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议福建财政解困

2006-09-21 16:24 来源:俞元鹉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城市,海外经济投资等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建国以来,福建的政府及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产供给全面提升,需求全面拉动经济增长。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241.7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长11.5%,达1998年以来最高增长水平。地方级财政收入304.65亿元,可比增长16.8 %,财政支出452.07亿元,增长13.7%.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一方面产业、投资与社会消费结构不匹配等诸多原因,造成福建经济增长与财政萎缩的矛盾,应引起福建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滞后因素影响下,福建财政收入也面临不少困难,增幅多年来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更应引发人们的反思。从而福建财政困难不是一个单纯的财政问题,而应放大为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财政环境要素所组成的大环境问题。福建财政解困,应从方方面面入手才能“对症下药”。

  一、福建财政收入增长“缺氧”

  (一)福建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与财政困难

  1、经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福建的发展历来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在海峡两岸对峙的年代,福建因处于对台前线,国家投入很少,导致基础设施欠帐多,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2、沿海地域优势不能发挥。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持续繁荣,长江三角洲后来居上,夹在中间的福建不仅外来投资被分流,民间资本也纷纷“出走”谋求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南北夹击”,凸显了福建腹地狭小、交通不便、辐射力不强的天然弱势,而两岸关系僵局持续,福建对台的天然区位优势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3、福建投资软环境差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一是福建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无形中制约其经济增长。福建地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赋予了该区域人文以天然的定位,作为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福建文化带有相对的封闭性,守成并存的文化性格,沿海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征。这种文化生态环境无疑对于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运动起着精神意识的作用。在历史上,福州曾是著名的商业重镇,但现在福州在中国经济大舞台上还未有惊人之举,这个城市仍秉承着与生惧来的风格——不瘟不火、悠闲安逸。这个城市在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皇室成员的庇护所,这多少造成了它与世无争、平和安详的城市性格,它无法向人们提供市场竞争所需的那种激烈的氛围。

  二是福建投资软环境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办事效率低,外商反映办事难的问题仍很突出;政府部门有些管理和检查的行为不规范,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治;为外商投资经营配套的一些社会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省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这与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形势和我省新一轮创业的战略目标要求不相符。

  总之,福建经济增长滑坡趁势明显,经济蛋糕的缩小引起财源匮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财政蛋糕的做大。

  (二)福建经济产业结构和税制制度不匹配与财政困难

  一是主体产业的税种划归中央。第二产业是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3年第二产业增长值2495.6亿元,增长16.1%.但第二产业的主体税种,如增值税与消费税等的税收收入均上划中央,未能做地方财政蛋糕。同时福建企业的知名品牌太少,企业规模还偏小,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6000多家,税源严重匮乏。因此,从主体产业做大蛋糕难度不小。

  二是逐渐抬头的第三产业对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拉动较小。从发展潜力看,近年来,第三产业和非公有经济呈现上升势头。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040.6亿元,增长9.2%,总量占了生产总值的39%.但第三产业征收的税种税率普遍较低,且第三产业企业规模小,多采用定额征收的方法征税,第三产业的增长潜力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力量微弱。

  三是沿海经济优势也未能福及地方级财政收入。福建作为沿海省份,口岸优势在关税中得以充分的反映。而关税却被列入中央税种,地方级财政同样未能受益。

  四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几乎消失。

  (三)中央集中过多与福建财政困难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将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数额大、增长稳定的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一些零散、小税种划为地方固定收入。同时为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又推出多项税种减免与取消政策,地方税种范围日益缩小,福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潜力严重萎缩。1994-2002年福建省一般预算收入年平均增长14.6%,落于全国第20位。而同期上划中央税收增幅逐渐上升,1994-2002年福建省上划中央税收年均增长19.2%,超过地方级收入增幅4.6个百分点。

  (四)省内地域间经济财政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域优势,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在全省经济中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山区市县经济总量与增长速度均较落后。地区间经济发展悬殊,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全省经济与财政的协调发展。

  二、福建财政支出增长“缺水”

  (一)中央转移支付政策与福建财政困难

  1999年,中央将福建列入沿海发达省份,从此福建省几乎享受不到转移支付政策。一是在全国范围内难以形成公平,致使福建省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均丧失了基本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在缺乏后盾的情况下,福建财政支出增长乏力,1998-2002年福建财政支出年均增幅11.8%,已落于全国末位。

  (二)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不足,导致福建财政职能的萎缩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市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外商投资与私营企业的发展,致使财政由直接投资转变为间接引导作用,对经济拉动作用相对变小。

  二是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逐渐退出经营性领域,无形中缩小了财政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现象严重,间接造成财政职能的萎缩。显见的是,近年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已降为2003年的8.6%,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严重不足。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管理最少的政府”。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认识已逐渐被现实所否定,脆弱而没有伸缩性的经济制度,也不能适应与日俱增的社会需要,从而必须扩充政府职能,才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福建市场与财政调节功能的脱节,将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只有正确定位福建财政的职能范围,才能最终构建一个经济财政的良性循环。

  三、福建财政解困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全力培植财源。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挤出经济泡沫,引入以项目带动为主切入点,以工业园为承载点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路。提高福建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我省经济发展后劲。

  (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带动全省财政协调发展。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首先要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要形成新的增长极。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筑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推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沿海与山区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组合,带动全省经济布局的合理化、高效化。

  一是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带动闽东和闽北发展。将福州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位城市,用产业集聚带动经济总量发展,在福州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地。

  二是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海湾城市群,其定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通过体制上的优势,走在福建发展的前沿、生产力的前沿,并以此带动漳州的经济发展,并向闽西、闽中、粤东、赣南拓展。三是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将形成一个民营经济发达的民营城市,成为福建最民主、最活泼的机制。带动莆田市的经济发展,并向闽中、三明拓展,形成以发展非公经济为特色,建成以重化工业、能源工业、旅游业、轻纺工业、建材业为主的综合性开发区域。

  总之,最终实现全省一盘棋,带动全省财政协调发展。

  (三)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机制,转换财政职能。财政部门要善于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经济,综合运用国债、担保、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探讨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的回报机制,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措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最终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四)进一步完善省以下体制,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进省管县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体制灵活性,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建立奖励性转移支付机制,充分调动各级财政培植财源,做大财政蛋糕的积极性。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并向贫困地区和山区倾斜,多渠道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财政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