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对东北农民增收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2006-11-13 09:43 来源:李慧敏 李浩研

  摘 要:振兴东北经济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而农业中的一系列问题又有待于财政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从分析影响东北农民收入的各种因素入手,进一步剖析现行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怎样提高东北地区农民收入提出了体制创新与若干建议。

  关键词:东北经济;农民增收;财税政策;体制创新

  1 问题的提出

  振兴东北首当其冲的就是怎样解决东北国有企业问题,但是作为东三省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农业来说,无论是从对GDP做出的贡献度来讲,还是从战略重要性上讲,都是不可松懈的一个环节。而财税体制的完善与否又是关系振兴东北农业以至于东北整体经济的关键所在,所以应从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方面入手,深化东北农业的财税体制改革,使得在新形势下,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 东北农业与财税体制的现状及矛盾

  2.1 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为了详细地说明问题,我们把东北地区各产业构成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进行相互比较,可以看出4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均出现“二、三、一”的产业发展序列,但三个产业在各自GDP的比重还是有区别的。具体来讲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非常相近,其第二产业占一半以上比重,第三产业约占40%,第一产业占8%左右(其中长江三角洲的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为50.75%,而第一产业比重最低仅为7.97%)。环渤海经济带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几乎平分秋色,各占45.66%和44.28%.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为五成左右,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占12.85%,比其他3个地区高出2.79~4.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说明,东三省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有效发展,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见表1)。

地区 GDP(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珠三角 11674.4 1023.9 8.77 5856.9 50.17 4793.6 41.06
长三角 23715.1 1890.8 7.97 12036.3 50.75 9788 41.28
环渤海 11229.2 1129.6 10.06 5127.1 45.66 4972.7 44.28
东三省 11602.7 1491.1 12.85 5764.9 49.69 4346.7 37.46

数据来源: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5月)的有关数据汇总计算而得。

  2.2 农产品积压,地方财政包袱重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和粮食储备基地,其大豆生产量占全国的35%,玉米产量占全国的26%.然而由于生产成本、质量和面临进口冲击等原因,近年来东北大豆、玉米等出现了大量积压,出现了“新东北现象”。目前,吉林的玉米积压已高达400万吨,相当于全省两年的总产量。粮食库存的增加,导致现有粮库政策性亏损加大,地方财政包袱沉重。在黑龙江省,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用于粮食超储的支出就达45亿元。黑龙江省级财政每年还需负担13.8亿元的粮食风险基金,但由于财力有限,尽最大努力每年也只能支出近7亿元,缺口达6亿多元。可见东北农产品严重积压,不仅给东北农业和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东北财政造成了严重负担,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

  2.3 农民增收缓慢,税费负担得不到解决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原因有三:第一,关键的市场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绝大部分产品价格放开了,政府无法提价,且即使提高农产品价格也解决不了农产品积压问题。第二,东北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上,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重微小,具备大中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仅占总东北农村人口的0.62%.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其流动能力和增收能力密切相关,进而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据测算,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28.可见,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的就业空间,进而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第三,从城乡二元结构和财税体制上分析,城乡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分割管理办法,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费用总量过低;农村税费改革没有得到预期减负目标,反而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如农村县乡政府收入影响到管理和办理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也是农民增收缓慢的诸多表现。

  2.4 财政支农力度不足,农业结构无法调整

  多数地区县乡本级财政的支农能力有名无实,或极其虚弱,现实的财政支农也只能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从而弱化了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北林区为例,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黑龙江省中等水平。2002年,全区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262万亩;人均区本级财政收入181.0元,人均财政总收入261.9元。近年来,全区本级财政每年能用于支持农业的资金大约150~200万元,占区本级财政收入的1%略强。包括近年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全区每年能争取到的农业项目资金大约2000万元,占2002年区本级财政收入的13.2%上下;其中来自中央财政的占70%左右,来自省财政的占30%左右。区财政主要是支持工资发放保吃饭、支持政府运转,支持农业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而对于中央和省市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县乡财政往往无力提供配套,甚至存在比较严重的截留、挪用等现象。

  3 解决东北三农问题的若干财税政策建议

  要解决东北三农问题,调整东北产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水平,必须从我国城乡财政分配关系的深层机制入手,以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通过完善财政和税收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资金和财力向东北农村地区回流,最终从振兴东北基础产业———农业的方式来达到振兴全东北的目的。具体措施:

  3.1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资源优化配置

  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个地区发展农业起一个辅助性产业作用,其所占比例不能过高,而东北农业是其得天独厚的传统产业,所以不能盲目降低农业在整体产业中所占比重,应结合东北实际,适当调整农业所占的比重,从而完善整体产业结构问题。另一方面,合理调整东北农业中的纯农经济与非农经济之间的比例,在大力发展纯农经济的同时,发挥东北独有的优势,进行各种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附加值,给农民创造多种收入来源渠道,增加农民在农村中的就业机会。

  3.2 建立农业积累机制,支农效率最优化

  必须提高地方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规模、结构、效率,建立地方财政农业积累投入机制。利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留成比例和减税让利方法,增强地方政府的财力,提高地方对农业的投入比例。地方财政应支持投资外部性大,风险高的项目,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农业的局部效率范围,弥补市场失灵,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增进农民的福利。

  3.3 减轻农民税费负担,提高农民福利水平

  因农业的专业化程度远低于工业,所以应尽量降低对农业征收的税费,以鼓励农业自身的分工演进,节省内生交易费用,打破农业低水平分工均衡。故而要将目前对农民征收的不合理、不公平的直接税费负担减轻直至全部免除,并且通过向农村地区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包括县乡村政府运行费用)的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水平。其主要途径是:第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按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村财政实际缺口安排转移支付。第二,逐步取消对农民课征的各种税费,建立城乡一元化的统一税制,即对从事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农民与工商企业一样课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不征收针对农民的特别税。第三,打破一些高利润率的涉农行业存在的政策性进入壁垒,使农民参与分工,进入那些报酬递增的领域,分享迂回生产、分工经济的好处。政府应鼓励涉农中介组织的形成和壮大,因其有利于农业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效率的改进和资源优化配置。

  3.4 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培养和吸纳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存在10年至15年的差距。由于农村较为落后、农民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周期长并且受自然灾害影响大,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工作见效慢、风险高。应当将科技回流农村作为财政的重要任务,支持农业科技推广、辅导、培训网络的建立,全面促进科技要素向农村回流。首先,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东北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其次,重建东北农业科技推广和辅导、培训网络。第三,建立农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监控体系,健全东北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最后,由中央和省财政支付经费,扶持培养农村适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打破农村人力资本供求的非均衡性,并将其列为全国性至少是省级公共产品,来为农村输送农业人才。

  综上所述,政府应注重东北农业问题上的制度创新,打破省际观念,着眼于东北全局看问题,发挥东三省农业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东北农业资源有效配置,开拓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平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M〕 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9

  〔2〕陈锡文 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3〕陈峥臻 “振兴东北”政策述评〔J〕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1)

  〔4〕仲大军 东北经济问题及出路〔J〕 开放导报,2003

  〔5〕杨小凯 经济学管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