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1 00:00 来源:
欧洲国际企业始于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60年代后半期,中小型的跨国企业开始大量涌现。在世纪更迭的今天,欧洲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体系呈现出几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 社会和政府在发展中小企业的态度上日益一致
积极肯定中小企业所起的作用,反对大公司垄断,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已成为共识。在此问题上,历史上也曾有过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轻视中小企业,推崇生产集中化和企业规模扩大。英国在50~70年代中,极力鼓励和支持生产集中化,英国工业结构中的大企业迅猛发展,其程度超过了其他西方国家。但是,经过20多年合并和接管而形成的工业高度集中,并没有明显提高英国的投资水平和生产效率,反而由于经济的过度垄断,使得本来已经老化的英国经济更加丧失活力。 1969年,英国成立“博尔顿委员会”,负责调查中小企业状况,随后成立了小企业局。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进一步改弦更张,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从1979-1983年,保守党政府共通过了70多个议案资助中小企业。英国政府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英国外交部、贸工部和驻外使馆已经把协助中小企业与驻在国商界建立联系、筹办各类型的贸易博览会、组织经贸出访团、举办经贸研讨会列为重要的日常事务。
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在六七十年代也开始放弃过去单纯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集中程度提高的片面做法。匈牙利是较早对此片面思想提出怀疑的国家之一。匈牙利目前的事实证明,当初更改的政策更有利于发展经济,更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60 年代以前,前西德在财政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几乎为零。认70年代开始,前西德政府决定由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低于金融市场利率的中长期贷款,利息差额由政府补贴。这种优惠贷款,每年约有万亿马克。1978年,又颁布了1项附加法律,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和补贴。到现在约有半数左右的中小企业实际上已经免除了营业利润税。
二、 四大待殊条件促使中小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一是由于生产向专业化、分散化发展,企业结构趋向小型化、多样化,许多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构成大型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外延,其中大部分中小企业掌握了先进技术,形成了产业群落,还有些中小企业群落在尖端产业中形成了主导地位。如德国的克虏伯集团有2.5万个这样的中小企业为其服务,拜耳化学公司有则3万个加工供货单位。
二是中小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比传统行业会更早地开始跨国经营。拥有技术优势决定国际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新技术也是提高跨国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保障。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决定了优者生存,目前,欧洲的跨国中小企业正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三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与通讯手段更便捷有效,技术转让更加迅速,从而为较小规模的公司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目前,软件行业和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在创办后很快就有对外转让技术的能力和需求。
四是现代西欧发达国家的消费行为逐渐发生变化,消费向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转变。规模经济并不能适应消费行为的变化,批量也不再是增加竞争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关键是掌握先进技术、建立柔性制造系统。那么,掌握现代技术的中小型跨国企业更容易适应这种国际市场小批量、多品种、变化快的消费趋势。
三、 通畅的多样化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在技术和市场具备的条件下,亟缺的就是资金的投入。而且,中小企业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由于规模限制,一般很难在东道国就地融资。那么能否在本国便利地解决资金来源,已成为中小企业能否顺利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除了政府建立信贷和筹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外,主要方法就是建立风硷投资机制,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资本。
一方面,政府建立风险投资。德国政府就曾运用风险投资扶持生物技术等高科技小企业500多家,主要采取提供金融、咨询、信息等援助政策和措施。如在基层由大学帮助建立许多创业者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设施,在市场化融资上提供风险投资渠道,方便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向市场融资。如为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股票上市、开辟资金市场等方便。
另一方面,就是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建立风险投资公司,直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德国,建立风险投资公司的大型跨国企业已超过美国,并在不断增加。西门子、拜耳、戴姆勒一奔驰等一大批企业均拥有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此外,一些大企业联手建立风险公司,如德国BASA、伯林格、曼海姆、克诺尔和格尔克等公司,共同联合组建了海德堡风险投资公司。
四、 资金投向主要在本地区,但也开始向经济高速发展地区转移
据最近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资料显示,18个发达国家的735家中小型跨国公司,其关联企业的80%在发达国家。西欧国家中小型跨国公司的国外关联企业中,3/4在本地区内。在欧盟内部通过建立共同的对外商业政策和农业政策,最终的成果是干1961年取消了关税。1985年单一市场法令通过,这一法令取消了欧盟国家所有商品及服务贸易中的壁垒,取消了欧盟成员国公民流动限制,使得国家更多地体现的是政治象征。这样的结果减少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在发达国家投资办企业也考虑到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政策稳定等因素。
但目前许多中小企业跨国公司也开始到南亚和东亚地区投资,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软环境正在逐渐改善。如早在90年代初,欧盟委员会就出台了著名的“亚洲投资计划”,此计划向中小企业提供合伙、市场与投资方面的信息以协助中小企业商业策略国际化。在企业国际化的每一步过程中,“亚洲投资计划”将按个别情况提供专门措施。“亚洲投资计划”的受惠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南亚、东南亚和中国。
五、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行业分布日趋集中
早期欧洲的中小型跨国公司几乎全部在制造业,而且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早于服务业。但最近的统计表明,服务业中小型跨国公司已经占到了欧洲全部中小型跨国公司的 30%。而且服务业中小型跨国公司的平均关联企业更多,平均每个有关联企业4家,而制造业只有3家。这是因为服务业跨国公司只有分布地域广(尤其是运输和仓储业),才能开展国际服务。
从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看,中小型公司的关联企业集中于经销(批发和零售)和生产资料生产(如生产机械设备);而大型跨国公司关联企业分布较为均匀。中小型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较多的行业有机械设备、纺织、化工和电器设备等,在这些行业中小型公司比大公司更有优势。
六、 期仅激励计划广泛实施
因为中小企业没有大型跨国公司那么强的感召力,在人员有限的条件下,还要面临生产和经营跨国分布的复杂局面。那么,如何稳定本国和国外的员工,尤其是留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在他们中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便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现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本企业中推行认股权制,向员工发行盈利股票,对经营者和科技主管人员实行多种期权激励。一是实行股份认购期权激励。对企业经营者和科技项目负责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完成事先约定的目标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其方式则以企业股份分期兑现。只有当企业经营效益上升,股票升值才会带来更大的个人受益。二是给予股票升值权激励。对于科技人员拥有的无附带条件的股票,在企业效益上升后,按照股票升值部分兑现奖励。三是实行限制性股票制度。根据经营者与科技人员报酬给予相应的股权激励,但在自行离职或被企业除名等情况下,股权随之消失,以防止人才流失。四是给予“影子股权激励”。不需要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员购买合同确定的股票,而是依据合同确定股权的数量,在一定期限内结算给个人作为报酬。
欧洲中小企业作为欧洲国家的特定地理和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出口,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推动科研技术产业化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欧洲各国中小企业身处特定的环境,使得它们更习惯于将眼光放在整个欧洲乃至全球,外向型中小企业和中小型跨国公司已成为欧洲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