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流动性滞存与通货紧缩

2006-04-06 15:48 来源:

  通货紧缩是几年来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难题。在本文中,笔者提出流动性滞存原理,用来解释我国的通货紧缩现象,对该原理与此前有关原理的承继和发展关系、以及有关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并依此原理提出缓解我国通货紧缩的方法。

  一、 流动性滞存及其意义

  流动性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指一种资产在交易中能迅速变换为别种资产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以此分析,不同的资产——实物资产、生息资产、货币等——其流动性也不同,其中货币是最富于流动性的资产。第二、指货币与资金。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中的流动性,是指流动性的第二种含义,指货币与资金。

  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从社会总供求关系上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即社会总供给(AS),可用出售该总供给量的销售总收入(Y)来表示。这一货币总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部分。其中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又分别变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若政府收入用T来表示,则初次分配的结果变为C+S+T.通过储蓄转化为投资(I),政府收入变为政府支出(G),C+S+T经过再分配变为C+I+G.C+I+G就是社会总需求(AD),用社会总支出(E)来代表。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T和G是由政府控制的政策变量,属于外生的经济调节变量。所以,社会总供求原生的相对数量关系,即C+S和C+I的相对数量关系,就由经济体系的一对内生变量——投资和储蓄的相对数量关系决定。这一分析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Y(AS)——个人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C+S+T——C+I+G—— E(AD)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即Y-T)与消费之差。储蓄有多种形式,如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和股票以及因非消费目的而持有现金(窖藏)等。

  如果储蓄不能及时地转化为投资,就会出现流动性滞存问题。流动性滞存是指在上述从Y到E的图式中,货币滞存于家庭、企业和银行等经济单位, 使观察期内货币供给量中当期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比重下降。货币供给量可分为两部分。在观察期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如居民和企业留在手中用于日常商品和劳务交易的部分,各类储蓄形式中当期可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部分,政府收支部分等,称为购买货币量或交易货币量,以Mp表示。而在观察期内滞存于家庭、企业、银行等经济单位,当期不能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如公众窖藏的部分、投入股票二级市场的部分、银行“存差” (即由存款量大于贷款量形成的差额)等,则称为滞存货币量,以Mr表示。若滞存货币量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变大,则货币总量的流通速度就会减慢。根据公式MV=PQ,在货币流通速度V变小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就应快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以满足商品流通对货币量的需要。在极端情况下,当Mr无穷大时,经济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流动性滞存的极端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通货紧缩的定义。通货紧缩就是货币供应量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Mp不足,致使物价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的现象。形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或是货币供应量不足,或是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应量中的Mp部分不足,或是二者兼有。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本质上是内生的,因此,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滞存。即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通货紧缩只有和流动性滞存联系起来,才能得到较好的说明。

  也可以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说明流动性滞存现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使随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并不相等。设其他因素不变,若在数量上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流动性滞存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因产品难以卖出而不能顺利进行。货币可滞存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形式则有窖藏、银行存差等。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并不是总货币供给量紧缩,而是由于滞存货币量增加,使当期实际上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紧缩。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商品流通公式W——G——W(或商品——货币——商品),按这一公式,商品流通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完全可以分开的。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如果有相当数量的人卖而不买、或卖而少买,大量货币在卖与买两个阶段之间,即在人们手里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就会出现商品总需求不足的现象。由于商品从卖到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货币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货币可停留在家庭、企业、银行等参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主体手中,这就是流动性滞存现象。笔者在2000年3月提出流动性滞存概念时,用的就是这种说明方法(见《金融理论与教学》杂志2000年第3期)。至於流动性滞存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时,是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两个表现来说明的。凯恩斯是用其有名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不确定性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来解释的。

  流动性滞存与商品过剩、资本过剩是密切相关的概念。流动性滞存必然导致商品过剩(商品相对过剩,相对于需求而言过剩),而资本过剩(资金滞存于银行,形成巨额银行存差)则是流动性滞存的重要表现,它们都不市场经济是需求约束型经济。市场经济有两个特点,⑴按要素分配,或按贡献分配,贡献大小由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地做出评价;⑵个人面向包含不确定性因素的市场,对自己的经济行为及后果负责。这两个特点是双刃剑,一方面,它们提供了市场经济特有的在生产和供给上的动力、压力和效率;另一方面,它们导致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决定了人们进行风险收益权衡以及自我保障的心态和行为,而收入差距、趋避风险和个人自我保障恰是产生流动性滞存和由之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市场经济中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就是由市场经济本身的体制特点决定的。

  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对于准确理解通货紧缩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等词汇中的“通货”一词,一直被理解为“流通中的货币量”,即现代经济学金融学教科书中的“货币供给量”。如今,到了消除这一误解的时候了。

  按流动性滞存分析方法,货币供给量M可分为两部分:⑴被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部分Mp;⑵滞存于家庭(窖藏)、企业(窖藏)和银行(存差)的部分Mr.M=Mp+Mr.真正的通货是Mp而不是Mr.“通货”中的“通”字,应理解为动词,是使流通、使运转的意思。因而,通货就是使商品能卖出去,使商品流通得以顺畅进行,使资源得以利用,使经济得以运转的货币量。按这一概念,通货就是Mp而不是Mr.只有通货,即只有Mp,才是经济运转的“第一推动力”。

  在最近讨论通货紧缩问题时,有人说“通货紧缩纯属子虚乌有”,按对通货一词的传统理解,他说的是对的。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均为7%左右,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年均为14—15%左右。按对通货一词的传统理解,通货是充足的,不是紧缩的。但按对通货一词的新理解,由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Mr部分比重变大,真正的通货即Mp部分仍是不足的,通货紧缩确实存在。

  按对通货一词的新理解,通货紧缩有点象流行广告词中的一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货(Mp)充足则人们免遭失业之苦,一国免去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之忧。通货(Mp)不足则有人必遭失业之苦,一国必有资源闲置之忧。当然,过犹不及,由于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其利用效率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过于“通”,通货(Mp)过多,则会发生通货膨胀。

  按对通货一词的新理解,无论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还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上升的通货膨胀,都是由通货(Mp)的过少或过多造成的。至于通货(Mp)何以过少或过多,则有其具体的体制、政策、预期等方面的原因。

  对通货一词新理解的关键在于:第一,“通”是动词,是使商品流通顺畅、使资源得以利用、使经济得以运转的意思。通货就是有此功能的货币量。第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为购买货币量Mp与滞存货币量Mr两部分,Mp才是真正的通货。

  在流动性滞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预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公式变为: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 + 流动性滞存率

  流动性滞存率可为正或为负,在公式中前两个因素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应随流动性滞存率的变动而变动。

  关于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还应注意两点:⑴既为流动性,则不能滞存,若发生了滞存,则意味着经济出了毛病。这就是流动性滞存这一概念命名的由来。⑵流动性滞存亦可称为货币滞存或货币资金滞存,但最好还是称为流动性滞存。万不可称为流动性沉淀或货币资金沉淀。因为沉淀的原意是溶液中的难溶物质沉到溶液底层的过程。当溶液过饱和时,结晶物质也会沉到溶液底层。货币沉淀是货币中性论者的说法。货币中性论者认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过多则结晶沉淀,过少则溶解。货币量对实体经济过程无影响,货币是“一层面纱”。流动性滞存论则从社会再生产和相应的货币周转角度出发,认为货币资金的滞存会影响经济过程,使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

  二、 我国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及缓解这一状况的思路

  在我国,流动性滞存主要是由如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经济生活中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使人们的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经济安全感减弱;第二,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者把其收入中的较大比例用于储蓄。一方面,它们使普通居民的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增强,使国民总消费率(C/Y)下降,国民总储蓄率(S/Y)上升,造成宏观意义上的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外界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投资风险加大,资本边际效率降低,企业投资动机减弱,造成宏观意义上的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加上投资需求不足,就是社会总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储蓄率上升使居民和企业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变为窖藏现金和在银行的存款。从银行贷款上看,消费者和企业缺乏信心导致民间资金需求不旺;而现有企业大面积效益不佳和与之相关的贷款的较大风险,又使银行产生“惜贷”,“慎贷”行为,这都使银行贷款量相对下降,使银行出现巨额“存差”,并使中央银行通过贷款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阻滞。这样,在货币大量滞存于家庭、企业和银行等经济单位的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贷款渠道又难以有效地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结果使经济生活中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即Mp不足,Mp不足加重了总需求不足,最后形成了物价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现象发生后,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使通货紧缩更加严重,这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螺旋”。

  消除由流动性滞存带来的通货紧缩,有治本与治标两种方法。治本法就是从造成此次流动性滞存及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出发,因势利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的经济安全感;健全法律体系,明确产权、交易和竞争规则,严格执法,加大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坚决反对垄断、行政腐败和暗箱操作,努力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以充分发挥各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创新来启动和发展经济;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投资保险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多方面、多角度扶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学习、就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增强其挣得收入的能力,并使这些措施长期化、制度化;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改善收入分配,使之既无损于效率又不至于妨碍社会消费的增长;完善市场体系,活化市场主体,强化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但可以把流动性滞存与通货紧缩发生的可能性与程度降至最低,对已发生的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也有满意的效果。

  治标法就是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常与流动性滞存相伴,所以,在通货紧缩时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遇到以下问题:(1)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居民和企业”这一信贷渠道,难以迅速有效地增加货币供应量;(2)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滞存起来,只有一部分在当期购买商品和劳务;(3)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利率降低未必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这些都使货币政策效果减弱。若此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行国债,把滞存的货币量变为政府的国债收入,再通过政府支出,使之变为即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同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国债,发出基础货币,可实现增加货币发行和增加总需求的目标。即是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要好。但由于通货紧缩时,居民消费倾向较小,财政乘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此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会遇到时滞,财政债务负担加重,使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等问题。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标本兼治。在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资源作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要下定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公众增强经济安全感,为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为减轻流动性滞存提供一个信心和心理基础。

  三、 流动性滞存分析与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的关系

  由于名称上的接近,人们很容易把流动性滞存分析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分析混淆起来。其实,二者是有重大区别的。

  1, 内容不同。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是对狭义货币M1的偏好,指的是家庭和企业的现金窖藏。而流动性滞存则不仅包括家庭和企业对M1的窖藏,还包括家庭和企业存入金融机构并滞存在金融机构的货币量(即所谓存差)。

  2, 方法不同。

  ⑴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把流动性偏好作为一个心理规律来说明的。而流动性滞存则是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方法出发,以社会再生产及相关的货币周转过程为主线,研究经济体制、技术和社会变革、不确定性、风险和预期、收入分配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而,流动性滞存不是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现实描述。

  ⑵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从货币需求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银行有存差并不是银行“需要”存款额大于贷款额,因而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而流动性滞存理论,则是从“商品销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最后形成包括消费和投资在内的总支出(总需求)”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过程中的货币与资金的滞存问题。具有方法简单(无需通过货币需求绕圈子)、直捷(从货币周转角度,即从货币收入——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货币支出的角度,使人们很容易看出流动性滞存是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全面(指出货币既滞存于家庭和企业,也滞存于银行)、与现代财政货币制度直接对接的优势。

  ⑶流动偏好在凯恩斯理论中仅能用来说明利率居高不下、投资不足的原因,用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功效。而流动性滞存则用来说明在社会再生产中,从企业商品出卖取得收入开始,经过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货币流动,最后到达以之购买消费品和投资品的购买者手中的整个过程中,货币的滞存情况。由于把体制和分配等因素包括在内,流动性滞存理论所能说明的东西远远多于流动偏好理论。

  四、 有关的方法论问题

  通货紧缩问题是一个宏观的、综合性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对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和运行环境进行客观的、具体的、动态的、整体的、综合性的考察,流动性滞存说就是这一考察的结果。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人们的社会意识,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总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是人们行为的结果,而决定人们行为的意识,则是由他们特定的社会存在、他们的现实性、影响他们又受他们影响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因此,只有从具体的现实出发,从客观存在出发,从人们的全面的社会关系出发,才能寻找到真实的具体的联系,才能使现实关系在人的头脑中正确地反映出来。离开了具体的现实性,具体的社会存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抽象地研究离开社会的、单独的鲁滨逊式的个人意识及其行为表现,其结果,只能产生“不结果实的花朵”。

  从这一思路上看,笔者认为以下一些观点和做法是值得商榷的。⑴单纯地把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看成是利息率偏高的结果,试图通过降息来启动消费,减少储蓄;⑵单纯地把商品供过于求看成是价格偏高的结果,认为只要物价水平下降即可解决商品供求矛盾;⑶单纯地把失业率过高看成是工资偏高的结果,认为工资降低自会解决失业问题;⑷没有看到在货币从收入到支出过程中会出现流动性滞存的实际情况,没有看到作为“通货”的实际上只是货币供应总量中的Mp部分,只要出现物价水平下降,就增发货币;⑸没有看到M1中也有滞存货币(如窖藏),储蓄存款也并不全是滞存货币的事实,不是十分客观地把M1/M2作为衡量货币流动性的指标,⑹没有注意到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效益的一般情况,把需求不足归因于银行“惜贷”、“慎贷”,认为通货紧缩的原因是流动性约束;⑺没有注意到储蓄会转化为投资,储蓄存款并不全都是滞存货币(只有存差才是),看到储蓄存款有数万亿元,就认为通货紧缩的原因在于“金融资产膨胀”,等等。这些观点在分析上是不全面的,有些是用片面的因果关系代替实际上存在并发生作用的事实上的因果联系,因而其成效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