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4 11:16 来源:杨槐璋
入世后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户和人才的竞争
根据我国加入WTO承诺的条款和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入世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国外商业银行竞争的压力。各种压力首先会集中地体现为:一是对国内的大中型优质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二是对国内银行优秀人才的竞争。此外,还体现为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手段等方面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会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经营管理方法带来重大影响,会使千千万万的银行员工的思想和工作受到震撼和冲击。甚至要接受十分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洗礼。然而,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才会是我国的银行业和银行职员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们认为加入WTO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当然,再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银行业也没有必要因为加入WTO而惊慌失措,其原因是由于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还受到有限的约束,在五年时间里才分批进入中国市场和享受国民待遇。所以只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有高效率的行动,做好有关方面的准备,我们就完全有可能很自如地应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现代商业银行要能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网络系统,否则真正的竞争优势是难以形成的。而国外银行进入中国后由于规则限制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系统网络的,而只能是局域网。所以它还不可能对我国的银行业构成根本的威胁。
商业银行应加快改革步伐,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银行业整体看应解决的问题和措施
1、健全和完善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使法律法规能适应国际惯例的要求,并使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和竞争行为在符合法律、规定及国际惯例的条件下进行。应该看到加入WTO以后加速法律制度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行为,创造依法经营和依法竞争的环境,保障金融业的秩序和金融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2、对商业银行的体制进行改造。对此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集团化、股份制的改革;二是对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从体制上和经营管理上加大民营化的程度,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造现有的股份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从而增强生存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3、建立市场化的体制基础。当前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改善市场竞争条件、推动市场竞争能够全面和完善。逐步解除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特别是国家政策给予国有商业银行的庇护;二是建立利率市场化的机制,为商业银行提供完善的利率市场运作条件,同时促进加快国内资金市场上的现金流动速度。
4、创造条件加快银行业混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环境能够与国际接轨。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应解决的问题和措施
1、按照效率原则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结构。银行的另一目标是高效率,效率和利润往往是一致的。早在30年代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就指出,企业是有边界的,不可任意扩张。他认为,若市场上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时,就说明市场交易不合算,应采取企业内部的生产办法,即应扩大企业规模;反之,如果在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费用大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说明企业规模太大,应该缩小企业的规模,退回到市场去,采取市场上交易的办法。以往,由于银行之间的粗放竞争都将扩大经营机构为重要的手段,于是整个行业的经营成本显然增大,而至今此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然而,适应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持基础的可以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且经营成本低廉的虚拟银行又还稀缺。所以,应当合理地撤消现有的经营成本高以致亏损的、总体布置不合理的机构和网点。并调整人员结构,压缩不适应银行经营管理要求的人员。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和虚拟银行的建设,改造经营机构的功能,充分集成经营服务品种,广泛开展中介业务,丰富经营内容。在银行的内部改革中应该积极地探索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管理办法。在银行内部应该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一些地区和机构优先配置资源(也可以将它视为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一些试点性的机构的经营机制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经营方法和种类适应当前和未来需要。当加入WTO后能首先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并在未来三至五年中为银行内部改革提供示范作用。这就要对这些机构合理充实既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并且还应该创造条件聘请外国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采参与管理和经营,使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文化和方法能交流到中国来,促进中外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能互相融合渗透,从而推动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管理惯例靠拢的步伐。
2、建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的分配制度和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与国家公务员的分配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在实际工作中各国有商业银行都作了一些内部改革。但改革的内容并来有质的飞跃,即使实施了一些内部改革,总体来看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现实的政策、制度条件可以肯定地讲,已经严重地不适应当前经营管理的需要,甚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管理和改革的进步。所以,应该建立新的分配制度。我们应当把握改革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并形成分步实施的步骤,设置过渡期。所谓过渡期也就是非稳定期。而整个过渡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改革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跳出公务员的分配模式,初步建立起适应商业银行管理的企业模式。并体现出以下的特征:一是以经营效益为核心,以定量计酬为主要方法,改革当前以行政定级为主的制度。二是银行内部员工的分配根据不同岗位实行不同的方法。即:将人员分为两大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而在管理人员中又细分为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并分别按照不同性质的岗位考核发放薪酬。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时限应相对长一些,可以按年考核,实行年薪制。一般人员考核时限应短一些,可以按月或按季考核,实行月薪制。业务人员实行以完成工作量为主的计量薪酬办法。计量的时限以按月为主,有的可以按季,还可以按周。实行以月计酬为主,多种分配方法结合的办法。此过程大致用三年左右时间门第二,改革的完善阶段。这一阶段要突出使国有商业银行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分配制度与方法的要求,并建立与国际管理惯例基本相适应的办法。在分配上形成和造就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分配制度和体系。这一阶段的特征应该体现出责任、效益与个人收入的联系更密切、更系统和全面的关系。这一阶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第三,与国际管理方法并轨阶段。这个时期我国已经加入WTO五年或者以上的时间,那时国外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已经具有能够享受国民待遇的条件,国内外的商业银行都处在了平等的环境中。所以在基本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上银行之间无疑需要接近。然而,接近不意味着等同,我们还需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特征来创建适合我国国情和要求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方法。当然,以上问题目前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就是解决第一阶段的问题。
3、优化经营结构,丰富经营品种。宏观上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根本方向是走混业经营的道路。但是,我国银行业现实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外部政策环境,客观地讲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条件,还需要抓紧解决银行内外的基础性问题: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占绝对比重,经营上过度依赖信贷收入。据资料反映,我国国有商有银行的经营收入90%以上来自存、贷款,股份制商业银行80%以上的收入来自存、贷款。这种狭窄的收入来源,反映出银行急需通过创新收入渠道来丰富收入来源。这种单一的经营结构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机构整体效率的发挥,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经营风险,这与未来的市场竞争要求差距是很大的。二是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现代银行商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机构设置的依据基本上还是以产品为对象,而缺乏创新功能和广泛适应市场的机能。三是开展中介业务的基本能力还比较缺乏,在某些问题上甚至还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基本条件的准备。此方面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对此应该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效率出发,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根本要求解决好以下问题:一要重组内部机构职能,强化创新能力。二要优化客户结构,全面发展客户。国有商业银行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