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4 13:49 来源:国际金融研究·陈宁
内容提要:1991~2003年,墨西哥银行业先后经历了依靠内资的私有化改革阶段和依靠外资的自由化改革阶段,改革成效迥异。本文对其两个阶段改革过程和改革成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从墨西哥改革经验来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比单纯依赖国内投资者更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防范引进外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从引资目标、会计准则、产权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法律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墨西哥银行业重组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银行重组 墨西哥经验 引进外资
从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银行业改革的历史来看,从1991年到2003年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改革阶段,1997年之前是完全对内开放的私有化改革阶段,之后是完全对外开放的自由化改革阶段,两阶段改革成效迥异。本文对墨西哥银行业1991年至2003年的改革实践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重组提供借鉴。
一、1991~1996年的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
(一)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原因
由于上世纪70年代墨西哥政府高额负债以及80年代的经济危机,萨利纳斯(Salinas)政府上台后,决定寻找一个特别的收入来源来满足其财政和政治竞争需要,而拍卖国有企业不仅能为政府带来巨额收入,并且将减轻这些已经没有赢利能力的企业给政府带来的负担,在面临一系列比索危机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期望私有化能够提高金融系统的运行效率,更重要的目标在于从银行私有化中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墨西哥政府曾经于1915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因财政原因没收银行资产,加之90年代初期墨西哥被萨利纳斯政府高度统制,总统实际拥有无限的政治权力,可以任意剥夺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所以在1991年的银行私有化过程中,购买者对政府不再没收银行的承诺信任度很低。一方面面临着被剥夺资产风险的投资者显然不愿意为银行支付溢价。另一方面政府却力求将银行卖个好价钱,双方博弈的结果造成新银行的资本数额很低。从而使整个墨西哥银行体系和存款保险体系面临巨大的风险。
(二)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的经过
1.法律准备和制度安排
1990年5月2日,萨利纳斯总统向议会提交了宪法第28条修正案并获得通过,给银行私有化打开了方便之门。同年6月,政府颁布了新的《信贷机构法》和《金融机构调整法》,从而开始了商业银行私有化的进程。同年9月5日,根据萨利纳斯总统的决定。成立了银行私有化委员会并制定了银行私有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建立高效和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实现银行股权结构的多元化,避免股权过于集中;保证银行体系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银行管理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高效的管理能力;确保在不排挤外国资本参与的前提下,银行业由墨西哥国内资本控制;促进银行业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保证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确保银行拍卖过程中获得合理的价格;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制定稳健的金融和银行业务准则。1990年9月25日,墨西哥银行私有化委员会颁布了两份文件作为私有化的核心原则,即《私有化程序的一般原则》和《当事人登记和批准程序》,规定了私有化的程序和银行私有化委员会的构成,为私有化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私有化改革的实践
1991年私有化改革启动时墨西哥共有18家银行,其中4家控制着银行业总资产的70%。在私有化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外资被基本排除在外。在面临被没收风险的情况下,银行出售过程中很难获得溢价,为使拍卖银行所得的收入最大化,墨西哥政府一方面控制拍卖过程,另一方面采用了远远宽松于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会计制度,从而降低银行的帐面不良贷款比率,提高市场价格。
1991年6月至1992年7月,墨西哥政府先后进行了6轮招标,并从中获取了124亿美元的收入,在短短13个月内就完成了全部18家银行的出售。为实现拍卖收入的最大化,墨西哥政府将18家银行分为6组,最后有54家团体或个人竞购者参与了竞拍,每家银行的竞购者为2~5家不等。公开拍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最终中标者的出价往往大大超出其意愿出价,与其他国家相比,墨西哥的银行在拍卖过程中的溢价非常可观。18家银行拍卖成交价格与帐面价值比率(bid-to-book rate)通常在2.5到5.3之间,平均达到3.04,而美国80年代并购时该比率只有1.89(Unal and Navarro,1999)。同时,在被拍卖前,墨西哥国有银行的逾期贷款份额、资产收益率以及资本资产比率都已严重恶化(Gunther et al,1996),Unal和Navarro在1999年进行的一项分析也表明,墨西哥的银行的拍卖价格比股票市场价格溢价45%。而银行家之所以愿意承担溢价的原因在于,大多数投入的资金是借入资金,有些甚至就是从他们所购买的银行的贷款。
在出售对象的选择方面,政府力求使股东多样化,投资者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金融经纪机构,在1982~1988年马德里(Madrid)政府执政期间,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发展缓慢,而股票经纪机构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投资者宁愿将其资产交由私人股票经纪机构管理,不少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也转而在股票经纪机构谋取职位。银行业私有化伊始,一些金融经纪机构就将组建金融集团或控股公司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把要收购的银行作为其金融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墨西哥被认为是世界上惟一一个由经纪机构购买银行的国家。最初的3家银行拍卖时,最热门的买家是墨西哥25家证券机构中的15家,到1992年8月,全国共批准建立了20家金融集团,其中15家集团拥有银行。二是个人股东,个人股东在任意一家银行中所持股份不得超过5%,经过金融管理部门的特别许可最多可达到10%。三是墨西哥主要的工业集团,包括Grupo Desc、Grupo Visa and Pulsar在内的多家工业集团都购买了银行的股份。
3.私有化改革的效果
大规模的银行拍卖过后,墨西哥银行信贷总量大幅上升。从1991-1994年短短3年中上升了一倍。而住房贷款则上升了至少两倍。然而贷款的快速增长并未伴随着存款的同步增长,在1993~1995年期间,贷款增长速度超过存款增长速度20%,其中的差额由银行间借贷尤其是外国银行外汇资金填补,这又为1995~1997年的银行危机打下了伏笔。贷款数量上升的同时,墨西哥银行体系迅速集聚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由于会计制度的差异,墨西哥银行公开宣布的不良贷款数据与按照通用的会计准则计算的不良贷款存在较大差异。除已经公开的不良贷款外,还应将以下两部分计入不良贷款中,一是已经被续期的不良贷款本金,二是由存款保险体系开出的承诺期票。①到1996年末,墨西哥银行业公开的不良贷款总额、续期的不良贷款本金总额与承诺期票数额三者之和占到银行总贷款的52.4%,银行体系存在大量风险,在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中,由于政府错误的汇率政策,更加速了银行体系的崩溃,从1995年12月到1997年9月,墨西哥银行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为负值,银行无法正常运作,标志着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的失败。
(三)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1.监控体系的缺失——银行风险扩大的外部原因
贷款数量的非正常增加和不良贷款的上升是导致墨西哥银行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三方面的监控而得以避免,即政府管理者、银行股东和银行存款人尤其是大额存款人。而在当时的墨西哥,这三方面的监控都是严重缺位的。首先,政府管理者效率低下并且缺乏经验,政府不仅
制定了极端宽松的银行会计标准,同时缺乏监管权威,也缺乏及时掌握充足银行信息的渠道,因此,墨西哥银行业实际处于一种自律状态。其次,由于事实上产权不清晰,银行的股东同样是无效的监控者。1991~1992年的拍卖过程中。投资者说服了政府给他们筹资的时间,最终的付款计划要求在竞拍成功后付清20%,30天后付20%,剩余的60%可以在4个月后支付。投资者则利用竞拍成功后的5个月时间从其他小投资者、商业票据、外国银行、其他墨西哥的银行筹集资金,一些投资者甚至以购买的股票作抵押,从所购买银行获取贷款来支付购买款,贷款额最高达到购买款的75%。改革之后,虽然银行已成功地进行了私有化,但由于投资者自己并没有投入足够的风险资本,实质上产权并不清晰,造成银行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彼此监控的动力不足。政府与银行股东监控的缺失使得墨西哥的银行的存款者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而银行存款保护基金(FOBAPROA)以其可获得的收入来源承担了存款保险责任。银行存款保护基金除了银行支付的有限资金外,还可以从央行贷款,墨西哥央行明确承诺将为所有银行存款提供保证。由于无限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银行存款人不会轻易退出有风险的银行,存款人的外部监督同样形同虚设。
2.内控管理失效——银行风险扩大的内在基础
内控管理体系失效被普遍认为是墨西哥银行业陷入困境的基础,但在导致内控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方面还存在争议。
“经验不足论”(The inexperienced banker view)者强调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墨西哥当时金融渗透程度还非常低,银行家们认为进入服务水平很低的墨西哥银行市场能够获取很高的回报;(Mansell-Carstens,1996),并认为他们进入了垄断行业(Gruben and Welch,1996),但他们低估了墨西哥的银行市场的竞争性,从而陷入了争取市场份额的严酷竞争之中。使得有些银行不得不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平衡点以下运行。二是在墨西哥当时没有私人信用记录,银行在缺乏内部信贷分析系统的情况下,客观评价信贷风险的难度非常大,但银行家们由于并未经历过而并不了解。三是银行家们不理解保护债权的难度。在墨西哥,追偿债务的法律程序非常繁琐,以至于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取对抵押品的处置权通常需要3-7年时间,所以抵押品处置率非常之低,1991和1992年仅为5%,1993年为7%,1994年为9%。
“隧道论”(The tunneling view)者指出墨西哥的银行家们实际上是一群精明的商人,对外部环境非常了解。一些银行家以所购股份作为抵押从收购银行贷款来支付购买款的行为证实了这一点。1995~1998年,有20%的大额贷款是贷给银行管理者的内部贷款,这些内部贷款的利率比普通贷款低4个百分点,违约率比普通贷款高33%。抵押品处置率比普通贷款低30%。这样的现实情况也支持了“隧道论”者的观点。
“经验不足论”和“隧道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分别强调了墨西哥的银行内控管理体系失效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经验不足论”强调银行经营环境的恶劣,“隧道论”者则强调内部贷款造成的影响。事实上,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原因都是不完整的,两种观点结合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出银行内控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
二、墨西哥政府拯救银行计划
鉴于银行业存在巨大的风险,从1997年起,墨西哥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银行拯救计划。首先,中央银行出资,由存款保险机构成立信托基金(PROCAPTE),向银行提供足够的资本,换取5年期的银行无抵押可转换债券,使银行达到9%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其次,由于墨西哥的银行拥有大量短期美元债务,在中央银行开设了特别美元信贷窗口来向银行提供外汇。第三,通过存款保险机构的回购计划将不良贷款逐渐清出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在实施拯救银行计划的同时,政府也对银行业本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改进管理,使其拥有更好的发展基础。首先,严格限制内部人借款,要求银行公开包括其分支机构在内的合并会计报表,将关联方交易控制在银行净资本限额之内。第二,要求银行分散贷款风险,任何个人贷款不能超过银行净资本的10%或所有银行总资本的0.5%:任何企业贷款不能超过银行净资本的30%或所有银行总资本的6%。第三,提高资本要求,以银行风险资产的风险程度来衡量银行最低资金储备,同时要求银行在贷款前必须从相关机构获得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第四,从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虽然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无疑更近了一步。最后,改革存款保险规则,存款保险机构不再对商业银行提供无限存款保险,从2005年1月1日起,存款保险被限制在10万美元以内。
1995年2月起。墨西哥政府开始放松对外资持有银行股份的限制,到1996年末,对于外国银行在墨西哥市场上的所有权限制已经完全取消,放松外资进入的结果是,外国银行开始竞相购买墨西哥大银行的控制权,参与并购的外国银行主要来自北美和欧洲。由于历史原因,在拉美国家中,西班牙银行的参与程度最深,墨西哥也不例外,桑坦德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西班牙中央银行都购买了不同的墨西哥银行的股份。此外,墨西哥银行业引入的多为国际知名的银行业巨头,按照2003年银行家杂志的排名,墨西哥引入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公司、德意志银行和蒙特利尔银行分别排在第1、第3、第4、第12和第58位。1996年12月,外国银行只控制了墨西哥银行总资产的7%,而到1999年12月,外国银行控制了墨西哥银行业总资产的20%。到2003年12月,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82%。
表1外国银行对主要墨西哥银行的参与情况
┏━━━━━━━━━━┳━━━━━━━━━━━━┳━━━━━━━━━┓
┃被并购墨西哥银行 ┃外国银行 ┃外国银行所属国家 ┃
┣━━━━━━━━━━╋━━━━━━━━━━━━╋━━━━━━━━━┫
┃商业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 ┃加拿大 ┃
┣━━━━━━━━━━╋━━━━━━━━━━━━╋━━━━━━━━━┫
┃因贝尔拉特 ┃新斯科舍银行 ┃加拿大 ┃
┣━━━━━━━━━━╋━━━━━━━━━━━━╋━━━━━━━━━┫
┃墨西哥银行 ┃桑坦德银行 ┃西班牙 ┃
┣━━━━━━━━━━╋━━━━━━━━━━━━╋━━━━━━━━━┫
┃普罗普尔萨 ┃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 ┃西班牙 ┃
┣━━━━━━━━━━╋━━━━━━━━━━━━╋━━━━━━━━━┫
┃孔菲亚 ┃花族银行 ┃美国 ┃
┣━━━━━━━━━━╋━━━━━━━━━━━━╋━━━━━━━━━┫
┃塞尔芬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英国 ┃
┣━━━━━━━━━━╋━━━━━━━━━━━━╋━━━━━━━━━┫
┃塞尔芬 ┃摩根公司 ┃美国 ┃
┣━━━━━━━━━━╋━━━━━━━━━━━━╋━━━━━━━━━┫
┃东部银行 ┃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 ┃西班牙 ┃
┣━━━━━━━━━━╋━━━━━━━━━━━━╋━━━━━━━━━┫
┃ ┃西班牙中央银行、 ┃ ┃
┃比塔尔 ┃ ┃西班牙、莆萄牙 ┃
┃ ┃商业银行(葡萄牙) ┃ ┃
┣━━━━━━━━━━╋━━━━━━━━━━━━╋━━━━━━━━━┫
┃巴诺铭 ┃德意志银行 ┃德国 ┃
┣━━━━━━━━━━╋━━━━━━━━━━━━╋━━━━━━━━━┫
┃巴克莱塞尔 ┃德意志银行 ┃德国 ┃
┗━━━━━━━━━━┻━━━━━━━━━━━━┻━━━━━━━━━┛
续表1外国银行对主要墨西哥银行的参与情况
┏━━━━━━━━━━┳━━━━━━━━┳━━━━━━━━━┓
┃被并购墨西哥银行 ┃所购买股份占比 ┃备注 ┃
┣━━━━━━━━━━╋━━━━━━━━╋━━━━━━━━━┫
┃商业银行 ┃16% ┃ ┃
┣━━━━━━━━━━╋━━━━━━━━╋━━━━━━━━━┫
┃因贝尔拉特 ┃45% ┃在2000年控股 ┃
┣━━━━━━━━━━╋━━━━━━━━╋━━━━━━━━━┫
┃墨西哥银行 ┃51% ┃后升至75% ┃
┣━━━━━━━━━━╋━━━━━━━━╋━━━━━━━━━┫
┃普罗普尔萨 ┃70% ┃1995年开始控股 ┃
┣━━━━━━━━━━╋━━━━━━━━╋━━━━━━━━━┫
┃孔菲亚 ┃100% ┃ ┃
┣━━━━━━━━━━╋━━━━━━━━╋━━━━━━━━━┫
┃塞尔芬 ┃19.9% ┃B、L股 ┃
┣━━━━━━━━━━╋━━━━━━━━╋━━━━━━━━━┫
┃塞尔芬 ┃8% ┃ ┃
┣━━━━━━━━━━╋━━━━━━━━╋━━━━━━━━━┫
┃东部银行 ┃ ┃ ┃
┣━━━━━━━━━━╋━━━━━━━━╋━━━━━━━━━┫
┃ ┃ ┃两家银行控制了 ┃
┃比塔尔 ┃ ┃ ┃
┃ ┃ ┃40%的资本 ┃
┣━━━━━━━━━━╋━━━━━━━━╋━━━━━━━━━┫
┃巴诺铭 ┃ ┃控股 ┃
┣━━━━━━━━━━╋━━━━━━━━╋━━━━━━━━━┫
┃巴克莱塞尔 ┃ ┃控股 ┃
┗━━━━━━━━━━┻━━━━━━━━┻━━━━━━━━━┛
资料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评论》,2000年4月号;徐世澄:《墨西哥银行的私有化和外国化进程》,《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2期。
三、外资银行进入对墨西哥银行体系和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墨西哥银行体系的现状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成功地充实了墨西哥银行体系的资本,未进行风险加权的资本与资产比率从1997年开始持续上升,1997年末为9%,1999年末上升到10%,2003年末达到12%;其次。大大降低了银行不良贷款水平。随着外资的进入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墨西哥的银行必须将违约的利息和本金全部作为不良贷款来公布,但同时其不良贷款水平却不断下降,1997年12月新会计准则生效时,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0.2%,而2003年12月仅为3.2%o最后,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墨西哥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大大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4年第2季度的银行收益率比1997年第2季度高6.38个百分点。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在收益率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S.Haber,2005)。
(二)外资银行规避风险导致银行业贷款数量下降
由于墨西哥没有透明的破产法。加之法律审判体系非常低效,合同权利很难行使,导致银行对其资产所拥有的权利很容易受到威胁②。在这种状况下,基于风险考虑的外资银行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方面减少了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贷款,将更多资金用于对政府机构的直接贷款。银行对住房和私人工商企业贷款的比率由1997年12月的49%下降至2003年12月的30%(Haber and Musacchio,2004),绝对额下降23%。Haber和Musacchio研究外资持有给银行战略和表现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国内银行相比,外资持有的银行在贷款发放上更加谨慎,相同条件下,其贷款与资产之比低于国内银行4.6个百分点。同时,外资银行对借款人的监控更为细致有效,外资持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比国内银行低2.54个百分点。
由于墨西哥银行业从1997年开始向风险厌恶型转变,其在实体经济融资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只扮演了一个很小的角色。2003年末,墨西哥的银行贷款只占GDP的14%,而在典型的OECD国家,该比率要达到100%左右,这个比率也远低于1991年银行业私有化时的2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银行经营战略的变化,贷给非政府用途的贷款和GDP之比更低。只达到11%。墨西哥中央银行的调
查显示,2002年,只有15%的小企业、19%的中型企业和24%的大型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融资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减弱。
从银行本身而言。应该说外资参与下的墨西哥银行业改革是成功的,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大大增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但银行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与一般企业不同,作为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中枢,其经营策略和风险偏好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过度的风险厌恶的确能够抑制风险,但也会使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得不到资金支持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四、墨西哥银行业改革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综观墨西哥银行业改革的过程。政府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改革措施相当激进。不论是对内开放还是对外开放都采用了非常极端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墨西哥的银行业改革历程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与引进国内投资者相比,引入境外投资者更有利于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墨西哥改革实践来看,依靠内资的私有化改革对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在短短5年时间里使整个银行体系几乎陷于崩溃。而1997年开始引入外资后。却使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反观我国银行业改革,由于国内投资者参股银行业而引起的道德风险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股东通过违规关联交易行为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正因为如此,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逐渐被业界关注并获得了监管层的支持,从2002年起我国逐渐掀起了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到四大国有银行的引资热潮。
在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体制性约束。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够优化国内银行业机构的股权结构,还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增强我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入国际知名的股东,还能提升国内银行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有利于国内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与融资,从而为银行业下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更好地迎接全面对外开放后将面临的挑战。
(二)监管层必须关注引入境外投资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997~2003年的银行改革,使墨西哥银行体系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但同时也出现了银行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显著下降的问题,缺乏银行体系的资金支持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经济发展对银行间接融资存在高度依赖,企业间接融资比例非常高。2002和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分别为80.2%和85.1%,2004年末,我国银行业贷款占GDP的比重高达138.13%,单一的融资结构导致企业资本金不足,但在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现实条件下,依靠银行融资也是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惟一的选择。一旦银行体系由于风险厌恶而减少贷款发放,势必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强烈影响。
此外,还应该关注引入境外投资者可能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引入以短期获利为主要目标的财务投资者就是一例,由于财务投资者的介入对银行治理结构的改善和长期发展起不到根本性作用。在银行引资过程中还必须严格区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应按照银监会确定的5条原则选择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③。
(三)商业银行引资重组不能以收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
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中。在政府的“收益最大化”原则指导下。选择投资者时往往存在逆向选择行为,有着不良动机的“机会主义投资者”由于愿意出高价而在竞拍中胜出,而真正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投资者却由于出价不够高而被淘汰。收购完成后,竞拍成功者又会因为付出了较高成本而存在强烈的道德风险,从而产生了高的内部人贷款比率和违约率。墨西哥银行业改革实践证明,收益最大化目标是短视目标,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甚至可以说,“收益最大化”目标使银行业私有化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理想的投资者不仅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来促进风险管理组织的根本性变革。在选择投资者时,绝不能以股权的出让价格作为确定引资对象的最重要甚至是惟一的标准,而应综合考虑投资者各方面的情况来做出选择。
(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是引资重组的前提条件
在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准确估计不良贷款的数量和合理确定资产价格是重组的前提。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中,由于该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巨大差异,不良贷款被严重低估,造成银行售价偏高和对风险估计不足。
在外资入股我国银行的实践中。定价方法一般参考境外上市银行股票交易价格和同类并购市场的价格,以售价与净资产之比来进行横向比较。然而,由于外资依据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对净资产的认定与国内银行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拨备的计提方面差异明显。受历史影响。我国多数非上市银行拨备不足,且仅对贷款和应收帐款提取拨备。因此帐面净资产并不能反映银行的真实财务状况,对银行业开放形成了障碍。
1998年以后我国开始尝试建立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对五级分类制度进行逐步落实,并要求所有银行到2005年底全面实行五级分类制度并提足拨备,随着会计准则与国际公认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轨,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开放和重组④。
(五)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重组成功的基础
在墨西哥银行改革重组的第一阶段中,并没有通过重组达到清晰产权。所有者缺位导致银行经营者的风险控制意识弱化,同时加重了股东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由于不良贷款是产权不够明晰和产权基础设施薄弱的反映(沈联涛,2005),在这种非常模糊的产权机构之下,不良贷款的迅速上升并不出人意料。
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的产权关系也在逐渐明晰,银行业重组过程中,提高实力,克服资本约束固然是引资的重要目标,但通过引入投资者来使产权结构得到进一步明晰,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重组的效果。
(六)无限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存款人利益,但同时也削弱了存款人对银行的约束,同时在银行经营中形成软预算约束2005年之前,墨西哥一直实行无限存款保险制度,由银行存款保护基金(FOBAPROA)承担所有存款保险责任,由于墨西哥央行明确承诺对所有存款提供保险,对存款人来说,在任何一家银行存款都同样安全,从而使存款人主动放弃了“用脚投票”的选择权,这样虽然减小了“挤兑”等威胁金融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减少了一道防范银行风险的防线。
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商业银行大多存在隐含的存款保险,国有银行以国家的主权信用作为后盾,地方性银行出现风险时地方政府也会出面干预。大多数存款人虽然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随着银行规模增大,存款人风险意识呈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银行却由于风险可以不断得到转嫁和释放而面临软预算约束,导致新的风险不断产生。
国际经验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对一国的银行业稳定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应注意制度设计的合理性,采用限额赔偿并设置赔偿比例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大额存款人监督银行的积极性,而利用科学合理的差额费率,使费率与银行风险程度相吻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银行的道德风险。
(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司法环境是银行重组成功的外部保证
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外部环境会对金融生态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墨西哥银行业私有化改革就是在非常恶劣的外部法律环境中进行的。首先,政府滥用权力,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其次,法律体系不健全,在没有透明的破产法。其他相关法律也不完善的条件下,债务人有可能通过钻法律的空子来逃废银行债务;第三,司法体系低效,银行通过法律手段追偿债务的成本过高。恶劣的法律环境大大增加了银行正常运行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对逃废银行债务者却形成了一种逆向激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法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凸现,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健全完善之中,但距离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一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降低管理中的随意性;二是尽快完善金融立法,强调立法的前瞻性和法律体系涵盖的完整性;三是加大司法审查权和司法强制力,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司法保障作用。
注释:
①从1995年2月起。墨西哥银行被允许以其贷款从存款保险体系中置换出承诺期票,政府以此作为对银行进行救助的手段之一。
②例如在住房贷款中,贷款人为了逃废债务,可以将作为抵押物的住房“出租”给其家庭成员,由于“租房者”受有关租赁的法律保护,这样银行就无法收回抵押物。
③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005中国论坛”上指出,战略投资者应该是注重长期利益、与所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投资者。唐双宁还重申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应坚持5项原则、符合5个标准。其中,5个标准是:一是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权持有期在3年以上;三是派驻董事;四是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2家;五是技术和网络支持。
④2005年末,财政部表示,中国将于2006年年初实行与国际公认会计准则接近的新的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Stephen Haber. Mexico's experiments with bank privat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1991~2003.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9(2005)
2.Gunther, J.W., Moore,R.B.,Short,G.D. Mexican banks and the 1994 peso crisis: The importance of initial conditions.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7(1996)
3.Haber,S.,Musacchio,A.,Foreign banks and the Mexican economy, 1997-2004.Stanfor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4.Martinez Peria,M.S.,Schmukler, S.L.,Do depositors punish banks for bad behavior? Market discipline, deposit insurance, and banking crisis. Journal of Finance 56(2001)。
5.Unal,H.,Navarro,M., The technical process of bank privatization in Mexico.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6(1999)。
6.Del Angel-Mobarak,G.,Paradox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xican banking system,1941 ~ 1982.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7.Lucy Conger. The banks go on the block.(privatization of Mexican bank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v25.n3 (March 1991 )
8.Jose Enrique Riosvergara. A System reformed: Mexican banking advances in a climate of change. Latin Finance n44 (Jan-Feb 1993)。
(作者简介:陈宁,女,经济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