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理财目标与企业发展

2005-12-28 00:00 来源:财会信报·汪平

  理财目标是企业财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起点。理财目标即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优化理财行为结果的理论化描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同时,理财目标也是对企业理财行为的理性化牵引,有助于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理论界对于财务管理目标众说纷纭,大体包括利润最大化、销售额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企业规模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化、股东财富(股票价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企业究竟应当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理财目标,哪一个才是合理的理财目标呢?

  一、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

  我国企业普遍具有利润追求偏好,将利润视为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讲核算、讲利润逐渐成为人们经营企业的法宝,因此利润表也成为我国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一张财务报表

  然而,人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所带来的负向作用,即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容易导致数据失真等等。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承包制”已经证明,追求利润势必会严重伤害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以利润最大化为理财目标会导致理财行为的非理性化,这是因为:

  (1)利润是一个单向会计数据,所指单纯,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财务决策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2)利润是一个单期会计数据,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很难容纳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指标,利润额的确定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利润额概念无法将风险概念包含在内,从而无法对在不同风险状况下所取得的利润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二、美国企业的理财目标

  在美国,有要求公司管理当局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传统。如果这一目标没有实现,那么管理层将会面临来自董事会和股东的巨大压力,甚至面临被恶意收购的危险。强调并保护投资者利益也是美国文化的主要特色,股东财富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整个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加强。

  增加股东财富的途径不外两种:一是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二是股票市场价格的提高。因此,信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就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关注理财行为对公司股市的影响、合理地确定公司的股利政策和关注公司的社会形象。

  信守并强调公司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有助于培养公司对于股东即广大投资者的亲和力,以求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从而易于融资。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非充分有效的市场中,股东财富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不属于管理当局可控范围之内,理财人员的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影响股东财富。另外,为了谋求股票投资者的好感,提升股票价格,管理当局可能会实施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管理行为、发布错误或失真信息。

  三、企业理财目标的新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理财目标的企业价值观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历史将会证明,以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将会推动社会经济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表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复合性和实在性的企业目标函数。所谓前瞻性,是指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是着眼于未来时期的财富生成与分配的一个概念,与此相对,利润及其最大化却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概念。所谓复合性,是指企业价值概念涵盖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概念,比如现金流量、风险、可持续发展等等。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科学地协调与权衡这些因素。所谓实在性,是指企业价值对于企业的各类投资者而言,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的变化代表着实际的、可控制财富的变化。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目标,意味着需要:

  (1)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关注现金流量,通过科学的管理行为,力争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风险管理,将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纳入可控制范围之内。这里的可控制范围是指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可以获得足够的风险补偿,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

  (3)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无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