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财经》:外汇储备注资银行的两刃

2004-01-30 00:00 来源:和讯网

  应及早看到此次注资之两刃,趋其利而抑其害,让投改革之机者几无空间

  如果不是《财经时报》5日透露消息,今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以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的消息,必将成为一则真正石破天惊的大新闻!

  海内外业界对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关注了很久。两大银行率先迈步,重组之首在于补充资本金,资本金源于国家出资,这些都已为业界所熟知。但谁也没有想到,此番注资动作如此之快,而注入两大银行的竟是450亿美元外汇储备。

  识者的第一反应是叫绝。以外汇储备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可称为一箭三雕或是更多:其一是不必动用本来就有限的财政资金,更避免了财政拨款获得批准的复杂程序;其二是不必由央行直接注入资金,避免了基础货币投放过大;其三是由于被注入的资本金是外汇而非人民币,兑换具一系列约束条件,避免了增加短期流动性,等等。总之,是实现了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的巧妙权衡。

  我们同意这种评价,认为此次国有商业银行注资方案的精心周到及其所折射的改革智慧,都是很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我们的担忧几乎同步出现: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抛开技术问题不说,单谈政府注资本身,会不会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引发大规模道德风险?此外,运用外汇储备既然被认为是成本最低,会不会形成所有其他问题金融机构都来打外汇储备主意的局面?

  真理到谬误只有一步。这次注资方案公布之后,媒体上有大量文章在赞颂的同时,特别喜欢强调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去20年改革成本,所以政府“埋单”理所当然。这种舆论气氛,就让人觉得不可乐观。谁都明白,仅仅承担改革成本不可能成为注资理由,政府此举的主旨应在于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保护储户的利益,同时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改革创造前提条件。但明眼人也不难看出,夸大其辞意在推波助澜,促使央行“埋单”数额增加、范围扩大,甚至成为所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最后出资人,其后果会十分可怕。

  除去不良资产重负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目前最期待政府出资救助者,恐怕莫过于深陷资产黑洞的证券公司。过往人们听得比较多的是“系统风险说”,意即问题券商如得不到政府注资被迫倒闭,则引发系统金融风险在所难免。此番央行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后又出现“理应补偿说”,指称当年证券市场曾为国企解困服务,如今得到政府注资理之当然。

  需要指出,证券公司与银行有质的不同,并不似银行可以创造货币,因此资不抵债、无法维持的证券公司退出市场,不仅不会引致系统风险,反可使系统更加健康。证券业本身不应存在“大得不能倒闭”的情形。此外,证券公司的所有者与国有商业银行也有根本不同。后者是国家,而前者已经大多为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有部分法人系国有企业背景,但终究与国家充当惟一股东的特大型商业银行大不相同,其破产不涉及国家信用。因此,国家没有责任和义务为资不抵债的证券公司注资。

  谈及政府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还需要考虑可能性,亦即政府所具备的条件。此番以外汇储备注入两大银行,大大降低了改革成本,可能会给决策各方带来一种误解,似乎中国在有限的财政能力之外,忽然发现了一块新资源,救助问题金融机构有了最佳手段。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偏高的现实,更易使人对可能动用的外汇资源无限放大。倘如是,则不仅获得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会将新进资本金看成“容易钱”不予珍惜,其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向外汇储备伸手也势所难免。

  这当然是一种反理性错觉。国家此番注资国有商业银行、而且由央行动用外汇储备落实是项注资,虽属精明之举,终究是不得已的选择:这种行动本质上是将广义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或多或少会损害央行的独立性和控制货币的能力;动用外汇储备在短期内不会给基础货币带来压力,但最终会;而且,外汇储备毕竟是一国长期偿债能力的基准,关乎中国对外筹资的成本,其可动用部分相当有限。因此,这种做法用于一时一事、恰到好处或可称高妙,一旦被视为“普适良方”,则可于瞬间走向反面。

  中国改革的往昔实践中,已经有不少正确方案在操作中被迅速扭曲的先例,最近、也印象最深的就包括1998年前后推出的“债转股”最终走入歧途。改革本身是一场博弈,利益各方较量之后,结局与初衷可能会相差很远。比较好的办法,是及早看到一项正确举措之两刃,趋其利而抑其害,让投改革之机者几无空间。例如此番外汇储备注资银行,即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