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市场平台上的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2006-05-26 14:58 来源:中国财经报·高志勇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是指公共财政资金由财政按照部门预算拨付支出部门后,支出部门为保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而对这部分资金进行的业务管理活动。充分认识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市场性特征,运用市场原理和手段,加强公共部门财务管理,是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1、运用公共授权原理促进公开透明。部门预算安排的资金是公共资源。花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就必须让公众明白,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共部门内部的民主与公开,也是对局部业务内容在可能做到的层面和范围上向公众公开。做到公开透明,就可能防止公共管理人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对公共管理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做到公开透明,就可能增加公众参与,实行民主理财,提高决策科学性,减少办事失误。做到公开透明,就可能增强公共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对组织负责和对公众负责的一致性,努力把公众的事情办好。

  2、运用市场竞争原理引入公共领域充分竞争。竞争是市场效率的法宝,公共部门在履行职能中用公共财政资金购买市场产品和服务,保障公共运行,面临公共采购效率问题。要实现公共采购效率,必须在公共采购中引入充分竞争,靠充分竞争“挤干水分”。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有些所谓定点采购限制了公共采购的竞争,掩盖了交易漏洞,难以实现效率,如属行政许可也应重新审视。实现充分竞争还必须使公共采购真正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公共部门不能自产自销市场产品和服务。政企不分,公共部门“小而全”的传统保障方式无效率可言。政府应从制度上彻底解决政企分开问题,公共部门应该支持和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不断完善市场制度,实现公共部门效率和市场效率“互惠双赢”。

  3、运用消费替代原理压缩公共运行成本。公共部门根据市场产品供求情况,选择既满足公共管理效用需求,又节约公共支出的合理替代品。避开消费新上市产品,控制消费奢侈品,通过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公共部门财务效率,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和少花钱办好事的目标。

  4.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原理优化公共项目选择。公共财政资金一方面存在着“捉襟见肘”的现象,另一方面又面对“效率因惑”,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决策失误、管理松弛、财力分散的损失浪费与无效。诸如只争项目不严格论证,无人承担效率损失的责任,项目专项资金在支出范围上成为万能资金,小任务大预算使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优化公共项目选择,应作为政府和财政部门优化公共财政决策的重要内容。要突出公共受益、长远受益、循环受益的项目。一是增强项目选择的计划性。各级财政和相关业务部门应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与维护,确立建设项目的优先等级,不搞临时抱佛脚。二是增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完善专家论证制度,加强对部门申报项目的审核,确立专家论证和预算评审的决策基础地位。三是增强项目实施的制约性。建立项目决策权和项目实施权相分离的机制,使项目决策权与项目实施权分离,决策主张者对项目选择的有效性负责,实施者对项目管理和落实的有效性负责。总之,要实现公共项目论证可靠、预算合理、运行有序、结果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