣对于澄清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深化对公共财政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及准确把握其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财政运行方式或运行机制的研究。对财政运行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财政对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我国财政学界对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对公共财政的界定或表述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在公共财政的基本规范以及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些实质性内容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公共财政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与构建,包括公共财政支出制度、公共财政收入制度、税收制度、国债运行机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政策、预算管理体制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思路与对策措施。

  3.对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自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的走势以来,财政学界就对反周期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包括对积极财政政策目标、政策力度、时机把握、具体措施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而伴随着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投资膨胀、物价逐步走高的宏观经济形势,对财政政策由积极向中性的转型就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大问题,我国财政学者已经开始了有关的对策性研究。

  4.对税收制度改革的研究。近年来,财政学界围绕公共财政制度建立这一核心,对我国税制结构模式,主体税种、地方税体系、分税制体制、税收征管制度等整个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积极推进了我国税制改革的各项实践,具体包括我国正在或即将推出的税费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完善、增值税转型、“两税合一”以及税收征管改革等。

  三、学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对财政学学科内容的整合还没有真正达到符合中国实践的要求。在我国财政学学科整合过程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中国社会实践要求不相一致的地方,如对西方财政理论,还没有真正做到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有益借鉴,也就是说,对西方财政理论与政策,应该是在借鉴其精髓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一定要从中国现实出发,必须将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紧密结合,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尚有一定差距。

  2.财政学科与其相关学科的结合研究还不够。世界范围内财政学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对学科研究对象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就要求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但是,从我国财政学科发展现状看,这方面的要求还远没有达到。

  3.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学科发展建立在对社会实践进行充分、透彻认识的基础上,作为应用经济学科尤其如此。但是,从财政学科研究与发展现状看,对社会实践进行充分透彻认识这一至关重要环节并没有被放到应有的地位,不能够下大力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及分析方法不恰当等,导致不能够准确把握实践,就必然使学科发展失去应有的根基。

  4.对学科发展的科学预见性和前瞻性还不够。学科发展是建立在对学科历史、现状与未来宏观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的。这其中,如何对学科未来走势进行有科学根据的预见,是关系学科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至关重要环节。当然,这同样建立在对社会实践未来走势进行科学预测与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不能否认,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在学科研究中,过于注重眼前,忽略未来,注重时效性,忽略前瞻性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前瞻性和预见性研究不够,必然影响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的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