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浅谈小波分析法的下我国居民的消费研究

2008-10-29 13:14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内容摘要:研究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对两个变量的细分,本文利用小波方法把我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分解到不同时间尺度下,从而找到两者更为明确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出了在长期、中期和短期上对我国收入消费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持久收入理论小波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决策都在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高增长,为了加强经济的后劲,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明确了扩大内需的重点是居民消费的上升。从而,对居民消费函数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内消费的内情,对市场需求的掌握有着积极地作用。

  有关收入消费关系的理论背景

  Keynes提出消费函数以后,各国的学者对消费函数做了深入的研究:Keynes(1936)提出的消费函数指出短期的消费和收入是线性的;Friedman(1957)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在短期和长期上,消费收入的关系(除了变量的误差)是恒定的。从这时起,关于消费和收入关系的讨论研究从未间断过。如,Flavin(1981)利用Hall假定对持久收入理论的否定,到Quah(1990)对理论的改进,Quah认为将收入分成经常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就能很好的得到持久收入理论。在1998年,J?B?Ramsey和C?Lampart的《The Decomposi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y Time Scale Using Wavelets:Expenditure and Income》一文中,利用小波分析将收入消费变量进行了六个尺度的分解,进一步找到了两者的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这些工作都是针对国外各国家的数据得到的结论,但也只是能适应外国的实际。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大多是对国外模型的经济计量学的实现,如2003年邱瑾《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半线性回归分析》是对我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进行半线性回归以验证凯恩斯的收入理论,同时认为中国的收入和消费关系是具有层次性的;2005年刘文勇《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针对我国收入消费的年度数据实现了经济学的经典收入消费理论的函数;2005年薛襄稷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的协整研究》对20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协整研究,以探求收入与消费的动态均衡得到的结论是在短期上收入的变动对消费有显著影响:收入每提高10%,消费就会提高9.24%;并且收入和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实际上,这还远远不能揭示出我国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经济学家认为,对于收入消费的考察不能只考虑整个的收入,也不能简单的将收入分成持续和暂时两部分。因此,本文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来处理我国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数据,这一工具能将变量分解到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可以得到数据更精细化的划分。小波分析解决经济问题在国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J?B?Ramsey(2002)的《Wavelet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Past and Future》系统地介绍了小波分析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在本文中提出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可以用小波分解的方法。本文中采用双正交小波滤波器,这一滤波器是Haar小波的延伸,由于其线性相位性,它有效地解决了对称性和精确重构的矛盾。

  本文对收入和消费分解和重构以后,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找到了两者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收入和消费的动态相互作用。第一部分对收入和消费作了五层分解并且分别在每个层次上找到他们的关系,重构后即得到了收入和消费的关系的具体表达式。

  收入和消费的分解分析

  收入消费的数据选取1985年到2003年北京城镇居民的数据,数据来源于CCER下面对数据用Matlab软件进行分解:数据总数是19个数据,采用有线性相位性的双正交小波来分解,分解尺度为5.长期的收入消费趋势可能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从软件的实现上看,的确呈现线性关系,即:

  △c=β△y+γ(1)

  (0.0049)(0.0201)

  其中,β=0.80841(式(1)的括号内是标准差),β值恰恰就是Flavin于1981年提出的过度敏感性参数,过度敏感性是度量消费者对先前可预见的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由于β=0.80841>0,消费对收入变化的反应大于收入变动所应当导致的合意消费变化。

  由(1)得:

  cn=βyn+c0-βy0+nγ(2)

  令γ%=c0-βy0+nγ(3)

  cn=βyn+γ%(4)

  而γ%/yn=(c0-βy0+nγ)/yn<(n+1)γ/min(yi)=(n+1)*1.17168*10-4

  γ%在cn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可以说我国居民的长期消费倾向是β,即说明长期的稳定收入的β=80%左右转化成了消费,也就是说,长期的收入不能在当期完全转化成消费,它需要一段时间,至少是1/β=1.25个单位时间。由最大分解尺度看,1.25个单位时间应该是40个月,那么长期持久收入完全转化成消费需要滞后三个季度左右。实际中,一个消费者如果提高了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那他也不可能完全增加现在的消费。因为只有这个消费者有一笔基金可用时,增加现在消费的想法才能实现;加上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消费者只有在收入的增加到手后才来渐渐增加消费,这样才实现了因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的变化,过度敏感性也就这样产生。

  在时间尺度24=16(月)到2(月)上,消费和收入的相互作用反映在表1中。总消费显著地受到收入的第四层低频部分A4的影响,消费的高频部分D4以下(除了D1外)对消费的影响就不是很大。尤其是收入的D3、D2高频部分,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消费的影响是随机的,回归也不会显著。

  既然消费显著地受到收入的第一层高频部分D1的影响,接下来考察收入的高频部分主要作用在消费的哪个部分;即,收入的短期变动会对消费的变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表2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收入的波动最剧烈的部分影响的是消费季度数据的波动。同时收入的短期波动对消费的其他部分几乎作用不大。

  总的来说,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收入和消费的长期部分;除此之外,收入的变动只是对季度消费产生影响,而和其他的时间段无关。这样,我国居民今后的消费只要用我国居民的收入的长期趋势和月收入的变动来表示,就能模拟符合我国居民实情的消费。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收入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小波分解,使消费和收入细化到五个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进行分析得出了符合我国收入消费现状的结论:在长期趋势上,收入消费是线性相关的,从长期上看收入转化成消费是有一定滞后性的;在各个其他的时间尺度下,短期的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24(月)的中期,接下来是22也就是季度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长期消费性支出的线性系数β=0.8084,这一系数比薛襄稷等利用协整理论得到的短期比例系数要低,说明我国居民更习惯于积蓄收入,这样收入转化为消费的滞后期会更长。事实上,β表示的是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长期消费量直接由经常性收入决定。对此国家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是从人们的消费观念着手,往往这种工作是长期的,短期收效不会很大;同时应该加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建设,以满足我国消费者在预期收入增加时能迅速地得到资金,转化成消费。

  短期的收入波动会很快地反映在消费上,因为消费者可以很清楚地辨认收入的变动是因为薪水的变动还是工资级别的变化,是因为加班费还是因为奖金。这样,人们就会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来变动消费支出。关于这一点给刺激消费的启示就是连续增加人们的暂时性收入,以降低人们将收入转化成消费的时间差,从而活跃市场。

  中期收入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心:中期收入的上升会提高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信心,那么人们的消费水平就会提高。所以,提高居民的季度工资或年薪,会增强居民的信心,达到提高消费的目的。短期手段的高效性、长期手段的稳健性决定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要从短、中、长期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受到显著而持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襄稷。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的协整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3(下)

  2.刘文勇。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

  3.J?B?Ramsey & C?Lampart.The Decomposi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y Time Scale sing wavelets.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 Econometrics【J】,1998 V3 I1

责任编辑:鬼谷子