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探析

2006-05-15 11:26 来源:缪艳丽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导致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和大公司纷纷破产。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决策,积极财政政策正式登台。

  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扩张型财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如1998年,我国首次大规模增发了长期建设国债1000亿元,在此后6年多的时间里,每年都增发1000亿~1500亿元的国债,累计达到9100亿元。这些国债资金的投入,先后拉动了各方面的投资规模达到了3.5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幅度一直保持在每年1.5%~2%之间,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策效应是明显的。

  积极财政政策是用高国债、高财政赤字的方法,拉动国内经济。但如果财政赤字长期高位不下,加上一些地方隐性财政风险,就容易诱发财政风险。自2002年起,财政赤字跃居3000亿元以上,并接连创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连续三年,我国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都逼近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3%.

  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启动后,政府财政支出就应相应减少。我国的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正是顺应了这一变化。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并带来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粮价逐步攀升,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标本兼治地进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并已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消除了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保持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当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缓解,但基础不巩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主要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机制尚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依然突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加。这表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甚至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而且易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适时转向。再加上目前投资规模很大,社会资金较多,也有条件调整财政政策的取向。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经济又并非全面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而且没有强烈信号表明近期会发生高通货膨胀,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的,是又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是非常英明正确的,展示了中央驾驭经济全局的艺术日臻成熟。

  三、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这是必然趋势。中国多年来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客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做出调整。稳健财政政策是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积极财政政策那样的扩张,也不同于紧缩型财政政策那样一种收缩,而是从过去积极财政政策的轨道上逐步地退下来,逐步减少它的扩张力度。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光意味着适当减少国债的发行,还包括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投资结构。因此,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之后,不仅不会影响现在我国目前的建设速度,而且目前投资和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还会得到国家财政的进一步支持。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讲的中性财政政策),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规模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投资规模,腾出一部分财力,用于大力推进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支出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助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稳健也能保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平稳增长。总之,财政政策要配合我国宏观调控机制,解决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但同时还要制定其长远目标,做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