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16:32 来源: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1996年6月1日首先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由于目前我国外币存、贷总量仅占全部存贷总量的7%,所以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以减少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
一、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改革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通知》正式颁布了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文件,9月21日正式放开各商业银行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外币(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存款利率,由各行自行决定利率水平。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按银行业协会的规定执行。
2002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境内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即与中资银行统一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
二、我国外币利率水平的决定
1、美联储对市场利率的主导作用
美国在1986年完全废除Q号规则,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对美国的市场利率仍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联储通过它所掌握的贴现率来操纵市场利率的变动,美联储贴现率的变动始终是市场利率变动的重要依据。除个别年份外,绝大多数年份,美联储的贴现率与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是同方向变动的,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和贷款利率起了一个“窗口指导”作用。事实上,商业银行、其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公众以把观察美联储的贴现率当作一种习惯,而且非常敏感。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其经济的强弱一直影响着国际经济形势,因而美联储公布的利率一向是国际市场的基准利率,对国际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各国的利率变化也唯美联储利率是瞻。
2、我国外币利率市场化后的变化
我国外币利率市场化后,受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呈现出与各国利率变化趋同性。外币利率的凋整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美联储的调息,另一个是LIBOR即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化,还有一个是LIBID即国际同业存放利率的变化。盯住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和趋势,能使我国外币利率水平及方向与国际金融市场趋于同步;而LIBOR和LIBID利率水平更准确及时地反映每一天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情况,是各商业银行制定外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办理外汇资金拆放和外币贷款等具体业务执行利率的主要参考依据。
各商业银行在制定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时,纷纷在制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大额外币存款最高利率和外币贷款最低利率执行标准,根据客户的不同信用等级,分别执行不同档次的优惠利率。同时,改变以前基准利率为固定利率的作法,将基准利率与同档次LIBOR利率挂钩变为浮动利率,以LIBOR增减一定点数来报价。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利率由国家统一制定并实行严格的管制。外币利率的市场化,逐渐减少和消除了以前我国外币利率与国际利率差距过大,保持自有特点的状况,使我国的外币利率水平与国际接轨,其变动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动更加密切和一致,国际市场的利率波动会较快地传递到国内外币利率变动中来,直接影响国内外币利率水平。
三、外币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银行业外汇存、贷利差收窄,外汇利润减少
2000年以来,美国经济大幅滑落,处于疲软状态,为免于衰退,刺激消费,美联储于2001年1月3日至2002年11月6日,连续12次调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6.5%调至1.25%,为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从而引起全球性的降息浪潮。我国外币利率紧随其后,从2001年1月13日到2002年11月18日,连续下调了10次,调息的次数与幅度总体上与美联储调息基本接近。
通过10次调息,我国一年期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由 5.5%降至0.8125%,一年期外币贷款利率由7.875%降至2.625%,存贷利差从最初的2.375%降至目前的1. 8125%,与最初比降幅为24%,给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营运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影响银行业的外汇业务收益。
2、外汇资金运用渠道有限,资产与负债期限不相匹配
我国银行业的外汇资金运用渠道非常有限,除了外汇贷款以外基本上是靠对外拆放增加资金收益,而同业拆借市场不够发达,所以资金拆放往往仅限于在各银行系统内进行。外汇资金拆放通常以同档次LIBOR加一定点数计付利息,LIBOR的报价最长期限是一年,所以资金拆放的期限也是一年,但外币储蓄存款包含有二年期的存期,这就形成了资产与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当LIBOR利率一路下降时,银行的拆放利率与支付给客户的定期存款利率倒挂,导致银行组织的外币定期储蓄存款越多,亏损越大。
3、外汇贷款出现持续低迷萎缩状况,利率杠杆未发挥应有作用
国内企业经济效率普遍低下,虽然外币贷款利率水平大大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水平,但利率杠杆对他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即使利率降低,银行愿意放贷,企业也不愿贷,利率对投资的弹性不大。另一方面,银行为了避免增加不良资产,出现“惜贷”现象,只愿意将贷款流向效益较好的大中企业,而对利率敏感的小型企业,虽然有贷款的愿望,但由于资产规模不大,信用评级不够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所以,尽管目前外汇贷款利率水平持续走低,外汇贷款仍未走出低迷状况,没有明显增量。
四、积极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
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少利率变化对整体外汇业务的影响
在外汇利率市场化、国际化,存贷利差逐步减小,承担的利率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银行业应大力发展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小的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买卖等外汇中间业务,改变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思想。一方面,外汇中间业务风险小,手续费收入稳定;另一方面,外汇中间业务可以带来相关的保证金存款、贸易融资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增加外汇利润。
2、加快引进和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调整外汇业务资产负债管理,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规避和抵补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已被银行业广泛学习应用,在引进的同时,各行还应结合国内企业和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既有利于降低和分散利率风险,还可把握时机,利用利率的变化,获取收益,使企业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外汇负债成本降低,同时提高银行盈利水平,实现银企双赢。
3、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正确预测利率走势
外币利率市场化使我国的银行业与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国际市场利率的走势决定国内利率走势的形成和趋势。密切关注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跟踪国际资本的流向,研究利率走势方向,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应成为银行业的基本工作。
随着外币利率市场化的日益推进,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不断扩大,银行间争夺存、贷款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只有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才能保证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来抑制利率市场的异常波动,把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和最小范围内是现在急需解决的课题。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