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法国驻港金融专家谈中国加入WTO

2006-04-06 11:13 来源:

  近日,法国里昂信贷银行统筹部区域总监、香港《信报》专栏作家张建雄先生,在香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主张中国要进入WTO.从总体上看,应是一个过程,但就银行体系开放的局部而言,应为一次性完全开放。

  张建雄先生就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说:

  中国经济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从整体利益上看,中国人WTO应该是一个过程,开始的第一步和最后的一步之间,不能是吃快餐,但对于争论不休的银行体系开放,一次性搞掂比慢慢来要好。

  中国的银行与保险的开放,试点又试点,一次一点点,使金融改革因时间漫长的金融开发而放缓了。外资银行在中国营业,只能靠三资企业的基本储蓄,从事银行拆借,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寡头垄断丝毫未受动摇;此外,人民币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特别是大家都知道,经济越是开放,人为管制的汇率稳定难度越大,这就令外资担忧过多。其实,银行体系开放程度越大,并不意味着外国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就一定大,在开放与市场份额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银行的竞争与市场份额之间才具有相关关系。在台湾,25年前开放至今,外资贷款占总的贷款市场份额从5%降至3%。

  银行开放不等于中国自己的金融萎缩,外资银行只会在外汇交易上占较多优势,尤其是跨国银行;而外汇交易在整体银行业务中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银行在信贷业务和金融服务上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国内银行尚未有分析风险的能力,至少在银行界还没有向企业普及信贷风险的能力,也不能过多指望金融开放后,外资银行培养的本地信贷人才回到国内银行工作。从经验上看,这些人才往往选择投入到企业搞财务,因为那里的效益和收入更高,十几年后,中国的市场成熟了,他们才会回到国内的银行。台湾就是这样。中国每一步都是在试点,每一次都只放进来两三个大的外资银行,这是很危险的,这些大的外资银行实力雄厚,运作手法娴熟,很可能形成新的金融寡头。而如果一次性开放,当代外资银行各自取向各有特点,有的主要从事银行的零售业务,吸收居民和企业储蓄为主,有的主要从事信贷的批发业务,把其他地区的储蓄向另一地区投放和回收,而不搞放贷。零售服务如我们银行,只在法国国内吸储,在海外搞批发,向海外的欧洲客户放贷。外资银行之间不分大小地竞争和从事差别服务,等于让外资银行在同一个起点上开步,一方面更为公平,另一方面也能相互制约,金融寡头难以形成。

  中国政府自从向外资银行有限度、一点一点地开放以来,一直以很高的银行资本金来限制过多的外资银行进入,这正好符合那些资本雄厚、有能力垄断市场的大外资行的利益,令其捷足先登,尤其是那些从事银行零售业务的大行,如美国的花旗和香港的汇丰。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两家大行的厉害:它们都主要从事零售性质的储蓄,然后在银行同业中拆借出去。当日本在1998年4月1日金融大开放后,花旗在东京开了25间分店,而同样在东京,汇丰一下子以收购的形式占领了差不多的分支机构,它们的动作都势如破竹,绝非中小银行可以相比。在我看来,有限度的开放,是把垄断交在几个人手上,既非公平,又后患无穷。

  中国最担心一次开放银行体系,会有坏账和体制问题的困扰。弄不好,国有商业银行会全军覆没,金融危机加重了这种担忧,开发的步子更谨慎了。这不是没有道理,却又不怎样合常理。首先,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从计划到正式入内,通常需时一至两年,从铺设网点到盈利,又需时日。这段时间,正是催促中国自身改革的动力之一。其次,金融危机之后,外资在亚洲,包括在中国投资,也要看时机,不是你开放了,人家就迫不及待了,他也会三思而行。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外资银行与外资企业不同,它们更偏重城市储蓄及信贷的吞口上量和市场份额,国有银行在城市的市场极有可能失去一部分,但农村不会,因为农民收入还太低。眼下,银行体系不开放,一个局部区域只有4亿美元的市场,不足以吸引外资银行,外资银行虽然积极抢滩设点,却普遍只派入即将退休的、或二流、三流的人才入中国。与此相比仅香港的业务通常就在30亿美元。

  我担心的不是一次性开放,而是有没有好的管理、有效监管的问题。监管人员对金融不甚了解,外资银行的特点正是在法律的间隙之间求进取。这不是外资银行的错,每个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问题是中国自己有没有健全的机制和解疑专家,这就要求中国的会计师行业一定要高素质地发展起来,而非仅仅从税务方面考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